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古代诗文总集的编选历史上有一个选本非常值得重视,就是《文章正宗》。南宋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打破了《文选》的体例传统,以理学思想为指导来编选诗文。在真德秀之后,文章总集的编选史上便出现了四库馆臣所说的"谈理一派"。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是在理学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一部以理学思想为宗旨的选本。随着理学文化的兴衰,后世对《文章正宗》的接受、批评也表现出了一些历时性变化的特征。文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后人在《文章正宗》流传过程中的评价问题,可以看出理学文化、后人对文学的本质和形式的认识等方面都对这部选本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真德秀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作为朱熹的再传弟子,他的学说沿着朱熹的门路继续开进,为理学的独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章正宗》是真德秀编选的一部文章总集,按辞命、叙事、议论和诗赋四门编选上至《左传》《国语》下至唐末作品,以名义理、切世用的选文原则,试图寻本溯源,得文章的正宗之法。它的编选不论是对后期理学的发展,还是谢枋得的《文章轨范》、金履祥《濂洛风雅》等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魏了翁的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了翁是南宋后期与真德秀并称的理学大家,但与真德秀相比,魏了翁兼容了乾淳以来各家思想,相比之下思想更为闳通。因此他的诗学观点也相对通达一些,并显出一定的理论深度。尤其是以“学”为本的诗人修养理论,以及对康节诗学中关于“自得”思想的阐述,值得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茜茹 《文教资料》2011,(29):12-13
刘克庄作为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在诗学上有很大的成就。宋代本身还是理学占主导思想.但由于帝王的尚佛、道二教。佛、道二教在宋代兴起。这种大的时代背景贯穿宋代。同时,刘克庄生于理学世家.又师承叶适、真德秀,对他诗学创作以理学为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另外,母亲崇佛,也对刘克庄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而刘克庄本人对老庄又很感兴趣。他认同道家对自然的认知。这些因素的共同交织.使刘克庄形成了以理学为基础,兼容儒释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朱明 《辽宁教育》2013,(12):90-92
李侗是道南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二程的三传弟子,他上承洛学,下启闽学,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李侗发展了“理一分殊”的思想并论述了早期理学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在多年的静坐讲学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其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还对理学尤其是朱子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南宋后期理学官员的杰出代表,真德秀采取宣扬伦理道德、更易民俗风习、强化社会保障等多种方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基层社会秩序的构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进一步推动了理学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元代是理学获得官方意识形态地位并逐步向民间传播的时代,小学教材的编纂、出版与流通对之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元代儒士是小学教材编纂的主体,强调要以理学思想作为小学教材编纂的指导思想,由此导致了元代小学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同时,元代发达的印刷技术也为小学教材的出版、流通创造了技术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理学思想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骈文写作方面,真德秀堪称是南宋四六作家中的巨擘。本文将着力从以下方面对真德秀骈文进行探究:首先,从文体的角度介绍其骈文主要体类;其次,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从政经历,探析其骈文尤其是庙堂公牍文隐含的思想内容;继而概括出真德秀骈文尔雅温润、法度谨严、华而有骨、醇正诚恳等艺术特色,从而认定其骈文的价值、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真德秀的诗歌理论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德秀是朱熹之后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不仅被视为理学正宗,其诗歌理论批评也继承并发展了朱熹的理学诗学观点,是理学家文学思想的典型,也成为官方正统文学思想的代表,表现出鲜明的理学色彩。  相似文献   

10.
隋唐以来佛道畅行,严重冲击传统儒学。周敦颐、二程、朱熹等宋代儒者挺身而出,他们以维护儒家正统地位为己任,吸纳佛道的精华,推出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倡导的“正心诚意”“存天理、灭人欲”均存在一定积极意义,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也能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理学家们著书授徒、为民请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大官僚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推动下,理学最终被最高统治者定为一尊,成为官学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线性空间的直和分解思想在数学中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并论述了直和分解思想对学习本课程和后继课程以及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理学,享有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官方哲学地位长达六七百年。因之,它的研究,遂成了中国哲学史乃至古代史上之一重大课题。本文由三部分组成成:一、成因。认为理学是在两宋极其复杂、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诞生的,是诸如历史、现实以及学术史自身的因素三者共同发展和作用的必然归宿。二、特点及统治地位的确立。认为理学直到南宋末季方确立了在思想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否定了两宋“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是理学”的既定立论。三、评价。本着慎审,求实原则,对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于当时和后世社会产生的积极功效、消极影响,进行了平实的剖析。通过全篇,以期从宏观上认识理学的旨趣、特质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明王朝建立,恢复了汉族统治,理学重新占据了国家统治思想的核心地位。明初处于政治中心的馆阁重臣们身兼文人身份,同时也都是有极高造诣的理学家。理学大昌,对明初台阁体诗学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理学促成了台阁体诗学颂世鸣盛观念的形成;理学对台阁体诗学性情之正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理学促进了明初台阁体诗歌平易冲淡诗风的形成。文章从明初理学对台阁体诗学建构的影响这一角度入手,力图揭示出台阁体诗学的概貌。  相似文献   

14.
张栻在宋代道学中占有宗主地位,为道学理论的建构和道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并得到朱熹、杨万里、方回、岳珂、杜杲、韩淲、真德秀等著名学者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张栻融理入心,强调"性"为万物之主宰;主张经世致用、躬行践履,而具有自身思想的鲜明特点。张栻思想对湖湘学和蜀学,乃至近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探讨和弘扬张栻思想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学是儒学的成熟形态,但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通过对程朱理学义利观的检读与反思,可以发现理学义利思想的实质是公利主义,这种公利主义与集体主义有共通之处,其中的合理内核是我们今天构建经济新伦理可以利用的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朱子理学由来华传教士这一文化载体传入欧洲后,受到启蒙思想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欧洲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在德国,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沃尔夫从朱子理学中汲取养料,印证、充实和丰富其思想理论。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为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广泛普及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大师,其思想影响巨大,然而过去的研究更多关注其思想的内涵及影响,却忽视了家风在二程理学思想的形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二程的成长受到父母良好家风的熏染,他们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得益于富有儒家道德伦理的家风。二程自身的行为处世,不仅是优良家风与理学思想的生动体现,同时又起到了垂范后代、延续家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真德秀评点中的公文本体论与文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德秀《文章正宗》所收文章中公文所占的分量极大,而且在其评点中还隐含了大量的公文思想。它首先论述到了公文本体方面的各种问题。还论述了公文中主要文种的概念,并先后对“对”、“谏”、“论”等文体进行过全方位的考察,使后学者真正了解这些实用公文文体的特性。由真氏对“议论”这类公文文体的评语,可见其在公文文体理论史上的地位。真氏评点中的公文理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元代徽州童蒙教育发展突出,机构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形成以私学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大批理学家从事蒙学教育,不少大儒亦参与其中,出现了塾师的群体化和职业化趋势;编纂了数量丰富、水平较高的学术著作与蒙学教材;理学思想内容成为蒙学的主导思想与核心内容,于理学社会化与民间化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究其原因,既是宋代以来社会与文化教育发展的惯性使然,而元朝廷鼓励设立小学书塾、科举废兴对士子心态之影响以及士人身份变化、理学思想浸润、教育家对童蒙教育地位重要性的认识等均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宋明理学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一种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思想统治了封建社会后期七百年之久。它作为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学说与思潮,其产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从经济变革阐述甚至可以细化至当时科技与工业的发展对于理学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在政治变化上土地所有制与税法、人民群众对于政治地位与财富的渴求与理学产生之间的直接作用,儒家内部的道统之争和外部佛、道对儒学的冲击和融合,是理学产生的内在要求,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宋明理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