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海豚     
蓝海豚,我的网友,半年前认识的。“她”的头标是一只蓝色的海豚,格外好记。和她聊天绝不会觉得生疏,那亲切感仿佛她就在你的身边,在网络中,她有时活泼开朗,幽默诙谐,像一个初生的小海豚,蹦蹦跳跳时不时地激起一阵小小的浪花,发出欢快的叫声,轻盈地跃过一个个铁圈,在水中打着转,跳着舞;有时,她又深沉幽雅,深刻静怡,像一只成年的海豚,缓缓地摆动着尾鳍,荡起一圈圈优美的涟  相似文献   

2.
刺豚     
它的家:大多在热带的近海处。一条小鱼游啊游遇到天敌变成球全身竖起坚硬刺吓退敌人它最牛特点:刺豚又被称为鱼中的"刺猬"。一旦遇到危险,刺豚就迅速吞下大量的海水,使身体膨胀为原来的两三倍,从而竖起带毒的刺,吓退天敌。当危险解除后,刺豚的身体会慢慢地恢复原来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柳薇 《少年月刊》2024,(5):24-25
<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动物园见过水豚这种动物?它们脖子短脑袋大,身材粗笨,单看体形活像一只小猪。巧了,它们的中文译名叫“水豚”,也就是水中的猪的意思。但实际上,水豚与老鼠、仓鼠等的亲缘关系更近。成年水豚的肩高约为60厘米,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啮齿动物。水豚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现在很多动物园里都有。如果你见过它们,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02,(9)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鱀豚研究组,从此真正开始白鱀豚的国内科学研究。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鱀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5.
白鱀豚档案     
《科学课》2002,(9)
白鱀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所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目前在长江中的数量已不足100头,是当今世界鲸类动物中最濒危的一种。中国政府早就已将白鱀豚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1UCN)也将其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极危”物种名录中。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 享有“长江女神”、“水中珍兽”、“活化石”美誉的白鱀豚,其珍贵不仅  相似文献   

6.
毕役 《阅读与鉴赏》2010,(3):24-25,56
豚鹿也叫芦蒿鹿.是一种热带小型鹿.体长100~115厘米.肩高60~70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35~50千克。豚鹿的腿比较短.身体粗壮.因而体型显得矮胖而粗壮.不如梅花鹿般修长.尤其是行走时不像其他鹿类那样昂首窜跳.而是将头部低垂.姿态像猪.这也是被称为豚鹿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豚哨     
大奇一家去海边旅游。等船的时候,大奇问路边的小贩:“叔叔,这是什么?”“这是豚哨。一吹,海豚就会听从呼唤游过来。”“什么呀。”爸爸不信,“现在根本见不到海豚了,准是骗钱的。”  相似文献   

8.
训练白■豚     
“白(既鱼)豚”亦称“白旗”,数量稀少,栖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小鱼为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豚毒素分布及安全食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暗纹东方豚身体各部分毒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野生、人工养殖及大运河中的暗纹东方豚及其雌雄个体之间含毒量存在差异;并且河豚毒素在高温下表现出不稳定性,利用这一点,在高温下对其肝脏进行加热,测定其残毒量。进一步探讨了安全食用暗纹东方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武义县宠物场技术人员通过5年多时间的精心试验,最近定向选育成功了一种集野味、药用、毛皮、滋补于一体的稀有养殖珍品——黑豚。九十年代以来,一股“食黑”旋风席卷全球。集保健观赏于一体的珍品——中国黑豚,药效极高,且肉质鲜美细嫩,含有间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及其它多种微量元素。这项研究表明,黑豚肉里含有抗癌物质锌和硒,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滋补保健食品。黑豚主食各种杂草、菜叶、植物茎叶等,饲养圈舍只需30-50厘米高就可。可用木箱、竹笼、砖地等饲养,只要有脸盆大小的场地就可养~…  相似文献   

11.
磨球豚     
一群鲑鱼游出江口,眼睛顿时一亮,面前的大海说有多宽就有多宽,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它们说不尽的高兴。要知道,海洋是鲑鱼生活、成长的广阔天地呀。一个浪花打来,咸咸的海水溅了它们一头一脸,那味道多美! “弟兄们、姐妹们,大海到啦!”鲑鱼们相互祝贺。  相似文献   

12.
多年以来,人们眼望着长江发出呼唤,白鱀豚,你在哪里?世界惟一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在武汉病逝之后,科学家和长江边的人们试图在自然环境里找到它的同类,然而至今一无所获,长江水依旧不动声色地流淌,留给世人一个谜。  相似文献   

13.
一群鲑(gui)鱼游出江口,眼睛顿时一亮。面前的大海说有多宽就有多宽,说有多阔就有多阔,它们说不出有多高兴。一个浪花打来,咸咸的海水溅(jian)了它们一头一脸那味道多美!“兄弟姐妹们,大海到啦!”鲑鱼们相互祝福。  相似文献   

14.
《庄子·列御寇》“虽欲为孤犊”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引作“虽欲为孤豚”,遂出现“孤犊”与“孤豚”正误之辨。实际上,“孤犊”与“孤豚”并不同义,不能互换;“孤豚”也不能出现在前文同为“牺牛”的特定语境中。《史记》此处的“孤豚”可能是司马迁之误引或误用,也可能是后人传抄错误,因此,在《史记》校勘、注释、翻译或引用时,应当对此加以指出和订正。  相似文献   

15.
传世名篇《勾践灭吴》中有关生育奖励的措施影响深远,但生男生女分别奖励犬豚的做法却广受争议,颇多分歧。从语言、历史、文化多角度辨析“犬”“豚”之异,明确先秦时期犬、豚同为重要肉食来源,但越人纵狗行猎,在越国,犬的地位高于豚;犬阳豚阴的动物阴阳观念乃汉人习气,并不适用于当时的越国;勾践分别奖励是出于犬、豚的不同文化蕴含,体现的是男尊女卑思想下男女分工的不同。勾践各尽其用的性别观对当今社会亦有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先锋淡水鲸类生态学家。1983年起开始从事白鱀豚和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在白鱀豚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一批极有价值的成果。他还为环境教育与科学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2年荣获“地球奖”。2004年荣获武汉市环保大使称号。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2,(9)
今年7月14日,世界上惟一人工饲养白鱀豚“淇淇”在武汉去世。“淇淇”的去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选编《长江日报》7月14日至17日的连续报道和有关“淇淇”的资料集中刊发,以期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保护长江,大家一起来帮助白鱀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满腔热情地勾画了他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社会图画。其核心就是“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能使民养生送死而无憾。但在这段描述中有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问题,很有必要提出来,与同仁们一道商榷,那就是“鸡豚狗彘之畜”该如何阐释?特别是该句中“豚”与“彘”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9.
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系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的动物。它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中,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白暨豚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目前,长江流域仅存白暨豚不到400头,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为此,有识之士发出“救救白暨豚”的呼吁。  相似文献   

20.
《勾践灭吴》在描述勾践鼓励国民生育时写道:“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这里有几个问题很值得玩味。第一,“生丈夫”,即生男孩,勾践为什么奖励一只犬,而不是鸡、羊或其他东西?第二,生女孩,勾践为什么奖励一只豚,而不是许多只犬,这不同样也可表贵“生女子”吗?第三,勾践奖励犬和豚到底用意何在?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勾践的一系列行为与政策当年,勾践兵困会稽山,穷途末路,但他临危不惧,号令三军日:“有能助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