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刊中报     
仿佛刹那间,昆明报业狼烟四起,白刃格斗,刀光剑影。这场“春秋争霸”战在该市的几家都市类报纸中激烈进行,难解难分。从读者和市场角度看,此间的都市报纸大抵有四五家:《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生  相似文献   

2.
在刚过去的三年中,中国都市类报纸发展不尽人意,许多媒体广告营业额下降,增长速度放缓,盈利下降,个别报纸甚至入不敷出,长此下去,最终会使这些报纸走向消亡。《申报》是我国历史上一份成功的商业报纸,本文从《申报》的经营业务研究出发,给当前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提出一些历史上成功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大报人在经营上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我国11城市都市类报纸发行量9月起统一核查本刊讯鉴于我国都市类报纸目前普遍存在虚报发行量的情况,为规范报刊发行秩序,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委托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对11个城市出版发行的都市类报纸统一进行发行量认证。这11个城市为北京、石家庄、哈尔滨、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太原、西安、成都、广州。据了解,将有44家都市报从9月份开始接受发行量核查。在读者中颇有影响的《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都市类报纸在经历了蓬勃发展、硝烟弥漫的报业竞争并渐渐归于平静后,随着新媒体异军突起和飞速普及,发展逐渐放缓,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零售逐年下降,报纸征订比例明显增大。报纸零售现状放眼国内外,都市类报纸的零售皆呈现萎缩态势,如美国《纽约时报》零售占总发行量的40%,家庭投递占60%。而在20年前,其零售占90%,家庭投递仅占10%。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本《读卖新闻》,发行量的99%由投递员投送到订户,零售所占甚微。山东省都市类报纸零售近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济南地区《齐鲁晚报》发行为例,零售状况如下。(一)报纸零售结构  相似文献   

5.
《都市消费晨报》虽然是一份都市类报纸,但正式出版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都市类报纸的出版、经营规律和发展道路,一直在追求成为主流媒体的目标。出于这样的发展框架和路线图,都市消费晨报社及其主办单位新疆经济报社,一直要求报社的所有部门、所有工作,都要围绕采编这一主业,做好各自的服务工作,把《都市消费晨报》真正打造成一张体现主流价值、客观、理性、建设性的主流报纸,成为新疆老百姓爱读、想看,且永远关爱生活的一张真正的市民报纸。  相似文献   

6.
柳璐 《新闻窗》2008,(1):54-56
2006年,北京市科协在对北京部分都市类报纸的科学报道状况进行调查后公布了一组数据:《北京晚报》科技新闻所占比例为4.1%;《北京晨报》为3.11%;《北京娱乐信报》为2.92%;《北京青年报》为3.52%;《京华时报》为2.74%;设有每天一块科学报道版面的《竞报》比例稍高,为5.76%;《华夏时报》则为2.81%。综合下来,参加统计的各报平均值维持在3%-4%。这些数据说明,北京地区都市类媒体,其科技新闻比例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令人堪忧的是,不仅仅是北京,全国的都市类报纸都存在压缩科技新闻版面的现象,有些报纸科技新闻版形同虚设,常常被一些貌似科技新闻的卫生、健康等服务类新闻占据;有的报纸设科教新闻版,实则教育新闻唱主角;有的报纸则干脆不设科技新闻版。  相似文献   

7.
『有声报纸』——报纸多媒体化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13日,地处“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合肥晚报》与中科大讯飞公司联手,在全国第一次以“有声报纸”的概念,让读者以语音的形式来接收报纸的新闻。从这一天开始,“有声报纸”客户端被放在合肥报业网(www.hf365.com)首页显著位置。读者只要下载这个客户端,鼠标点中的新闻将会自动通过电脑的麦克风播放。网民还可选择男声、女声和背景音乐。《合肥晚报》“有声报纸”的宣传口号是:“最便捷的听报服务,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最轻松的娱乐方式.最新鲜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8.
记者部落     
作为两家都市类报纸《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的总编辑,在外人看来可谓风光无限,但他却从不这样认为,"恐慌"二字常常挂在他的心头。在"恐慌"中他一路走来,2006年,带领《齐鲁晚报》闯入"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三强,今年,他本人获得韬奋奖。本期"传媒骄子"关注《郝克远:在恐慌中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9.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影响力是衡量媒体品牌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也是媒体生命力强弱的体现。自1994年创刊以来,《湛江晚报》主动掌握都市话语权,提升报纸社会影响力,彰显独特品质魅力。这次荣获“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是对《湛江晚报》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迎来了都市报的时代。都市报的崛起使原本就激烈的报业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在1999年前后,新疆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就出现了《乌鲁木齐晚报》(党报性质的都市类报纸)、《新疆都市报》和《都市消费晨报》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当前,都市类报纸同城竞争十分激烈,“克隆”之风甚浓。办好报纸,必须形成自己的内容品牌优势,进而吸引读者并在竞争中胜出。在内容品牌塑造过程中,都市类报纸要树立受众意识、强化市场营销理念,形成自己的优势,为报纸的整体品牌建设服务,推动整个报业的良性发展。《江南都市报》虽地处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南昌,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进入中国报业前50强,究其原因之一,就是近几年来,该报已形成了自己的内容品牌优势。以《江南都市报》的内容为研究文本,总结其经验,对其它都市类报纸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眼下全国都市类报纸已经是以百计数了。在15年前,《大连晚报》刚刚创刊之初,全国的都市类报纸屈指可数。从当初的几家直至今天发展到极为壮观的都市类报纸的群落,无不把文化和体育报道作为其报纸自身报道内容中的两大支柱。《大连晚报》十五年来一如既往,不改初衷,尤其是近几年来,面对着不同以往和激烈竞争的形势,转变观念,重新洗牌,确定战略重点,研究攻关方案,使一度变得“略输文采”的文体报道,重返制高点,重新担当起了两大支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7天的春节假期,电视、广播、网络,上演了一出让人应接不暇的大戏。预料之中,电视又一次成了演出的主角。广播则利用自己传播方式的优势,牢牢抓住了属于自己的受众群体。不甘寂寞的“第四媒体”——网络出人意料地频频在电视广告中亮相,收获着点击率的大幅上升。报纸,却悄悄地退到了幕后。据邮政部门提供的春节休刊通知和记者了解,春节期间,除《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等寥寥几家都市类报纸仍坚持出报外,绝大多数都市类报纸采取了休刊、部分休刊或减版的策略。都市类报纸,缘何高挂免战牌?自从“长假”政策出台后,业内人士对于如何做好假日文章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讨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5月30日,《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暨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举行。作为非时政类媒体改革试点单位,《辽沈晚报》的整体转制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标志着全国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先行完成了整体转企改制,也标志着辽宁晚报都市类报纸在全国率先迈出了采编、经营整体转企改制方面的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6.
《时代商报》的《天下商人》是辽宁新闻奖名牌栏目,筹办这个版面的初衷是为了突出《时代商报》的商经特色。3年前,《时代商报》还是以社会新闻为主导的都市类报纸,《天下商人》在整张报纸中并不突出。随着  相似文献   

17.
徐虹 《传媒》2003,(1):34-35
在报纸市场化进程中,文化类新闻越来越成为报纸竞争的一个相当关键的部分。随着报纸的普遍的扩版,有关文化和时尚的版面获得了大规模的扩充。一些报纸以都市时尚或文化新闻作为报纸的重要特色。如《北京娱乐信报》是一张都市类的日报,但其标榜娱乐新闻特色的企图,无疑是它的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8.
赵维康 《东南传播》2013,(12):63-65
在都市类报纸繁荣发展之时,同质化现象却越来越严重,怎样能在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报纸的独特个性的版面设计就成为了竞争的重点和核心.都市类报纸运用灵活的版面设计,独具特色的版面风格,牢牢地锁住了读者的眼球.本文通过对报纸版面风格的演变、版面设计对视觉传播效果的作用以及都市类报纸版面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来说明版面风格特色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和所起的作用,并了解当代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日后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晓华 《新闻界》2004,(6):28-29
在近年来经济进步的同时,云南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有一家报业集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以及几家影响较大的都市类报纸《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新闻评论发展强劲的一年。全国不少晚报、都市类报纸,相继增设了评论版。在重庆,有影响力的报纸也都开设了评论版。《重庆时报》一创刊,便设了评论版,在此前后,《重庆晨报》有《每日时评》,《重庆商报》辟了《评论》,《重庆晚报》开设《新闻评说》(后改为《都市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