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宫颈鳞癌中耐药标志物HSP27和MT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耐药标志物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的表达特点,为指导子宫颈癌患者化疗方案制定和提示预后积累资料.方法:集子宫颈切除及活检标本118例,其中有正常宫颈组织1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80例.在鳞癌组中高分化鳞癌13例、中分化鳞癌53例、低分化鳞癌14例.以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HSP27和MT的表达水平.结果:染色显示细胞核或细胞浆被染呈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棕黄色颗粒.HSP27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69%、24.00%和46.2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常宫颈中MT阳性率为7.69%(1/13),CIN中阳性率为28.00%(7/25),在宫颈鳞癌中阳性率为56.25%(45/80),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SP27和MT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间无显著差异.结论:HSP27和MT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1).HSP27和MT的过度表达可分别或联合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宫颈癌或判断CIN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及CD34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宫颈鳞癌形成及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系统检测94例宫颈鳞癌组织、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标本中COX-2及CD34的表达.结果:COX-2在CIN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3.85%,77.66%.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COX-2表达阳性率显著提高,在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鳞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MVD表达随着病理学分级的增高而明显增高,在Ⅲ级为(46.21±9.07);MVD在有淋巴结转移组(42.27±12.36)显著高于无转移组(26.58±7.15)(P<0.01).COX-2和CD34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两者表达与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人宫颈鳞癌组织COX-2表达增强及MVD增高,COX-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促进宫颈鳞癌的进展,在其发生、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clin D1和CDK4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及手术标本118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14例,CIN25例,宫颈鳞癌79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和CD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和CDK4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的中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伴右Cyclin D1和CDK4表达水平的增高.检测其含量改变有助于宫颈鳞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HSP27.结果:HSP27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4.17%(26/48).在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5.00%(3/4)和52.27%(23/44).HSP27阳性表达在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中无明显差别(P>0.05).HSP27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在乳腺癌中HSP27有较高表达,检测乳腺癌中HSP27对化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及端粒酶反转录蛋白(hTERT)、抑癌基因p2lwafl和增生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在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TERT,Ki67,P21wafl的表达.结果表明:1)CINII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PV16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IN(2χ=5.670,P=0.017).2)hTERT在CINII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TERT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原位癌及CIN(χ2=18.870,P=0.000;χ2=66.390,P=0.000).CIN三级之间相比差异也具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0.468,P=0.000).3)P21wafl在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但与CIN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IN三级之间P21wafl表达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宫颈病变组织学严重程度的增加,Ki67表达逐渐增加(P<0.05).5)HPV16感染率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339),与P21wafl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r=-0.337),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hTERT与P21wafl之间呈负相关(P<0.05,r=-0.248),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98);P21wafl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r=-0.446).可见:在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P21wafl,Ki67表达改变可能与HPV16感染有关,且几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鳞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膀胱癌组织中的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1%(33/73)和34.25%(25/73).HSP27的表达随分级和分期呈降低趋势,但组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HSP70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27和HSP70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并为肿瘤化学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特定类型与宫颈上皮内肿瘤形成(CIN)和宫颈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3例CIN和宫颈鳞癌妇女的宫颈活检组织进行HPV分型检测.其中包括CINⅠ8例,CINⅡ13例,CINⅢ31例,浸润性鳞癌21例.以HPV6/11、16/18、31/33/35三组特异性DNA探针检测在各组宫颈病变中HPV的感染率.结果:1.HPV 6/11只见于CINⅠ和CINⅡ,而HPV16/18是感染CIN Ⅲ和浸润癌中主要类型.2.HPV DNA原位杂交可见点状杂交信号的病例百分数随着病变的进展而显著提高(P<0.01).结论:HPV16/18与CIN Ⅲ和浸润癌发生有关;HPV DNA原位杂交阳性信号的形态提示HPV DNA与宿主细胞整合是致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7例乳腺癌中MT表达的情况.结果:M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59.6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和髓样癌中MT的阳性率分别是69.05%、80.00%、10.00%,髓样癌和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T的表达与淋巴是否转移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检测MT为制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20例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20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宫颈癌中MCM4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5.588,P〈0.05).正常宫颈、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宫颈鳞癌组织四组间MCM4的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有显著性(Hc=36.655,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中,MCM4的表达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0.359,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中,在淋巴结有转移与无转移组之间,MCM4的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χ^2=5.748,P〈0.01);MCM4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分组和临床分期进展无关(χ^2=1.666,P〉0.05;χ^2=0.076,P〉0.05).结论①MCM4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②检测MCM4可作为判定宫颈癌恶性程度、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其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及宫颈癌的预后判定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中入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及端粒酶反转录蛋白(hTERT)、抑癌基因P21^wafl和增生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在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TERT,Ki67,P21^wafl的表达.结果表明:1)CINⅡ级、CIN 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PV16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IN(Х^2=5.670,P=0.017).2)hTERT在CINⅡ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涧性鳞癌hTERT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原位癌及CIN(Х^2=18.870,P=0.000;Х^2=66.390,P=0.000).CIN三级之间相比差异也具显著统计学意义(Х^=30.468,P:0.000).3)P21^wafl在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但与CIN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IN三级之间P21^wafl表达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宫颈病变组织学严重程度的增加,Ki67表达逐渐增加(P〈0.05).5)HPV16感染率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339),与P21”“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r=0.337),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hTERT与P21^wafl之间呈负相关(P〈0.05,r=-0.248),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98);P21^wafl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r=-0.446).可见:在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P21^wafl,Ki67表达改变可能与HPV16感染有关,且几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鳞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和食道鳞状细胞癌中P27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方法收集手术切除鳞癌标本63例,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厚度5μm.超敏型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27在鳞状细胞癌中总阳性率39.68%,在肺和食道中阳性率分别为36.00%和42.15%.在高、中分化组阳性率为36.00%,低分化组阳性率为53.85%.结论鳞癌组织中P27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及是否转移的相关性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SP_(27)在消化道癌中的表达状况和意义。方法:收集食道癌、胃癌和大肠癌标本168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HSP在食道癌、胃癌和大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04%、37.04%和34.43%;在食道癌中高分化组阳性率(75%)明显高于低分化组(38.46%)。HSP表达与性别、年龄、癌侵润深度、淋巴有无转移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HSP在食道、胃、大肠癌中表达率依次下降,HSP表达率与癌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乳腺癌化疗方案选择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8例乳腺癌组织中MT表达率。结果:MT在乳腺癌中总阳性率为67.05%(59/88)。MT在髓样癌、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67%,85.71%和62.50%。在浸润型乳腺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癌组(P〈0.05) 在小叶癌组阳性率高于髓样癌组和导管癌组(P〈0.05) 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MT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有否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MT对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CT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对223例行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SCC)100%(12/12);高度病变88.23%(15/17);低度病变88.44%(38/45)。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与传统的巴氏图片相比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客观,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尽可能防治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SP70和HSP2 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5 9例食管癌组织中HSP70和HSP2 7。结果 :HSP70和HSP2 7的总阳性率分别为 6 4.4 1% (38/5 9)和 5 8.6 2 % (34/5 8) ,HSP70和HSP2 7的共同阳性率为 30 .0 0 % (9/30 )。结论 :在食管癌中HSP70和HSP2 7普遍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5 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发生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72例食管鳞状上皮癌 ,19例增生鳞状上皮及 17例正常食道鳞状上皮中 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p5 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 4 7.95 % (35 / 72 ) ,在增生鳞状上皮中的阳性率为 36 .84 % (7/ 19) ,在正常食道鳞状上皮中的阳性率为 5 .88% (1/ 17) ,正常组与增生组和癌变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5 3蛋白与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和浸润深度等指标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p5 3蛋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和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guanine-DNA methytransferase,MGM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乳腺肿瘤组织中HSP70和MGMT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肿瘤中HSP70的阳性率为80.00%(52/65),MGMT的阳性率为60.00%(39/65),二者呈中度相关性(r=0.46)。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HSP70和MGMT的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检测HSP70与MGMT对乳腺肿瘤预后和化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