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用“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其实,“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南宋建炎年间爆发过一次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的领袖叫张迂,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就曾记述过:“建炎中,张迂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  相似文献   

2.
《宋史全文》或称《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作者不明,是成书年代较早的一部编年体贯通北南两宋的史书。由于它的北宋部分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时间范围重合,南宋高宗、孝宗部分与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和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的时间范围重合,南宋光宗、宁宗部分则与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和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的时间范围重合,而南宋理宗部分与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及《宋史·理宗本纪》  相似文献   

3.
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月,宋金签订“绍兴和约”。宋人编纂的史籍诸如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以下简称《会编》)、熊克《中兴小历》、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等,以及主要根据宋朝《国史》修纂的《宋史》对合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八景”“十景”的说法,而且多数都有几百年到上千年的历史。齐河县历史悠久,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曾有“齐城八景”之说,在今天齐河县的大清河风景区,亦有“八景”供游人观赏。“齐城八景”虽然名声并不很大,但颇具地方特点,其命名则与明朝一位以“孝义”载入史册的官员有关。“齐城八景”的由来齐河县建制于公元1130年,是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明代以前,齐河县有无“八景”或者类似的说法,史书并无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5.
《诗渊》著录"宋陈状元"作诗三十首。这些诗写给秦桧、周葵、梁克家等人,可以肯定这个"宋陈状元"应是南宋初人。但因不知"陈状元"为何人,《全宋诗》未收其诗。现在有人考定"陈状元"即南宋初的陈成之,更有人认为即南宋状元陈亮,均误。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知陈成之起家为熙河兰廓路提  相似文献   

6.
宋文繁冗,南宋尤甚。为编《全宋文》,又不得不读,味同嚼蜡,苦不堪言。但披沙拣金,偶有所获,夜读南宋周南(1159—1213)《山房集》至《刘先生传》,就不禁拍案叫绝,乐不可支。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说,南宋杂剧只在一些文人笔记里有零星片断材料,“所记全是宫廷中的演出,没有一条是瓦舍中的演出”。而《刘先生传》却为我们提供了市井演出杂剧的生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偶然在一张大报上看见一则广告,通栏大字标题是“某某出版社及其副牌社……出版图书”。什么叫“副牌社”?颇感纳闷。仔细一揣摩,原来是在向人民宣告:虽然有些图书用了这样或那样的出版社名称出版,但万变未离其宗,“统统都是我出的。”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的名字就十分别致多采,堪称世界第一。一个人不仅有正名,还有字,有号,有别名、浑名、外号、绰号,  相似文献   

8.
南宋楼昉所编《崇古文诀》全称为《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又称《迂斋古文标注》,是一部重要的古文选本。楼昉先后编有五卷本、二十卷本、三十五卷本三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崇古文诀》提要云:"此书篇目较备,繁简得中,尤有裨于学者。"流传下来的即这三种不同的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9.
建炎年间的翰林学士几乎都是高宗的元从之臣,面对当时动荡的政治局势,攘外安内,群策群力,对于稳定南宋政权功不可没。绍兴年间,随着宋金和议趋势的逐渐明朗,翰林学士也成为秦桧扩充势力,鼓吹和议的附庸,失去了政治独立性;秦桧死后,则又成为高宗肃清秦桧势力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0.
“飞飞飞”     
“飞飞飞”原名曹鹏飞,天津人,不到二十岁就带着两个弟弟来北京天桥撂地卖艺,因有空中绝技,故得绰号“飞飞飞”之盛名。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8,(7):115-115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安排“范跑跑”与知名时评人郭松民就“先跑事件”展开“辩论”,郭松民用“无耻”、“畜牲”等字眼痛斥“范跑跑”,情绪异常激动,中途还愤怒离场,从而被网友冠以“郭跳跳”绰号。  相似文献   

12.
隐秀     
《隐秀》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篇。隐就是含蓄,有余味,耐咀嚼,秀就是突出,像鹤立鸡群,是一篇中的警句。作品的意义很含蓄。又有警句。那确实是好作品。本篇对“隐秀”进行闡发,是重要的文論之一。可惜这篇的原稿残缺不全,据黄侃考証,它在南宋时还是完整的,因为南宋人张戒在《岁寒堂诗話》里引了这篇中的話:“情在詞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相似文献   

13.
从绰号﹃老农民﹄谈起郑梦熊《新闻战线》的编辑约我为《名人专栏》写稿,我笑着说:我不是名人,报社同志送我的绰号叫“老农民”。编辑说:那您就从“老农民”谈起吧。其实,我不是在农村长大的老农民,而是从农村锻炼出来的老报人。记得家乡解放那年,我还是个住在城镇...  相似文献   

14.
世界正进入人类历史上第二个“迂徙时代”,2005年全球共有1.91亿移民,这表面上是人口迁徙,实际上带来了劳务的迂徙、技术的迁徙、经济的迁徙,乃至文化的迂徙、思想的迂徙。这种迂徙使得地球变成了“平”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被充分交流、分流和共享。为此,《纽约时报》记者佛里曼在他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称,信息的充分和存在,宽频的条件和全球化的现实,已经使任何人所期望的成功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而变为可能。对这种超越式的迁徙形态的另一种描述是:今天的时代,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都有可能在万里之外掀起一场风暴。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是记录两宋之际徽、钦、高三朝,宋与辽金关系与政局发展最重要的史料,与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同为研究南宋初期历史最重要的史料。对于徐梦莘的生平事迹与《三朝北盟会编》版本源流、史料性质及价  相似文献   

16.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10,(12):86-86
我国的媒体仍然存在着“一窝蜂”现象。什么时候新闻媒体才有自己的独立性?才能自主地寻找选题,制作属于自己的“独家新闻”呢?  相似文献   

17.
新世说     
南方有绰号痞子蔡的网文写手,其实乃文静后生。然北方网文中人绰号雨木者则与蔡迥然,其参透众家媒体之猎奇风,跳出“虚拟空间”,集“作词谱曲演唱”于一身、以极夸张的不着调被媒体爆  相似文献   

18.
一些出版单位在出书方面的“一窝蜂”现象,早已成为包括出版界在内的各界人士议论的话题,有必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超女”一火,“好男儿”又加油,“我型”开始“我秀”,大家都去“梦想中国”。观众一窝蜂跟着选秀走,县级电视台的新闻更没人看了。怎么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热点报道要“三防”一防热过了度。干什么事不要“刮风”、“一窝蜂”、“一阵风”。头脑要清醒,既热又冷,适时适度。对此,新闻报道应及时加以引导。二防简单化。现在报纸上不时出现这样的标题“建设一个市场,活一片经济,富一方人民”。有些新闻事实本身也可能就是这么回事。但从有些稿件看,一是过于简单,好像建个什么市场当地人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