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结合了戏剧元素的节目样态,其核心在于节目叙事策略中的冲突性。本文以美国知名真人秀节目《全美超模》(《America’s Next Top Model》)为例,从环境设置、人物关系设置和赛程设置三个方面分析"真人秀"节目的冲突元素建构方式。探讨冲突元素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邱金太 《东南传播》2010,(10):141-142
电视新闻节目"兴奋点"设计得当与否,决定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与否。"兴奋点"动情、新鲜,富有感染力,提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计"兴奋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许多互相借鉴之处,如物理学的"场"就被新闻学应用为"信息场",现在物理学中衡量物体冷热的"温度"又被应用到电视节目中。央视名嘴王小丫坚持做有"温度"的财经节目,文化学者钱文忠认为河南台《成语故事》的成功是因为文化节目本身有"温度",一些法治节目的同行也提出要让法治节目拥有"温度"。  相似文献   

4.
雷鸣 《视听纵横》2010,(3):102-103
杭州新闻广播《民情热线》是"热线投诉类"节目。该节目以"领导走进直播间,百姓难事现场办"为节目宗旨,经过五年的创新实践和倾力打造,以"亲民、爱民、为民"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李真 《声屏世界》2014,(9):22-24
电视社教节目是指专门为受众传授知识、疏导理念、引证思想和指导行为的电视节目,在国外,它又称"公共利益服务节目"或者"公共教育节目"。社教类节目是各级电视媒体节目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类电视节目创新策划是提升传统科教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节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马骏 《新闻世界》2010,(5):72-73
近年来,行风热线节目发挥广播"声入人心"的优势,贴近群众,成为表达民意、帮助政府做好各项工作的"桥梁"。本文从如何深化节目内容、完善节目的功能、创新节目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行风热线节目更有影响力,从而激发广播传播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郝香 《新闻世界》2010,(9):102-103
2010年新一轮的电视相亲节目再次走红银屏,从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国内又掀电视相亲节目的收视热潮。婚恋交友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缘何如此火爆,本文以"非诚勿扰"为例,简单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对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走向进行了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中国娱乐电视节目的宏观媒介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娱乐电视节目亟待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节目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应认识到"边际效益递减"与"口红效应"对节目市场的引导作用;要谨防节目在消费社会与商业文化中"娱乐至死";应依靠三网融合推动节目在应变中升级。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灵魂。笔者认为,相对于主持人的"人格"标识化而言,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特征应该是"标识"人格化,这意味着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以人格化的主持面貌出现。本文以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标识人格化为切入点,探讨新闻节目主持人如何在人格化上实现突破,在节目中散发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受众的影响力、广播电视媒介"窄播"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以及国内外著名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经验等方面,论述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具备专业素质的必要性,指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在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水平上不断训练自己、不断学习提高,尽量达到比较高的专业素质;广播电视媒介还应打破常规吸纳专业人士来担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1.
张弘 《新闻窗》2011,(4):123-123
电视谈话类节目,来源于国外的"talk show".按字面意思可译为"谈话节目"或"讨论节目",港台译作"脱口秀"。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观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现在国内仅省、市级台类似的节目就有四五十台之多。  相似文献   

12.
邢雪 《新闻窗》2013,(6):51-52
《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星跳跃》号称浙江卫视"中国三部曲",这三档号称"国字号"的节目却不是自制节目,全部是引进海外节目版权,依照制作宝典的指南,并加以本土化改造制作的节目。在这个创意匮乏的时代,对于媒体来讲,从海外引进一整套节目创意体系,是控制节目设计成本,迅速提升节目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3.
申莲 《新闻世界》2012,(4):64-65
这两年,国内的养生节目先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继而成星火燎原之势,随后变成各家电视电台媒体的主打节目,最后又因节目质量良莠不齐,伪专家,伪理论频出变成了"过街老鼠",一时间有人人喊打之势.本文分析了"伪养生专家"以及"伪养生节目"的特点,让受众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养生节目,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婧  张歌燕 《东南传播》2010,(7):154-156
2009年年末至2010年的现在,电视交友节目在荧屏上火爆一时。本文以2009年收视率排名前五位的省级卫视及首先开播新一轮电视交友节目的山东卫视旗下的各档电视交友节目为样本,通过对此类节目兴起的背景、呈现样态、特征等内容的分析,发现新派电视交友节目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场偏离了"情感"和"交友"主题的电视真人秀。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说的结构,是指谋篇布局,即对新闻节目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安排。如果说主题是节目的"灵魂",素材是节目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节目的"骨骼"。只有找到了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电视新闻节目的素材巧妙地编辑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实践证明,结构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16.
涉农节目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转变农民视角,提高农村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村村通"工程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给涉农节目的发展带来障碍。本文从"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角度对涉农节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嘉 《声屏世界》2011,(9):40-41
"播"与"说"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担负着政策导向、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电视新闻节目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阵地之一。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能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节目的思想内容,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整体宣传效果。"播"新闻严格以稿件内容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蓉  陈刚 《新闻世界》2010,(5):59-59
本文介绍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作用。电视经济节目应该遵循新闻报道规律和节目经营规律,一是经济报道要"快"与"准";二是要辩证看待"危"与"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好声音》作为近年来中国大陆最火爆的真人秀节目之一,以"真声音、真音乐、真故事"为节目宗旨,以"励志""专业"为看点,给了外在条件和出身平凡的普通人展示才华、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一改往常真人秀节目靠"绯闻""毒舌"博眼球的"为秀而选"策略,因此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柏松 《新闻实践》2012,(9):69-70
作为一个崭新的交互式的、由大众主导的"草根"传播方式,微博正成为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补充。电视台大众节目更多的是把微博当做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电子版的新闻热线和短信平台。而我们认为,借助微博的圈子文化弥补证券节目的窄众特征缺陷,把微博"粉丝"群转移到节目中来,变为节目收视群是完全可行的。本文试以北京电视台《天下财经》节目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