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是有一定的价值,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民生新闻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生问题,从而来反映民生的精神文化特质,因此有必要加强民生新闻的建设,开拓新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发展之路。电视民生新闻体现了大众的生活情况,详细地反映出大众的生活发展走向。当然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加以改正,制定出一些新的政策,使得民生新闻文化的发展更加顺利、长久。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立足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成了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报道样式,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一、以社会新闻做基石。民生类新闻栏目坚持平民视角,关注民生民情,为社会大众排忧解难,将话语权交给社会大众。报道的重点是社会大众,焦点是关注民生民情,重在讲述社会大众自己的故事,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反映人民生计的新闻。与严肃的时政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涉及市民生活,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存状态,所以在贴近性上具有其他新闻形态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民生新闻所具有的“亲民”品格也让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受到了市民大众的广泛欢迎。民生新闻的兴起在我国,民生新闻概念的最早实践者并不是广播媒体,而是报业。然而,正如1994年《华西都市报》的创办引领了中国“都市报”新浪潮一样,2002年江苏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也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一时间内,民生新闻类节目在各地方台蓬勃…  相似文献   

4.
姚娟 《新闻界》2013,(13):31-34
电视民生新闻由辉煌走入困境,向公共新闻和大民生新闻转型是学界认可的两个发展方向,然而,二者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电视民生新闻应适应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做到关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民生内容转向民本精神、突出社会大众的教化涵养作用、深入开掘民生新闻内涵四点,在文化视域下寻求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于岸青 《青年记者》2010,(10):52-53
当民生新闻成为新闻从业者滔滔之语时,当民生新闻成为一种时兴样式时,当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乃至工作新闻越来越近时,3月26日,大众日报“大众摄影”专栏刊出该报记者孙京涛的摄影报道《俺村修路》。看后,我感觉民生新闻的纯朴样式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生活,民生新闻作为比较贴近民生的一档新闻栏目,因而也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在传统新闻行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民生新闻行业去整改自身的整体运营,以谋求长期的稳定发展,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客观性对民生新闻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民生新闻内涵特征、重要作用,探讨了如何实施民生新闻人性化报道的科学策略。对提升民生新闻舆论影响,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氛围,优化报道水平,符合大众审美需求,打造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牛大为 《新闻窗》2013,(6):59-59
民生新闻的定义在业界和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争议,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民生新闻视为广大普通百姓所需求的新闻,也是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这里的民生新闻实则是大众视角的新闻,另一种是由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中的一些内容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刘华 《新闻世界》2012,(7):84-85
民生新闻在响应大众的同时,渐趋媚俗化,时政新闻则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且墨守成规,无法顺应时代。本文对如何将"时政"与"民生"相结合,更好地发展民生类新闻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民生新闻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而风生水起,饱受大众的喜爱和关注。与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不同,民生新闻的选题视角来源于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家长里短、看病就医等等。这就需要一线记者倾听百姓呼声,利用新闻热线的力量,以此来打造栏目特色,扩大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11.
张秋 《记者摇篮》2010,(4):62-62
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报道内容,关注的应是平民大众的生活状态、生活际遇和生命诉求所构成的方方面面。民生新闻跟其他新闻一样要努力让受众通过新闻语言感知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事实体现情感、明白事理,进而认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使命,也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秋 《记者摇篮》2010,(3):59-60
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报道内容,关注的应是平民大众的生活状态、生活际遇和生命诉求所构成的方方面面。民生新闻跟其他新闻一样要努力让受众通过新闻语言感知新闻事实,通过新闻事实体现情感、明白事理,进而认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使命,也是民生新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安旺 《青年记者》2007,(18):61-62
自《南京零距离》肇始,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纷纷效仿,以各种名目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并且大都取得了成功。民生新闻立足大众,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为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也成为业界学者重点关注的节目形态。尽管民生新闻在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民生新闻存在的不足和危机,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有向公众新闻发展才是民生新闻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弱势的地方电视台兴起了一种新策略——方言民生新闻。目前表现较为突出的方言新闻有杭州西湖明珠频道新闻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栏目开播后,5周之内排上当地收视率排行榜的前10名,两个月内蹿到榜首;宁波的《来发讲啥西》也在短时间内跃居当地收视第一。《阿六头说新闻》《来发讲啥西》是通过富有生活气息和个性的平民形象使得这类新闻栏目更接近于大众的审美习惯。方言民生新闻自推广以来,虽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赢得了受众的喜爱,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方言的应用延缓了推广普通话的进程;2.方言民生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机制逐渐向着更加完善化的方向靠拢.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文化享受.这一背景在为新闻事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于无形中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目前阶段,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虽然较为迅速,但在这一快步前进的过程当中,依然暴露出很多弊端.本文针对民生新闻这一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该选些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素芬 《青年记者》2007,(12):18-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专业化的进步,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它将百姓的生存生活状态置于多重聚焦之下,对它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从分析民生新闻的特征入手来探讨民生新闻新闻选择的背景及特点,并结合实际谈谈民生新闻选择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产物、新现象,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事入手,从大众的角度对百姓的大事小情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解读,民生新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群众的人文关怀本文浅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重要性,探讨了科学的语言表述、有效的理念转变、良好的写作方式等民生化实践策略。对提升电视时政新闻水平,推进其贴近民生,符合大众需求,实现科学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14,(1):17
因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和生计,具有明显的本土化、平民化特点,更为贴近百姓实际,故深受百姓喜爱,而随着民生新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博大众一笑的娱乐元素明显放大,具有政治导向、教育作用的时政新闻却有所弱化,制约着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从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出发,就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纸媒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获得重大提升,与之相对应的如何加强对于民生诉求的关注与反应,为社会大众与党委政府建立有效的沟通已经成为现今的工作重点.为了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大众的民生诉求,纸媒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变革.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纸媒民生新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纸媒民生新闻为了能够有效摆脱这一桎梏,就需要加强改革优化,提升自身的质量水平,才能在融媒体时代下充分发挥纸媒民生新闻的功能.本文将对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纸媒民生新闻品质进行梳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