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论说大国之道的《大国的兴衰》一书曾轰动学术界;2006年,同样探讨大国之道的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轰动了整个中国。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大国崛起》首播平均每集收视量400万人次,这对一部纪录片而言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国崛起》应观众强烈要求在中央电视台连播3轮,这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30):86-86
★《日本电影100年》(日)四方田犬彦三联书店2006年7月定价:33元日本电影在一百年中呈现出丰富多采、变化繁复的发展历程。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成为东方电影的一个重要代表。四方田犬彦是一位以电影批评为主,又涉猎广泛的教授,与日本学院派学者不同,其作品多具有启蒙性和趣味性,材料大多来自本人第一手采访。★《万古江河》许倬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定价:33元许倬云在本书里从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谈起,细述了中国文化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过程。这是一部启蒙性的通史读本,没有枯燥的史料,但却有左右逢源的历史故事,许倬云去国多年的…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的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Paue kennedy)撰写的《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自1988年1月出版以来,迄今一直保持畅销。这本书不但风靡了美国,它所提出的某些论点在政界引起了震动。甚至成为总统竞选中的热门论题;而且也受到国际政治界、外交  相似文献   

4.
在出版《走近中医》这本书之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思考中医》一书,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销售业绩。把中医做成文化,把中医做得浅显易懂,是这两本书最明显的特征。如果说这两本书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思考中医》偏重于传统文化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3):86-86
《吾国》;《大国的兴衰》;《这个世界会好吗:染漱溟晚年口述》;《圣诞节清单》;《光影记忆》。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化兵)继《交锋》之后,政论家马立诚潜心两年,参考上百本书籍,推出《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在世界阅读日前夕召开的新书发布会上,马立诚认为“许多私营经济企业家并不了解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发展历史,希望关心中国改革,关心中国私营经济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用大量确凿的史实,记录了中国私营经济最近几十年兴衰、发展的历史,记录了围绕私营经济的理论的演变与突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私营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发展,记录了私营经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记者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摆放在“经济”类…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25-25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许倬云/三联书店/2010 中国文化系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的。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中国",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我之所以将《吴门才子》和《扬州八怪》这两本书连起来读,是因为这两本书都是清代文坛和艺坛大师的一些故事。《吴门才子》中的趣闻发生于明代的苏州。书中的《唐伯虎的传  相似文献   

9.
《出版人的故事》一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书的诞生》与《天才的编辑》。第一部分《书的诞生》,原是美国史克里勃纳书店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特辑,编写者是罗吉·贝林格姆。他出身于编辑世家,曾任史克里勃纳的编辑十年,以后醉心写作,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此书写史克里勃纳书店百年来的惨淡经营,特别着重与作家打交道所遇到的一系列故事。作家在书店扶持下的成长与殒落,与书店的兴衰密切相关;所以这本书不但是史克里勃纳书店的店史,而且是本美国文坛作家动态的参考资  相似文献   

10.
记得欧洲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每本书都是作者自己的影子。读完《国际战略与新军事变革》一书,颇觉本书新意迭出,不同凡响。作者兼具学者、外交官和将军三重身份,使得本书与其说是一部理论专著,倒不如说更像是一本将政策、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白皮书。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国在21世纪和平崛起的身影,同时也看到了一名将军学者对于中国前  相似文献   

11.
大象无法躲在树后,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做好了,都是世界级的规模效应。在大国追赶时期,大国自信成为新的主流声音。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5月“大众好书榜”中,首推《中国大视野:国际热点问题透视》,这本书针对中国时下热点问题,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长期的追踪研究为基础,做出了及时而权威的回应。大问题用大视野,这本书对每一个国际热点问题做全景观察,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讲透彻。  相似文献   

12.
国内研究伊朗历史的图书很少,专门介绍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图书更是罕见。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巴列维王朝的兴衰:伊朗前情报总管的揭秘》就填补了这个空白,向读者展现了西亚大国伊朗的动荡岁月。巴列维王朝(1925年~1979年)是伊朗最后一个伊斯兰王朝。《巴列维王朝的兴衰》一书从作者侯赛因·法尔都斯特少年时在学校里认识王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开始,展开了伊朗巴列维王朝跌宕起伏的后半期历史。出身贫寒的侯赛因·法尔  相似文献   

13.
甄西 《出版参考》2009,(18):45-45
日本媒体工厂出版社接连推出连环漫画小品文的畅销之作——《达令是个外国人》和续编《达令是个外国人2》。在这两本书里,漫画家小栗左多里描写自己与丈夫托尼的日常生活和趣闻逸事,表现了“国际婚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2004年的当年,两本书合计发行已超过70万册。作为《达令是个外国人》、《达令是个外国人2》的责任编辑松田纪子,  相似文献   

14.
一本好书的产生,就"像是个小小的奇迹";编辑是作者以外最有资格"说自己有功于这本书的诞生的"人——这就是编辑的满足感。在作者编辑的数十本书中,作者认为最能带来满足感的非黄仁宇作品莫属。作者回顾《万历十五年》两种新版和《现代中国的历程》的编辑过程,细数了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允许我妄称一次自己是个读书人吧。事出有因,《中国图书评论》约我写一篇关于自己与一本书的小短文,这样我就必须以一个读书人的角色来说话,否则便无法落墨了。是为缘起。我要谈的是《文心雕龙》这本书。关于《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史、文论史上的重要性,它颠扑不破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6.
《马石山上》是峻青先生的第一部小说,以此冠名的短篇小说集《马石山上》是他的第一本书,也是先生唯一署名“孙峻菁”的书,这本书最早的两个版本三个版次分别由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前身武汉通俗出版社、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在汉口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眼下对哲学书感兴趣的人恐怕不多,可是有一本哲学书《苏珊的世界》却畅销全球,其原因就是这本书最容易读懂。由此,我也想起房龙的两本书,一是写人类历史的《人类的故事》、一是写人类思想史的《宽容》,很难找到比这两本书更通俗易懂、更妙趣横生的历史书籍了。不知怎么搞的,我往往把这几本书看作是一种书评,是以自己的见解来组织介绍古往今来哲学家、历史学家的著作及其观点的述评。  相似文献   

18.
陈芳 《中国记者》2012,(10):56-57
二十年,三本书 中国记者:从《城记》到《采访本上的城市》再到《拾年》,这三本书之间是个什么样的逻辑? 王军:在北京分社工作的十多年,正赶上北京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拆除.我在思考改造和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段历史及其背景,这些孕育了《城记》.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成为苏联红色经典的消费大国。仅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它的出版在中国堪称奇迹,检索国家图书馆目录,这本书竟然有326个版本!虽然其中包括了连环画、缩写本等,但这个数字仍然让我感到震惊,你难以想象任何一本外国文学作品能具有如此庞大的出版规模。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资本论》[法]托马斯·皮凯蒂著,巴曙松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9月一段关于财富及其分配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矛盾的研究历史,一部可能是这个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很多学者视本书为马克思《资本论》在21世纪的"复活",群起攻击其数据可信度、论证逻辑以及最终结论上的漏洞。实际上这本书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只有两个相似点,一个是诞生的背景和探讨的主题,这两本书都诞生于新的经济革命带来的财富巨大悬殊的时代大背景下(《资本论》诞生于工业革命,而《21世纪资本论》诞生于信息科技革命),二是主题都是财富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