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斌 《体育教学》2000,(4):24-25
一、体育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要素体育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领导或辅导能力)、个性以及认知倾向、思维方式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师有计划地指导、调控,小组成员间展开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合作性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的结构模式见下图:  相似文献   

2.
逆向教学设计体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发展"的课程理念,符合我国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学的应然诉求。逆向教学设计按照"逻辑逆向"设计路向,注重学生对学科持久性价值观念的理解,以评价先行自然地嵌入,促进目标、评价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在进行逆向体育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预设基点,学习目标以学生理解的方式为陈述标准;学习评价设计建立在明晰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关系基础上,选择并应用与学习目标达成高度匹配的评价指标和方式;学习内容选择以"四维一体"准则,进而选择灵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与方法,力求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多年体育教学过程中,实行了按兴趣选项分组教学。为了便于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每人每节课或者每几节课要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为了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达到的学习效果,要优越于我们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其中他们自己构建的学习目标所起的作用已充分凸现出来。一、构建学习目标的意义1.有利于学生饶有兴趣地“学”学习目标本身就有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的功能。而这种学习目标又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所以,更加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动机。目标是一种诱因。对于学习者来说,作为刺激变量的学习目标(诱因),会引起主体内驱力产生激活…  相似文献   

4.
刘苗 《体育教学》2007,(2):23-23
一、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拖沓冗长新课程下设定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于是就有了教师在每次的备课的教学目标中都要生搬硬套的写上这五种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对"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内容的目标进行了凝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内容的目标下提出了"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四个方面的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目标的新要求、含义与内容、教学方略、教学案例等视角展开研讨。一、新课标对"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目标提出的层次性要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方面下的第一个下位目标。在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倡导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可是让学生真的动起来后,却出现这样的情形——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但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动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也把"参与合作"作为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各类公开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合作练习就容易被扣上观念落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一、"精品学案"研究的背景与目的2010年,笔者学校开始从"学案优化"进入"精品学案"阶段,深入研究"如何从学生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如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实践中,学会自我锻炼、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如何让体育教学设计得更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获取知识技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时候,多数教师容易将体育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形成"技巧"、"技能"和"体能"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直很重视"反复的练习"。这—点从技能掌握的过程来看的确是必需的,但是我们要警觉的是"闷头练的运动学习"会使学生失去动脑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学习目标"细化"的特征学习目标"细化"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具体性,应该有由体动词和数次来表述。二是可行性,是指符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得以实现。三是层次性,是指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需要的学习目标。四是可操作性,应该是便于检查、可评估的,可以反思预设目标和达成目标之间的差距,看到学习之后的变化。五是递进性,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编排的循序渐进、"目标引领内容"理念,做到"逐步解决、层次递进、步步深入",以求一级一级的累积,最终达到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课标的“体验性目标”表述策略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十一期中,刊发了"行为目标在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运用"一文,文章以行为目标理论为突破口,通过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四要素的准确表述,对行为目标即结果性目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产生了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但仅仅从结果性目标来谈教学目标,是不完整的,体育教学目标除了结果性目标外,还有对应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体验性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出来的,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那么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从庞杂的体育教学素材中选出那些符合体育教学目标、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学校基本条件的内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结合宋秋前教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笔者尝试构筑"有效体育教学"的内涵,即:师生遵守体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佳效率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学习分类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罗伯特·加涅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被誉为学习分类理论的权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找出了现行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学习层次理论,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并指出学习和借鉴加涅学习分类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今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尽快寻找出实施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运用目标整合与单元构建思想,认真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才能实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地"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109项具体目标"。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路径,克服体育教学的"虚"实施体育教学的"实"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标教学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主要是指体育教师按某一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对每课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的目标,并根据学校的条件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供相关的学习内容、场地、器材及有关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及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标准确实给体育课堂来了积极的变化,如体育课程理念、目标更新了,学习内容丰富了,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主体化"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如: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体育教学大纲"时期相比较并未见提高,部分课程的有效教学有明显减弱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时,出现了诸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程标准》")关于学习目标方面明确提出了"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笔者愿意就个人的理解针对课时"学习目标"的制订做以下分析。一、学习目标的"可评价原则"特征1.学习目标要有具体的评价要点或内容,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或体现的行为。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山羊分腿腾越的单起双落与双脚起跳动作",评价的内容是"单起双落与双脚起跳"动作,指向明确,要点突出。2.学习目标要设有一定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地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综合性优秀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必须秉承理念,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现代青少年身体素质,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高职体育能力。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则可以学习"行动导向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和优化学习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首先为了满足高三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利用班级优势,开展班内"1+1"选项教学,旨在逐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内"1+1"选项教学是以行政班现有的男、女生为单位,单个教师或多个教师授课。每周两节体育课一节为必修课,学生按身高或能力分成若干个组,以田径、体操等为内容,以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目标;另一节为选项课,学生按兴趣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