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上网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心理学家认为,长时间的上网,可以影响人们的认知、思维、行为、情感.这对于缺乏鉴别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力差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存在信息的垃圾.网络中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同时并存.这对青少年学生显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给学校、社会、家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  相似文献   

2.
于飞 《现代教育》2012,(5):83-83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传播知识、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而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淡薄则为犯罪分子制造了机会。为了适应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能力。 一、青少年上网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1.人身安全问题。当前,大部分学校和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使用网络的场所,所以有些青少年会到社会上的网吧去上网。而网吧内人员混杂,使用条件也很简陋,在安全上也都存在很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历来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和信息社会的新生儿,同样具有这种双面的特征。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青少年上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以它高效便捷的技术优势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把其负面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的影响,更是对青少年的学习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科技优势,便捷的服务功能,崭新的价值理念,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用户在我国增长速度极其迅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从1999年到2002年,上网用户人数就从最初的210万人,猛增到3370万人,而这其中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大且数量最多的群体要数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政治倾向、个性心理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它给学生带来巨大便利和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在我国的迅速普及,青少年成为网民的主体,同时也成为网瘾患者的高发群体。各种对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后呈现出较高的负面影响,而且初中生是受网络伤害程度最深的群体。本文结合初中学生受网络伤害的现状,探索造成初中学生受伤害的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原因,并提出应对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今,随着电脑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会了上网。网络所具有的新颖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对中小学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伯顿所言:“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有一所礼拜堂。”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具有负作用。研究中小学的上网心理,寻找相应的调适策略,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应是广大心理教育者和教师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犹如一块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网络又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种种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何让青少年度过网络人生“危险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为青少年上网构建“心灵防火墙”。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信息,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总数达3000万,其中,85%是30岁以下的青少年。在网民分布涉及的19个行业中,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成为网络消费的中坚,比例达31%,位居第一。在学生上网的大军中,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己占一个不小的比例。在城市中学有一半多的学生上过网,有条件经常上网的学生占42%,其中一半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米鑫炎 《科学教育》2007,13(5):40-41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欢上网,网络给他们打开了外面广阔的世界。但毋庸讳言,网络也是把双刃剑,上网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文明、健康、安全上网的问题,成为所有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要清楚地认识其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健康安全上网,避免网上非积极因素的影响。而这,正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禁止学生上网来解决学生沉迷网吧问题,是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的。上网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网络也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方便和有利变化。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对于青少年学生上网应如何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对此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迈人21世纪,我们迎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已日益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人们越来越习惯从“网上”获取信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1月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1100万人,其中18—24岁的青少年学生比例最高,达到35.1%。这说明学生群体已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特别是接触网络最多的青少年学生。当前,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和参与上网,让网上的有用信息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做到上网有益,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加强对青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正以高速、快捷、信息资源丰富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迅速走进我们的生活 ,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初中教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 ,学校计算机硬件设施得到不断改进完善 ,学生的网络知识和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 ,初中生上网的比例日渐上升。根据笔者对本校学生的调查 ,每个学生都上过网 ,经常上网的学生达到 5 6% ,连同偶尔上网的 ,总计达到 85 %。可见 ,初中生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然而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 ,它既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奉献给你 ,也同时把各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成为了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日趋增多,因特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双刃剑"作用日趋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逃课上网、彻夜不归上网,过度沉湎于虚拟网络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成瘾"患者.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心理学应用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毕业到现在,我从事了六年的教学工作,亲眼目睹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迅速.我教的是信息技术课,这样就和电脑使用密切相连.学生每节课都是在机房上的,但是学生们对这门课并不是太感兴趣.因为他们以前接触电脑大部分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所以上课的时候总是想玩,对于老师讲的相关知识并不想学,这样严重影响了上课的质量.不仅如此,通过多方了解还知道,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总是不加选择地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较全面地掌握我校青少年的上网情况,引导青少年上网,提倡网络文明,使青少年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我做了一次我校学生上网情况的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0份.通过问卷归类分析,对我校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同时,这次调查也使得我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的教育有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波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宁波区位优势日趋凸显,不断提高的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普通市民的家中基本都拥有电脑并能上网。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宁波青少年上网地点的选择及网络行为更为人们所关注。通过调查,了解宁波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和种类以及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学业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倡导学生家长和教师给其建立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指导青少年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青少年学生是一个庞大的上网群体,网络对其成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因此,面临网络的种种挑战与考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网络社会的特征和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观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成为了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日趋增多,因特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双刃剑”作用日趋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逃课上网、彻夜不归上网,过度沉湎于虚拟网络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成瘾”患者。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心理学应用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中小学生利用网上信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在给人们提供大量有益社会发展和加速个体成长的信息和机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影响尤为强烈。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上网有瘾,早已成定论,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的现象在青少年中大有存在。网络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对青少年不利的影响,我们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采取整群分层抽样,使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鉴别量表和自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问卷,以1827名青少年学生为对象,对影响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癔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网络因素等六个方面,共包括29个因素。其中健康状况、理想抱负、业余爱好、父母不良嗜好、网吧经营、社会和科技发展迅速、上网频率及相对时间、上网地点、上网内容与动机等对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中职生与网络游戏 网络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不仅是信息的传播基地,更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上网已成为一种潮流,一时间,玩网络游戏、聊天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中职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网络并不陌生,与网络游戏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不断扩展,网络道德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网络对中小学生道德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成瘾,逃离现实。一些青少年“网虫”把网络看作是生活的全部,一些一“网”情深的青少年,甚至为上网而放弃上学。这自然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格成长,尤其是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二是网络犯罪。在一些中学生中,不乏有电脑奇才,他们一旦失去了法律意识的约束,就可能对网络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危害网络安全。三是信息欺诈。人们上网聊天、交友多用不真实身份,使网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易使青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