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原作者约翰·立托为美国“振藩截拳道核心”成员之一,会刊《李小龙》杂志主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由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授权全权整理、出版李小龙笔记手稿、训练日记、书信录音、录像、纪录影片的专栏作家,已整理出版有“李小龙图书馆”丛书第1-6卷,受到世界各国截拳道理论研究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2.
李小龙夫人琳达·李·卡德威尔女士为中国资深振藩截拳道专家、李小龙门下振藩截拳道首位中国传人、本刊“李小龙网站”栏目主持陈琦平先生题辞,以表彰和鼓励他多年来在研究、传播与弘扬振藩截拳道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陈琦平成为我国获此殊荣 的第一人。题辞: 琦平惠存: 最美好的祝愿! 琳达·李·卡德威尔 (签名) 图照: 1964年琳达(右一)与丈夫李小龙(中)、李小龙助教大弟子木村武之(左一)在西雅图练习三节棍进枪。李小龙夫人琳达为中国振藩截拳道专家题辞  相似文献   

3.
鲁云 《中华武术》2002,(12):34-35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曾经在好莱坞影视圈拼搏,凭一双铁拳为自己和中国功夫打出一块天空。当时众多的好莱坞名人,如动作片巨星史蒂夫·麦昆、詹姆斯·科本、李·马文、著名导演与制片人罗曼·波兰斯基、著名编剧斯特林·西利芬特乃至发型师杰伊·西布林等,纷纷拜入李小龙门下,学习振藩拳法与截拳道等中国武功。 本文节译自李小龙的夫人琳达·李的著作——《李小龙的故事》(THE BRUCE LEE STORY)。追忆了李小龙在好莱坞的私人教练生涯。——译者  相似文献   

4.
按:美国“振藩截拳道会”成立于1996年1月,它由李小龙遗孀琳达女士,女儿李香凝以及木村武之、黄锦铭、李恺、理查德·巴斯蒂罗等十三位李小龙门下的顶峰门徒共同发起,是一个旨在传播、发展与宏扬李小龙所创立的振藩截拳道的、非赢利性的世界性武术组织。该组织成立近四年来,整理出版李小龙笔记  相似文献   

5.
本文撷敢的五组一招制敌的技击方法.都是振藩截拳道的自卫术精华。全部由李小龙本人与他最杰出的门徒共同示范。其中,“振藩拳法”一组动作技术照摄于1963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振藩拳法大弟子木村武之;“截拳道”部分的四组动作照摄于1967年和1968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截拳道两大顶峰门徒伊鲁山度、黄锦铭。  相似文献   

6.
1959年8月,由香港来美国不久的李小龙,经三藩市来到西雅图。此后的五年多时间,基本上一直定居在西雅图。读书、习武、教拳。这一历史时期,被后来的研究家们称为“西雅图岁月”。在这一时期,截拳道还远未创立,刚刚步入美国社会的李小龙,仍然以练习和教授在香港所学的咏春拳功夫为主。 来到西雅图后不久,李小龙就开始了生平首次正式私人教学。后来在西雅图创办了一所武馆,命名为“振藩国术馆”。黑人杰西·格洛弗.是大家公认的李小龙在美的首位学生。作为李小龙的朋友和学生,格洛弗受益于李小龙的教导良多;与格洛弗一样,当年一位叫作詹姆斯·迪麦尔的街头格斗能手也是李小龙最早的学生之一。在本文中,已值花甲之年的杰西· 格洛弗与詹姆斯·迪麦尔,将追忆他们随李小龙学习功夫的峥嵘岁月,忆述李小龙对弟子们的培养、同李小龙一起度过的那些最难忘的时刻,包括李小龙与空手道武师惊心动魄的比武。  相似文献   

7.
“李小龙网站”专栏目1998年初开办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多承广大读者厚爱与海内外同好的热情支持,栏目伴随着《中华武术》前进的脚步而茁壮成长。 2000千禧年恰逢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龙年”,11月27日是振藩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宗师60华诞纪念日。李小龙宗师出生于“龙年”(1940年11月27日)“龙时”(早晨7点),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本名李振藩,艺名“李小龙”,主演了《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龙”的影片,一生都与“龙”有着不解之缘。如果他依然健在,该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了。为了隆重纪念…  相似文献   

8.
很少有人了解李俊九与李小龙的深厚友谊。李俊九,生于1932年(英文名JhoonRhee),著名韩裔美国武术家、跆拳道大师,被称作“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是李小龙生平与之有过密切交往的美国武坛名宿之一。今天,公众已经知道,李小龙生平曾与多位美国武坛名人有过长期交往与广泛交流。他们中,有“美国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美国柔道之父”吉恩·勒贝尔,柔术大师威利·杰伊,“空手道擂台悍将”罗礼士、乔·刘易斯、迈克尔·斯通,“菲律宾棍上”伊鲁山度,空手道名家拉尔夫·卡斯特罗……然…  相似文献   

9.
在西雅图李小龙墓前,有一本精美的石雕书,在翻开的书页上,左边用中文镌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名言和振藩截拳道标志——太极图,高度概括了李小龙一生的学术成就;右边,则用英文镌刻着李夫人琳达女士和振藩截拳道门下众弟子对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献词:“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唐龙 《中华武术》2000,(5):56-57
1.1963年 3月 26日李小龙与自己的洋弟子道格·帕尔默一同回香港省亲。这是小龙在阔别香港4年之后首次回港探望父母亲与家人。图为李小龙与道格回港前在西雅图合影。2.这次回港省亲,李小龙共逗留了4个多月时间。他一边侍奉父母,以享天伦之乐,一边坚持练习各门派武术,功夫日益精进。这是小龙在九龙城早起练功。 3.返回美国后,李小龙于1964年8月2日出席了在加州长堤举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他炉火纯青的武功技惊四座,一举轰动全美武术界。图为李小龙与日裔助教木村武之(右)在长堤大赛上表演振藩拳法 4.…  相似文献   

11.
在西雅图李小龙墓前,有一本精美的石雕书,在翻开的书页上,左边用中文镌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名言和振藩截拳道标志——太极图,高度概括了李小龙一生的学术成就;右边,则用英文镌刻着李夫人琳达女士和振藩截拳道门下众弟子对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献词:“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是的。正如李小龙曾说过的那样:“像其他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武术是一种理智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不仅打倒的是面前的对手,同时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所有的一切心理障碍。因为你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愿读者在习练振藩截拳道的同时,获得身心解放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重华 《中华武术》2000,(11):47-47
为纪念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诞辰60周年,由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与“振藩截拳道核心”联合主办的“千年龙聚会”于2000年4月27~30日在拉斯维加斯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唐龙 《中华武术》2000,(11):44-45
纪念小龙六十华诞·“收藏王”联手办大展 为隆重纪念李小龙诞辰六十周年,由李小龙夫人琳达女士牵头,全美最大的两位“李小龙收藏王”——美籍华人陈勤伟、派瑞·李及截拳道日本首席传人、李小龙收藏家中村赖永联合主办的大型“李小龙回顾展”于2000年10月对日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拉开帷幕。 本届大型“李小龙回顾展”会址位于三藩市中国城“假日酒店”三楼,从这里可以俯瞰不远处的李小龙出生地——东华医院。 在大会举办的前一天晚间举行了“李小龙六十华诞纪念会”,会上还举行了两部影片的首映典礼:一部是由美、日两国根据…  相似文献   

14.
振藩截拳道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由李小龙把中西方哲学文化应用于武术的智慧结晶,文章从中西结合的文化环境、中西方哲学思想影响、社会背景、李小龙自身学识四方面论述了振藩截拳道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本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于龙年龙时(辰时)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东华医院。  1941年2月3个月的李小龙首登银幕,被父亲李海泉抱着在着粤剧影片《金门女》中扮演一名叫“伯父”的婴儿。  1946年在香港主演了首部影片《细路祥》,得艺名李小龙。  1952年进入香港喇沙书院读书,这是一家普通的男子中学。  1953年拜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为师,正式学习功夫。  1958年赢得香港英殖民地杯恰恰舞冠军。  1958年3月29日进入香港圣·方济书院高中读书。  195…  相似文献   

16.
李小龙英年早逝,截拳道在他死之前的后期发展也最不为人们所理解。大多数人根据李小龙的居住地来划分他的发展阶段,他们认为李小龙最初练的是咏春拳,然后在西雅图将其改进为振藩功夫,并在奥克兰进一步发展成为振藩拳道,直到后来在洛杉矶创立截拳道。其他人通过一些武术派别对他的影响来注意其发展变化,这些武术种类有咏春拳、西洋拳击、西洋剑术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些发展阶段并非能够被清楚地划分。因为振藩截拳道中的特定发展是逐渐发生的,而且不同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相互重叠的。  相似文献   

17.
陈老师信箱     
《中华武术》2002,(1):54-56
一、安徽肥东县青春路10号王双才:我非常崇拜李小龙宗师,近年收集了不少有关宗师的著作,其中也有您推介的《李小龙技击法》,但总也不全,还想收藏一些关于宗师的资料,所以想请问您“湖南李小龙截拳道总会”和“振藩截拳道香港分会”的准确地址、邮编及联系人。  相似文献   

18.
安定 《中华武术》2007,(3):9-11
何谓振藩功夫(Jun Fan Gung-Fu,简称Jun Fan)可以从两个方面概述如下。一、振藩功夫是在"振藩国术馆"中传授的道馆式李小龙武技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恺师傅,出生于中国上海,李小龙亲传弟子,实战派武术家。10岁时开始练习少林功夫和气功。13岁开始进行西洋拳击的学习,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于1948年参加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取得轻中量级拳击冠军。1952年留学美国,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后又于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6年,跟随杨式太板拳传人董虎岭(董英杰之子)学习太板拳。1967年,正式拜师李小龙,学习截拳道。并成为李小龙在洛杉矾开设的“振藩国术馆”的首位注册学生。之前,李凯师傅曾达到柔道棕带、肯波空手道黑带级别。正是由于李凯师傅深厚的武术知识以及丰富的搏击经验,而被李小龙挑选为“后院训练对手”之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系统地接受了李小龙的训练。 1988年,李凯师傅被美国《黑带》杂志选为“黑带群英殿”年度名人,曾任“振藩截拳道核心”总会创会核心成员之一。为了弘扬截拳道,李凯师傅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研究与教授工作,同时继续致力于中国武术(杨式太板拳)在美国的推广。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他的网站,我们把他翻译过来,希望能够对一些传统武术家有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赫伯·杰克森 赫伯·杰克森也是李小龙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同时,像乔治·李一样,他也是李小龙的训练器械制造师。当年,赫伯从一位同事那里听说了李小龙和他的振藩截拳道,便兴冲冲来到洛杉矶唐人街小龙的“振藩国术馆”报了名,当小龙听说赫伯是一名能工巧匠,便邀请赫伯来到自己家中,协助制做训练器械。赫伯还记得有一次自己手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