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正确引导公众舆论,消除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传媒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一、在舆论引导中构建和谐由于社会上存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集团、不同的利益群体,社会舆论往往呈现出多元化。传媒舆论的引导能力,就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善于把社会上不同层面的舆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在新闻报道中营造和谐舆论。  相似文献   

2.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舆论场中风险因素持续增加,主流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研究聚焦全媒体时代主流舆论格局构建,梳理阐释了新形势下我国主流舆论格局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从媒介技术、媒介文化、媒介制度三个层面切入,剖析了主流舆论格局构建所处传播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视角提出构建主流舆论格局的对策思路,为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时代语境下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在舆论的形成、引导、监督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然不容小觑。文章正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讨网络媒体舆论的转型以及重新构建,以期实现网络媒体舆论的引导与整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来引领和推动,需要各种媒体作出积极的努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传统媒介和主流媒介的认知兴致逐渐转移,而网络媒体却由于在引导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5.
一、党报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力量 党报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力量,党报在引导舆论、解疑释惑。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整个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个系统工程,引导和谐社会的舆论宣传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党报在全面、准确、深入地传播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路径、制度建设、社会管理、和谐文化和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基础上,更应该把握和谐社会构建的精髓和重点,找准舆论引导的发力点,在促进发展、彰显公正和舆论监督上下功夫,体现主流媒体的舆论强势,形成舆论宣传的响鼓重槌.  相似文献   

7.
新闻宣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既是和谐理念的积极宣传者,也是社会转型的大力推动者和舆论监督的主要引导者。本文在明确新闻宣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基础上,从舆论引导和维护社会稳定两方面,论述了新闻宣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并由此从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强化舆论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和谐社会理念下新闻宣传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反映舆论:传媒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一直以来重视舆论引导作用。但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呢?在当前轻“反映”重“引导”的媒介舆论氛围中。本文从分析媒介社会属性、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探讨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指出应该强调媒介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将反映舆论作为舆论引导的前提.使媒介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才能使舆论引导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党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新时期党报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但党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为如何显现,还要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看舆论引导艺术的运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网民议程设置对媒介话语权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网民规模雄居世界首位、互联网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论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网民议程设置正在重构传统意义的大众媒介话语权。当网民议程设置成为一种现象后,媒介话语就变成了权利与义务统一。充分认识网民议程设置对媒介话语权的重构,是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基础,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意见领袖的主体及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旭 《新闻传播》2012,(7):81-82
为适应新媒介环境,意见领袖在网络的外衣下有了新发展,其主体范围也较传统意见领袖进一步扩展,成为传递信息以及引导舆论的一种显性社会力量。基于网络赋予的时代特征,网络意见领袖充分发挥互动性特点与网民、传统媒介以及政府一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宣传中处于龙头和中心地位,不仅有权威性、思想性、群众性的巨大优势,而且具有很强的引导、沟通、协调、鼓动和激励功能,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服务的历史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场"方面有大手笔大作为。  相似文献   

13.
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联系群众的桥梁,对构建和谐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注社会,引导舆论.既是媒体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如何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是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2009年6月。荆门晚报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力,创新推出“交警的哥换位体验”活动.对构建城市和谐交通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宣传中处于龙头和中心地位,不仅有权威性、思想性、群众性的巨大优势,而且具有很强的引导、沟通、协调、鼓动和激励功能,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服务的历史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舆论场"方面有大手笔大作为.  相似文献   

15.
张颖 《信息系统工程》2023,(10):127-129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的生成具有偶发性、扩散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给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具有滞后性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欠佳等困境。因此,高校需加强组织指导,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强化议程设置,建设媒介融合的全媒体联动矩阵以及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大学生意见领袖,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6.
杨晓凌 《新闻界》2006,(1):17-19
一、舆论监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新闻媒体必须积极担当起舆论引导的重任,引导舆论流向有利于执政的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当更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一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在以信息化、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社会,社会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离不开媒介。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与互动性成为媒介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媒介既有自身和谐发展的任务,也有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的使命。同时,还有运用自身功能,发挥自身作用,为媒介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地方党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努力构建舆论引导的立体格局,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及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媒体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任。而媒体和谐与否,又直接影响着使命的完成。湖北日报编辑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高举改革创新大旗,努力践行“三贴近”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同时,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媒体的有效途径,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一、努力唱响主旋律,是构建和谐媒体的首要任务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引导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树  相似文献   

20.
雷森 《青年记者》2020,(8):101-102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如今,如何构建舆论引导尤其是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成为新闻舆论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智媒体初见端倪,其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形态,逐步引发人、物、环境三者关系的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