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咏  张未 《军事记者》2009,(2):27-28
有人说:时代的发展已令媒体进入了对新闻作解释的时代。此话不无道理。信息社会的受众,求新求知的欲望愈发强烈。当一件新闻事实发生时,他们希望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知识。为此,不少新闻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版面,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有的在深度报道中更多地使用背景材料,深层次解析新闻;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法制新闻的分量越来越重,一些主流媒体的非法制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涉及的法律含量已占到总选题的70%以上。本文试图通过对佘祥林等几起“冤案”的剖析,谈谈重大法制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力量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雾霾屡屡成为舆论风暴的焦点,雾霾报道在特定的时期占据着媒体的版面,媒体的叙述框架在一定意义上建构了受众的现实认知。通过对《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中关于西安雾霾天气报道研究发现,在竞争的媒介场域与话语平台中,就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消息来源、报道基调和报道主题等而言,传统纸媒的新闻生产对现实进行了合法性的话语修饰,扮演了现实化妆师的角色,缺少政策的反思,缺少忧患意识,进而反思媒体雾霾新闻生产中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4.
张秋 《记者摇篮》2009,(2):19-19
在新闻资源共享、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深度报道往往是媒体厚重度的体现,是一家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点,说白了也就是深度报道的经营体现了媒体的水平。因此各媒体对深度报道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加强。大连晚报在经营深度报道,打造名牌版面及栏目上很下功夫,几年来,《非常关注》等系列专版获得辽宁省名牌版面、大连市名牌栏目等美誉,而“深度星期三”则是深度报道中的重中之重,在探索深度报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读者的欢迎,成为大连晚报深度报道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用事实来解释新闻的意义,反映主观力量。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尤其对于主流报纸来说,深度报道的分量和比重越来越占优势。仅以解释性报道为例,在美国,“一些名的大报,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解释性报道占了70%以上的版面”,“而西方其他国家,英国、法国、日本,一般都占据50%左右的版面。”(1)再如调查性报道,以“揭丑”称,在美国影响甚大,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小布什政府的情报门事件,都是调查性报道的杰作。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已放弃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思考和甄别的责任。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上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明星的绯闻、丑闻的“妙作”上,而且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为此中国记协呼吁要提高娱乐报道的格调,从中央到地方的42家媒体也表示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文化娱乐报道的低俗风。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对纸媒的时事报道产生较大冲击。为了应对新兴媒体的冲击,《闽南日报》通过做好做精深度报道、打造高端民生新闻、打造版面视觉中心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深度VS速度     
潘伟 《新闻爱好者》2007,(12):21-21
我们今天谈到的深度和速度,不是竞技体育中的比赛项目,而是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动态新闻在对同一新闻主题的报道中优势与劣势的对比。我们知道,在对新闻事件报道的过程中电视动态新闻以其快速、直观的特点有着其他媒体以及其他报道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在媒体栏目竞争激烈的今天,其他报道方式比如说深度报道如何在新闻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了电视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熊玮 《新闻窗》2013,(3):24-25
在新闻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众多媒体和报纸版面上,甚至是电台广播、有线电视新闻栏目中,以连续性报道形式的消息类新闻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连续性报道的出现及实践,既满足了受众对事件新闻发展过程深度、广度和时新性的要求,同时也克服了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一些报道类型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新闻事业的发展,渐渐成为了报纸新闻采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包金山 《大观周刊》2012,(1):176-176
新闻策划事关日常新闻版面的谋篇布局、新闻从业人员的历练成长、新闻报道方案的制订实施。电视媒体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新闻报道方式的多元化、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都对新闻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精心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决定阶段性的新闻报道方向、科学调配新闻版面,而且对定夺重大活动报道方案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讣闻报道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新闻品种.中西方媒体对它的重视程度大相径庭。本文从版面设置、记者采访、报道对象等角度加以比较,分析了中西方讣闻报道在新闻价值上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12.
孔莹  刘荣 《新闻世界》2011,(4):77-78
进入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激烈。本文从挖掘信息深度、做强新闻评论、创造简洁新颖的版面和追求表达方式的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等四个方面来谈报纸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报纸长期存在着"重文轻图"的现象,摄影报道往往只是版面的点缀,相对文字报道,其地位很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的地位逐渐不分伯仲,如何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主体作用,展现新闻摄影的独特魅力,已成为报纸积极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纪现鹏 《新闻世界》2010,(12):124-125
福建南平“3·23案”等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戮童案过后,公众对相关报道质疑不断,媒体陷入“犯罪帮凶”的道德困境,进而引发社会关于媒体伦理的反思。本文认为,此类犯罪新闻中媒体伦理失衡,背负道德指责的原因在于,犯罪新闻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这类报道必然面·临较大的伦理风险;媒体对犯罪案件进行深度报道时的一些不当做法则加重了犯罪新闻的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杨发维 《新闻前哨》2005,(10):80-81
一、摄影策划及其特点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媒体摄影报道除突发重大事件性的比拼外,竞争已延伸到日常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之中。如果说突发事件讲求快捷,那么,日常非事件性新闻则讲求深度。深度从何而来,各媒体除强调记者采访深入以外,把策划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从湖北走出的将领们——共和国首批授衔中将以上的湖  相似文献   

16.
陈娟 《传媒观察》2006,(9):61-62
在这个充满影像的读图时代,图片故事、图片新闻等报道形式越来越占据着媒体的大幅版面。据美国《读报研究》调查显示:平均读过报纸一则字报道的男读只占男性人口的13%,女读则占女性人口的11700。而在同一份报纸中,却有三倍以上的男读和四倍以上的女读看过一栏大小的图片。新闻照片终于摆脱了它的“配角”地位,成为相当一部分媒体的主流。但新闻摄影报道是图结合的一种报道方式,它所承载的信息包括事实信息和情感信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各类媒体更加重视深度报道的研究和采写。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包括军兵种期刊,运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方式方兴未艾。由于深度报道揭示新闻本质、预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供新闻背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自它产生以来,就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并逐渐成为包括军兵种期刊编辑人员在内的新闻人实践与研究的热点。对军兵种期刊来说,加强深度报道还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生活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新闻也就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重头。经济新闻在各媒体版面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经济新闻的质量影响着人们对媒体的选择。如何进一步改革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如何跳出以往经济新闻仅仅是数字罗列以及偏重工作性报告的老一套模式,把经济新闻报深报透报活,使经济报道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值得我们去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张莺 《新闻实践》2008,(11):42-43
当以"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为特征和主要卖点的"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完成的今天,各家媒体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同一新闻资源报道角度的争夺中,力求获得最佳报道效果。新闻资源的共享,使得新闻竞争的焦点由独家发现转移到独到的开发利用上,深度报道、追踪报道、连续报道等涉及新闻信息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的报道形式被媒体广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的文体说与旨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报道是当前新闻业务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自1994以来,国内新闻界对深度报道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些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在报道中全方位的实践了深度报道的思想,但由于媒体的风格不同,它们对深度报道的理解也互异其趣。正因为如此,深度报道逐渐成为了学界和业界共同面对的前沿课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试图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辨析深度报道的概念、特性与理论本质。从新闻业界的实践来看,有关深度报道的理解可谓是纷纭杂出。这些理解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深度报道的认识多停留于感性认识,所以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