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于泽 《青年记者》2009,(17):57-58
一 “精英博客”和“话语霸权”是两个很“潮”的概念,时下社会热议,学界也在探讨。《中国新闻出版报》6月份就发表过述评,认为“名人博客”存在传播特权和话语霸权,必须进行法律规范,加强自律。所谓传播特权,表现在门户网站以超链接方式向受众推荐;所谓话语霸权,是指博客的所谓“民风效应”,即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博客不仅作为技术、作为个人网络日志存在,更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这种话语类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等特点。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LEDE"博客中有关"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分析发现:博客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新闻话语的特点,网民的参与不仅分散了传者设定的话题而且重构了传者所要传达的语义,从而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者话语霸权的地位,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倾向,由此可以窥见西方新闻博客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呈现。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权力扩张、全球传播格局失衡和主流媒体话语偏向让"媒介霸权"成为当下热门批判话语.本文拟从媒介立场展开理论溯源,揭示媒介霸权的理论开拓者、建桥者和领跑者;从媒介角度分析其权力构成,发现依附性权力、生产性权力和资源性权力在媒介霸权中的运行;以媒介为起点考察其现实向度,呈现学界对媒介作为帝国霸权、话语霸权和技术霸权的研究取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媒介霸权"诸权依附、合谋、扩散、自然化的特征,并主张针对上述特征理性而系统地展开媒介霸权理论研究,同时为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跨国际、跨媒介、跨阶层的媒介霸权批判和回应能力提供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赵绮娣 《新闻界》2009,(1):69-70,147
本文在考察博客网女性博客样本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博客的传播特性,以多维视野分析了博客如何使女性话语空间得到拓展;同时从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技术、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了限制女性博客话语表达的不利因素,为女性话语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5.
顾孟青 《今传媒》2007,(6):61-62
博客的出现使得来自个人的声音也有了一个广泛传播的渠道.在技术上,个人媒体享有能够和传统媒体同样的潜在受众群,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其他应用方式共同构建社会的话语方式.一些研究者认为博客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模式,把关人理论以及议程设置理论在博客的传播环境里被消解,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在博客环境里形成.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网理论的博客影响力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社会网分析法,揭示了博客传播的一些内在规律:博客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关系传播;博客影响力与其在关系网络中的位置有关,在同一个博客群体内,"洞博客"和"桥博客"扮演着意见领袖、把关人的角色,而"长尾博客"则扮演追随者的角色.同时,本文为博客影响力提供了"关系密度"、"关系中心性"、"小团体"等测评指标.  相似文献   

7.
1975年,詹姆斯·凯瑞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与"传播的传递观"互为增补.但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后者渐居上风.以功能主义为出发点的传递观侧重于权力和控制,容易形成单向性的话语霸权.传播仪式观对传递观的学术霸权提出挑战,将传播行为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探讨.因此,重大事件的网络专题如何承担仪式化传播的重要任务、完成社会构建的问题亟需探讨.网络专题报道《中国一点也不能少》以多种媒体融合的报道样式和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一等奖,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促成了现象级网络话题,引领网民共同完成社会文化的建构.其在重大网络专题报道样式上做出的有益创新,极具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所谓博客公关,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网络日志进行传播沟通,塑造组织形象,协调利益,优化生存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社会实践.换言之,就是利用博客的传播功能,将公关消息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并利用博客拓展传播主体的意图,降低公关成本,提高信息传递效果,从而达到公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全球五大洲进行,国际社会作出了种种反应,中西方的传媒大战在国际舞台上短兵相接.在这一全球瞩目的媒介事件报道中,准确地向社会通报奥运圣火这一涉及公众情感和国家利益的重大事件,及时传达北京奥运会的声音,是中国传媒的首要职能,也是中国传媒破解西方传媒单极化话语霸权垄断,有效实施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博客的广泛使用与传播,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活跃于博客领域,通过博客这个信息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改变了女性在传媒中的话语缺席状态,使得博客成为女性话语传播的新基地。  相似文献   

11.
"话语"是当代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权更成为当下新闻传播,尤其是国际传播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 简单地说,话语权就是发言权与评判权;国际话语权就是国家对外(或在国际社会中)的发言权与评判权.长期以来,这种权力一直为西方新闻大国所独有,形成福柯所说的"话语霸权".而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中,半岛电视台获得在塔利班控制区域独家采访的权利,这使它在国际新闻领域异军突起,成为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视媒体(被称为"海湾的CNN"),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西方国家有关中东问题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称山西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致死或致残,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形成的公众舆论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者王克勤在博客中的报道.他的博客对于该事件来说,是一个导火索、一面透视镜,在其曝光,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视的传播作用.同时,记者博客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场域,无形中推动了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两会"中,由于对博客这种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与报道,形成了独特的"博客现象".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但成为"两会"的新闻点,也改变了已有的传播形态.本文试图从"两会"的"博客现象"切入,分析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渠道所具有的特质,及其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承继与开拓,从而发现其社会传播价值,以期引起实务界的重视,以更好地利用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博客中自由与控制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作为Web2.0时代的重要标志,以其个人化、交互性、链接性、开放性和及时性的传播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独特平台和权利,营造了全民参与的空间,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但话语权的下放并不意味着网络交流的和谐,在个人空间与公共领域的冲突下博客成了网络版的"超级女声"——"想写就写"、"想骂就骂",博民这种对博客认知的模糊性以及自律意识的淡薄,使博客这朵自由之花结出了苦涩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 ,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成因 ,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传播领域中霸权和反霸权相互斗争的产物 ,恐怖主义是冲破传播霸权、谋求话语权力的一种畸形手段。而在国际传播领域内 ,又以霸权对于反抗力量的主动配合为“施霸———反霸”模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6.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有三个层面,即统治权与领导权、市民社会和知识分子。大众传媒隶属于文化霸权理论中的市民社会,其在文化霸权实践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统治权与领导权及知识分子则是大众媒介对弱势群体行使话语霸权所采取的实践主体。其实践方式则是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妖魔化,而这种话语霸权的产生则是由是由统治阶级的社会统治需要、现代...  相似文献   

17.
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大众传播为核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共同构成了社会传播结构的不同层次.从其本质看,传播结构是以社会意义构建为核心的话语生产系统.传播结构对社会整合、社会价值的重构,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传播结构的基本内涵,从传播结构的社会话语生产特征出发,围绕媒介框架、结构二重性及新闻场域等理论,探讨了传播结构的意义生产模式,分析了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艳 《出版科学》2010,18(6):28-30
社会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意义场城",充满种种话语.编辑团体同样以"话语"方式表达自身的思想意志、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等.编辑话语是编辑行为与编辑文本的总和,体现在出版物话语之中,通过出版物话语与其他话语的交流对话,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邹芙蓉 《今传媒》2007,(9):57-59
被称为"个人媒体时代先锋"的博客,凭借着"零体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①"的技术优势,以及自由、自主、自我的制作理念,迅速成为了网络媒体的新宠.但是这一"低门槛、高互动"的传播平台在传播信息、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始终伴随着各种纠纷与冲突,暴露出博客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许多盲点与难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困扰和不良影响.于是,探求博客管理的佳策良方就成为有关部门和博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曾莹 《东南传播》2010,(12):70-72
新媒体视域下人们社会角色的变化起因于传播模式的转换,新媒体双向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传播模式的话语霸权垄断,为个体信息解放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思想自由提供了新空间,因此影响文化形态的变化,从而促使在此文化形态下的人们社会角色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