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先勤 《学周刊C版》2019,(22):132-132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三、第四学段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尤其是农村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学脱节现象仍然存在。写作一直都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较难提升的方面,在过渡时期,若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则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在本文中,笔者就农村中小学过渡时期,如何实现写作教学的衔接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当代诗歌写作的现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我们一直憧憬着并乐观地认为,众声喧哗的当下诗歌写作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多元化写作局面,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混乱不堪的表面假象而已,其实质是个体精神无所寄托的一次次的异化分裂的诗歌践行。当下诗歌写作这种貌似多元的混乱局面,其深层次原因是诗歌写作伦理失范造成的,当代诗歌写作一直深陷于这种以断裂为主要方式的"伦理困境"之中。从消费主义习性、日常生活赋魅和语言本体狂化三个方面对当代诗歌写作的伦理困境进行详细的考察,由此确立雅化世俗精神是当下诗歌新的写作伦理。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处于发展的停滞阶段,对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笔者通过分析大学英语的写作现状、写作教学面临的困难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Rohman在1965年把写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写作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Writing)及重写阶段(Rewriting)(也可以叫后写作阶段)。而我们的写作教学看重“前写作阶段”,“重写作阶段”,而忽略了学生“写作阶段”。写作是一个“构思、起草、修改和成文”连贯的过程,对于任意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引入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可能会促进改变作文教学的问题与症结。这种写作模式重视写作的整体过程,特别是学生写作中的方法指导,而不是仅仅关注写作的结果。下面我们以“读后感”的写作为例,对于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一直是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广大教师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实验。那么如何在写作指导中创设情境,开拓学生写作视野,为学生写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
大学写作的学科边缘化与社会写作人才稀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十年来,中国高校的写作课程建设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写作学科一直处于边缘化位置,写作教师队伍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市场对写作人才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在某些领域写作人才稀缺。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将会对写作学科自身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反馈方法一直是困扰广大写作教师的难题。在大班写作教学的背景下,在学生初稿——教师评改——课堂讲评这种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作者尝试“特征分析法”,并对其操作步骤和依据进行详细论述,证明“特征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反馈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现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习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写作能力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生活、学习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现在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微写作"已经成为新时期背景下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写作方式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训练的要求,是推动学生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根据目前多数学校的"微写作"实际教学来看,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本文就以此为例,对小学高年级的"微写作"进行详细探究,希望本篇文章的写作,可以给人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中起始阶段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高中起始阶段如何消除学生的写作畏惧感,激发写作热情呢?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呢?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一直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写作训练中师生单向的、僵化的训练模式,即: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只注重写作结果(即文本)的写作教学存在诸多不足,易使学生和教师厌倦写作训练,导致写作教学效果不佳。由此反思写作教学,不难发现,交际语境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教学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诞生,并成为当代语文写作教学中重要的写作指导理论,深刻影响着语文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不少中文系学生,在接受了四年专业教育后,其写作水平并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遵循写作教学规律,进行写作教学改革,培养出合格人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时代。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价对于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英语写作有着积极的反拨作用。基于上世纪70年代弗拉威尔提出的元认知理论,指出在各种评价模式中自我评价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对写作过程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反省,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结合教学实践,详细探讨了自我评价在写作前准备阶段、写作进行中和写作完成后修改阶段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林福泰 《时代教育》2009,(9):257-258
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重形式轻内容,使得学生文章的内容质量一直很低.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写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提出把过程教学法应用到写作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体验到英语写作的乐趣,进而真正达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并详细介绍了应用过程教学法进行课堂写作活动的各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很多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依然停留在初中阶段,而且在不限文体的写作中,学生们很少选择写记叙文。针对这种现象,相关的教育学者指出将小说引入高中记叙文的写作中,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作文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分析了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小说引入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方法以及作用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5.
英语写作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英语写作课上普遍存在"学生发憷,教师犯难"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写作教学脱离了其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英语教学是系统工程,阅读教学、词汇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具有互动互补与彼此关联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把写作教学置于这个整体性框架之中,存在着"为写作而写作"的教学现象。(二)学生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理念,对新课程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与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比较,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滞后。很多教师未能真正做到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未能有  相似文献   

16.
徐名印 《中国教师》2013,(10):32-33
<正>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加大了写作训练,但学生的作文质量仍然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能仅依靠加大写作量,还要进行多方面尝试。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方面谈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路。一、耳目一新,引导学生注重立意学生写作文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很难让人耳目一新。然而文章的灵魂就在于立意,学生只有做到立意新颖,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因此,教师要善于引  相似文献   

17.
张瑛 《考试周刊》2011,(90):102-103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英语要掌握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写”是学生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的要求最高.最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所以,长期以来,英语写作一直被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视为英语教学与学习中的难点。在英语考试中作文分值较大,学生失分严重,影响了成绩。这种现象在农村更加普遍,如何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也是农村英语教师棘手的问题。作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7,(13):185-186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的分数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一直以来深受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如何写好语文写作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其花费时间虽多,却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在新课改的写作教学要求下,自主学习的策略登上了写作教学的舞台,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19.
吴洪英 《考试周刊》2009,(38):130-131
一直以来教师对学生作文实行终结性评价,只重视结果,导致一些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本文运用SPSS的T-值分析法,阐述了写作过程评价对学生写作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古典诗歌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特别是选修阶段的教学,一味地采用"精细讲解"的教学方式弊端重重。"诗词解构"这种融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为一体的语文活动,能引导学生从另一途径完成诗歌的自主学习,同时引领学生进行文学微写作的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