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你有10个粉丝,你就是一本内刊;如果你有10万粉丝,你就是一份都市报;如果你的粉丝有一个亿,那你就是CCTV。这句网络流行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微博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微博     
《报林求索》2012,(3):61-61
<正>1、@茅于轼(经济学家):我每次坐公共汽车都有人让座。如果没有,售票员会叫人让座。但是我坐地铁就较少有人让座,因为没有人管。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不想占别人已经在用的座位,所以我愿意站在远离有座位的地方。我还没有老得不能坐公交车。但是作为一个和谐社会应有的气氛,让座使人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3.
时运斌 《青年记者》2012,(18):82-83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渐增强,党政机构与领导干部开微博已成为一种趋势,微博问政更是成了“官民”沟通的新渠道.传统观念中,执掌公共权力的官员总是给人严肃、刻板、程式化的印象.而官员微博特别是一些相当级别的高官微博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这种传统印象.有的一扫想象中的“一本正经”,谈执政理念、讲工作方法,也“八卦”自己的业余爱好;有的撇开“官方语汇”,内容更趋生活化,更丰富多彩;也有的把一些不便在工作场合发表的感想和观点发在微博上,与网友分享.  相似文献   

4.
微博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博的火爆,微博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有的企业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广告发布媒体,有的把微博当成一个新的直销渠道,有的看到了微博的沟通与互动属性,在微博中开始了口碑营销,无论怎样,现在的微博营销仍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微博营销的现状,分析了微博的特点,提出了微博的定位,粉丝积累技巧,并预测了微博营销发展的趋势,这些趋势一旦形成,微博将成为除搜索引擎外,一个新的购物入口。  相似文献   

5.
网络经历2010年的异军突起、2011年的遍地开花,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微博”时代。有人称,一个微博的粉丝数如果超过1000万,其影响力相当于一家省级电视台;如果超过100万,则相当于市级电视台;如果有几十万,则相当于一家发行量很不错的报纸……虽然粉丝数不能代表一切,且“僵尸粉”无法回避,但微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6.
这是属于微博的时代.就像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今年一本新书的名字所言:“微博改变一切.”在这里,你可以交朋友,可以搜集信息,也可以随手拍照解救流浪儿童;在这里,有的人和机构自我宣传、推销,也有的人报料、申冤,还有的人通过微博问政.有时候,一不小心,你也将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就像巴基斯坦程序员Sohaib Athar.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况转播”了美军打死本·拉丹的突袭行动.  相似文献   

7.
微博     
《报林求索》2012,(1):63-63
<正>@周天勇:最近有学者认为,中国严重的债务危机将会到来。似乎有点雷人:中国大量的债务是建设形成的,欧美是消费形成的债务;中国国家和居民的储蓄率较高,欧美储蓄率很低;中国财政赤字在可控范围内,贸易是顺差,欧美高财政赤字,贸易是逆差;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欧美相对储备较少。这样对比不知如何?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是微博的使用者,如果你正在做出决定使用微博,如果你是潜在的微博使用者,那么,你需要知道:微博与我们的生活有多近,与我们的未来有多远,与我们的表达自由有多亲,与我们的信息蒙蔽有多疏。不论是何种缘由,你似乎应该有必要阅读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的新  相似文献   

9.
传媒微博     
《新闻记者》2012,(9):96
@财经网:【环球时报:"爆头哥"周克华舆论场不该有的诙谐】别小看了"爆头哥"这个戏称,它反映了中国一部分的社会心理如今是多么逆反传统,这部分中国社会的自我认识像沾了酒,抹了指甲油,吃了大蒜,真是五色俱全,也五味杂陈。这种诙谐来得不是地方,中国人或许应留一点严肃。  相似文献   

10.
说到学习,青年人都爱讲个条件。诸如老师、时间、书籍等等。不可否认,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然而,能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是生活在并不优越的学习环境中的。那么,有的人在这种环境之中怨天尤人,结果一无所获;而有的人却在这种环境中自学成才。这里有啥奥妙呢?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并不优越”的学习环境中,还存在着状况不同,条件各异的“小气候”。如:有的有家传“绝技”可以利用;有的同学在大学念书可以提供帮助;有的邻居是有学识或技能的人,可以请教;有的干技术活可以适职自  相似文献   

11.
报社招聘记者一批又一批,经试用,有的能留下,有的则被淘汰;而留下的,有的能在短时期内崭露头角,有的则不能。仔细分析原因,有基本水平上的差异,但更大的因素还在于记者是否用心。过去有一种观点,说当记者,要“七分动腿,三分动心”,或叫“七分跑,三分脑”。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如果是有意强调记者要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生活,当然  相似文献   

12.
微博,即微型网络日记(MicroBlog)或微博的简称,以140字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推特).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微博的写作原理跟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是相同的,写作目标也是一致的:报道人们不知道,但需要知道并想要知道的人物、故事、思想、观点. 一、策划自己的微博 首先你要用真名实姓注册微博.一方面,这可以让网民对你传播的内容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自我约束.实际上,如果你搜索一下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微博,基本上都是用真名实姓注册的.  相似文献   

13.
微博     
《报林求索》2012,(10):67-67
<正>1、@刘晓光(企业家):中国企业向全球化转型的路还很遥远。目前,在海外的投资集中在能源、矿产,加工服务领域,真正对产业链有带动价值的项目很少。在观念、机制、知识产权上差距很大。通过整合全球的资源、技术等要素,中国大企业要跳过跨国经营阶段,直接向全球化公司转型,这还只是个美好的愿望。2、@李银河(社会学家):今天去德国使馆签证,那个签证官居然跟我聊起来,因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东西方人为什么不能相互理解,让我就信任问题发言。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信任只限于熟人圈,对陌生人没有信任,而且欺骗生人内心也不内  相似文献   

14.
有些成语的使用对象是有严格限制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适用。有的只适用于一定性别和年龄的人,有的只适用于具有一定关系的人,有的只适用于某种特定的对象。这是由成语的出处、意义和长期使用的习惯决定的。使用时只能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扩大或转移,否则必然造成误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图书情报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期刊分类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探讨期刊分类标准;有的探讨个别特殊类型期刊的入类;有的研究期刊分类统一化问题等等。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对期刊分类加以思考,即期刊分类有必要吗?即使有一定必要,但具体怎样类分期刊才更为科学合理?如果期刊基本上不需要分类,那么在期刊分类上如此大做文章,就显得意义不大了。下面仅就期刊分类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分类又不分类  相似文献   

16.
编辑与退稿     
作为一个编辑,自然要经常处理退稿的事。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许多同志就很少会去考虑在退稿问题上有什么必须注意的地方。但是,如果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要求,多为他们设想,则很有一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想起写到,有如下几个看法: 一、退稿字数的规定,宜予放宽。对这一点,各报刊和出版部门口径不一,甚至相差很大。有的笼统规定,只退长稿,不退短稿;有的定得较为具体,五千字以上退,五千字以下不退,自留底稿;有的规定手抄稿退,油印稿、复写稿不退;有的在征稿启事上明言:需退稿者,请予注明;等等。  相似文献   

17.
微博     
《报林求索》2012,(11):63-63
<正>1、@潘石屹(企业家):《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权下放,哪个国家还有这么奇怪的东西?应该取消,按照《房屋买卖合同》去办,出现纠纷找法院。现在政府要审批,出现问题,自然要找政府,政府要承担责任。政府有能力承担这么大的市场责任吗?  相似文献   

18.
微博     
《报林求索》2012,(9):69-69
<正>1、@杨澜(媒体人):女儿上国际学校。校规四条: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有责任感,对人友好。这样的校规好懂好记。人文课第一讲:你名字怎么来的?你家在哪里?女儿问:人文课不是历史社会吗,怎么让我讲自己?我猜,要认识世界需从自己开始。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当今电视节目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但是,如果创新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而只是片面追求标新立异,那么,这种“创新”是不会受到观众欢迎的。如有的电视节目,为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竟有意违背客观事实,或对某些情节进行夸大、编造;有的抓住某一个别现象而大做文章,断章取义;有的片面迎合少数观众的  相似文献   

20.
微博之营销     
《视听界》2013,(1):13-13
@中广互联V:2013年,注定依然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广电要做好10件事】1.完善治理结构;2.进行二次规划;3.做好现有产品;4.加强营销服务;5.不断优化网络;6.打造开放平台;7.智能终端演进;8.尝试多屏互动;9.团结社会资源;10.筹划媒体运营。@李映红V(广告人):据《纽约时报》报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将以5亿美元收购Current TV后者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创,目前有四千万观众,但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