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念的界定、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缺失、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路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的研究视野还较窄,并且抽象分析过多,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科学发展,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话语转换及其说事话语的转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话语的转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和话语思维大众化的基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程式化的弊端,代之以鲜活、生动、贴近生活,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话语,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时代新人培养新使命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实困境的紧迫呼唤。习近平以其鲜明共情的话语立场、独特的话语提取模式、形象通俗有趣的话语表达、坚毅自信有力的话语主体魅力形成了高超的习式政论话语风格,掀起了一股清新的话语新风和研究热潮。探析习近平政论话语风格,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重要启示:通过"从凸显话语立场、重组话语内容、创新话语表达、锻造可信可敬的话语主体四个方面,提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强势模因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一般说来,思想政治教育强势语言具有可学性、创意性和高效性特点。基于语言模因视角,探讨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路径,强化模因思维观念,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造力和号召力,有益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涵研究有了初步进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与逻辑研究有了新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多角度研究呈井喷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问题研究有了新进展。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象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区分尚待彰显,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史论研究亟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国际视野亟待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整体性思维有待彰显,生活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待深入研究。展望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发展,除了要解决以上问题之外,至少还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问题意识、学派意识、聚沙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能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学理支撑。梳理其研究论域发现,由于研究方法论缺位、权威共识分析框架失位及社会维度关注不足,现有研究存在系统性研究待加强、难点问题待突破、多学科研究待丰富等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丰富研究框架,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研究范式;创新研究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论域;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理念变革的时代境遇与公共性彰显、人本性凸现的现代语境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介体且力求实效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多维度发展困境。面对技术性境遇下意义世界追问的缺失、碎片化语境下视域融合能力的钝化与公共化情势下主流价值引领的乏力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深层现代性窘况,话语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现代性境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是从单一化到多维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整合;从理论思辨性到生活体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超越;从单向控制式到交往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转换;从传统独享型到现代共享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吸引力不足和影响力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针对性下降是不可忽视的现象。高校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即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实践话语向人本话语的转化,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话语权缺失,根本原因在于其话语体系陈旧,即话语目的、话语内容、话语方式亟待创新。我们应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话语目的从政治教育转变为人本教育,确立话语的正当性;话语内容从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强化话语的真实性;话语方式从单向独话走向双向对话,赋予话语的真诚性。唯有如此,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打动人心的内在魅力。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吸引力不足和影响力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针对性下降是不可忽视的现象。高校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化,即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实践话语向人本话语的转化,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信息性是语篇的构成标准之一。语篇信息度按照一般可能性区域分为三个等级。读者在语篇解读时需要激活头脑中的信息图式来填补信息空缺,从而确保解读的连续性。基于语篇信息性及信息性与图式的密切关系,笔者就宏观语篇解读提出了降级阅读、明确阅读目的、识别语篇要点、构建语篇整体结构、积极阅读五项语篇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 ,“文学概论”的教材建设经过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出现了三类教材 ,即苏联模式、仿苏模式和“换代”教材。“换代”教材的出现 ,实现了三个转移 ,即从政治话语到文学话语的转移 ,从重点研究作品内容到开始关注作品形式的转移 ,从纯理论建构到重视文本分析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Discourse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f discourse i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dependently of the notion of the sentence. This usually involves studying longer (spoken and written) texts but, above all, it involv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xt an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occurs. So, even a short notice saying No Bicycles can be studied as discourse. A discourse analyst would be interested i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bout the notice:  相似文献   

14.
15.
从政治话语到文学话语--谈"文学概论"教材的三个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文学概论"的教材建设经过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出现了三种教材模式,即苏联模式、仿苏模式和"换代"教材."换代"教材的出现,实现了三个转移,即从政治话语到文学话语的转移,从重点研究作品内容到开始关注作品形式的转移,从纯理论建构到重视文本分析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从及物性、情态动词和转换方面探讨政治语篇的话语功能,以便更好地掌握批评性话语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学术语篇作为特殊的学术语篇形式,具有多模态性。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性可通过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体现。以一篇建筑设计语篇为例,对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分析框架,提高读者对学术语篇多模态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ideologi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by analyzing a news report on Saddam Hussein's capture in New York T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hile making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tails of linguistic features, transitivity, modality and thematic choice which are based on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proposed by Halliday in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o as to reveal how news discourse is used by powerful groups to reinforce dominant ideologies, and to gain profound insights about the stance and attitude maintained in news reports.  相似文献   

19.
罗秀霞 《海外英语》2012,(5):256-257
新闻反映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该文旨在介绍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分析《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新闻报道来论述、解释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年里,话语分析一直成为了文化分析中一个不断引起热议的理论.该文介绍了话语及话语分析的背景,话语的定义、话语形成的过程以及话语分析的方法论,以奥地利为例阐述话语分析,并讨论了文化分析中的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