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知道,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熟练数学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意识,以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但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只有通过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胡伟聪 《新课程研究》2007,(12):37-37,44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实现数学教学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现数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体验到数学有趣、有用,增长探究能力,从而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当成数学学习的“主角”,教师做好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越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素质发展越快。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欲望、创造条件、培养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下面针对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谈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要把学的东西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所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下面我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全过程.要实现数学教育的育人目的,其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自觉地、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终身的发展.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8.
李萍 《教育艺术》2010,(1):78-79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尽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谢定兰 《四川教育》2001,(10):24-25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 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因此,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 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 达到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的 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 只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了 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 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 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可 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主动 参与的条件。 数学教…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小学数学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也就是自主的学习。从过程的角度看,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经过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认知活动和合作学习或者主动发展的过程。而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可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1.
季腾飞 《教育》2008,(10):54-55
介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笔者作了初步的探析。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师精心创设不同的、逐层递进式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深入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思考;巧妙否定错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普高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兴趣、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数学学习中有回避和被动的现象.本文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方面进行简要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促”学;知识与生活结合,激活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创设民主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五个方面,探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谈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得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北荣 《广西教育》2005,(1A):27-2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体验到数学有趣、有用,增长探究能力,从而使数学学习变成其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数学的教育功能,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主体意识。要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作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的“加油站”,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的“催化剂”。积极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现数学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