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作文材料:中秋节放假前,宿舍里几个同学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过节。小张说:"什么过头,就是吃那腻得不行的月饼,烦死了。""团圆节嘛,不吃月饼哪行?倒是我妈妈每年非要回农村的老家,条件那么差,愁人。"小李慢声慢语地说。"大吃大喝加上到公园扭捏作态的照相就等于所有节日。"小王边说边笑。"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要过节?"小赵若有所思的话让  相似文献   

2.
审音 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起宴饮,文侯说:“钟声怎么不协调呢?左边高了。”田子方笑了起来。文侯说:“你为什么发笑呀?”田子方说:“我听说,国君应当清楚乐官的才与不才,不必了解乐音是否谐和;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进述下列故事导入新课。中秋节,小华的爸爸拿出一盒月饼,小华看见香喷喷的月饼直流口水,急着要拿月饼吃。爸爸说:“慢,先回答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再吃。”“好,您出题吧。”爸爸拿出 4个月饼,说:“平均分给你和妈妈,每人得几个 ?请写出这个数字。”小华边说边写下了“ 2”。爸爸接着拿出 2个月饼,说:“要是把这 2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二人,每人几个 …  相似文献   

4.
中秋分月饼     
中秋佳节,小秋的爷爷给他出了一道分月饼的数学题。 爷爷说:“我这儿有7块月饼,你把它平均分给这里的8个人。” 小秋听了扑哧一笑:“这是平均数问题,太容易了,把每块月饼平分成8份。爷爷您竟出这么简单的问题。” 小秋说着拿起刀正欲切,爷爷拉住说:“你这方法不好,我要求用更好的方法。” 这一问,还真一下难住了小秋。 过了一会儿,小秋又拿起刀准备切,爷爷问:“小秋,想好了?” “想——好——了!”小秋一字一顿地回答。 小秋分月饼的方法妙极了。 小朋友,你知道小秋是如何分月饼的吗? 《中秋分…  相似文献   

5.
这节课的内容是《中秋月圆诉亲情》,当我在课上出示中秋节常吃的月饼实物时,学生们都兴奋了,我顺势发问:“你喜欢吃月饼吗?”话音刚落,大家就纷纷举手发表自己对月饼的喜爱之情。就在这时,一向很有想法的小z也举起了手,他说:“月饼有什么好吃的,我一点都不喜欢月饼。我倒是对月饼的包装盒比较感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开始窃窃私语,有个别学生也附和起来。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眼泪     
话说嫦娥一人在月球上,除了在养玉兔场养养玉兔,在月饼厂“自产自销”月饼外,还在空闲时间用一台奔三电脑上地球网站,使用“远方的陌生人”的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8.
心愿 某一监狱的牢房中关了数名重刑犯。有一天夜晚,大伙在一块聊天,互相说着自己最想送给母亲的礼物是什么。其中一名犯人看着满天的繁星感叹地说:“我母亲如果有像星星这般亮丽的首饰一定会很高兴。”有一个犯人不屑地说道:“我的母亲如果有一间宽敞明亮的房子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9.
“材料”一词的本义泛指物质生产中的原料。写作是精神劳动。有着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精神生产,还是物质生产都要先有原料才能制造出成品来。动笔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动笔之后,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材料的获得需要平时积累。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涌丰盈,  相似文献   

10.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分外明媚,猩猩大哥召集了兔子小姐、山羊太太、熊猫妹妹、猴子弟弟来赏月,大家坐在平地上一边赏月,一进嘴里不停地嚼着甘蔗、月饼.猩猩大哥为了考查猴老弟的眼力,让猴老弟背过身去.猩猩大哥取出两个月饼摆在地上,再在两个月饼的四周放上一些圆形石块,如甲、乙图,然后让猴子老弟转过身来选月饼.猴老弟一眼就看中了图甲的月饼,认定图甲中的月饼比图乙的要大些.他真聪明,还要看看两个月饼的厚薄.他认定两个一样厚时就说:“报告猩猩大哥,我选图甲中的月饼.”说着取出月饼就要啃.猩猩大哥说:“不忙吃,你把…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题好乃文章的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见,标题与文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不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求考生“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12.
当时明月在     
离中秋还有几天,桌上已压着好几张月饼礼券。月饼品牌繁多,克莉丝汀、可颂坊、马可波罗……礼券一份比一份精致,有双色套印,有凹凸彩印,有光鲜亮丽的铜版纸…… “今年的月饼好像蛮不错。”妈妈的声音有些疑虑.“可太多了,吃不完啊。”“那就送人,”爸爸的语气有些冷漠,“反正局里的领导还没送,改天我送过去。”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星期天,为了让我有材料写作,也为了锻炼我独立办事的能力,妈妈对我说:“今天让你体验一下当家买菜的滋味,好吗?”我以为妈妈是说着玩的,便随口答道:“好啊!”  相似文献   

14.
谈到学生作文的“最佳境界” ,教师们常常说必要追求“四新”———标题新、材料新、立意新、语言新 ,并且这四个方面是平等的 ,无主次、从属之分。粗略地这样说也是可以的 ,但是作为学理的探讨就显得的不够严密。我们首先从“材料新”说起。从记叙文的角度看 ,要写一个人 ,根据“材料新”这样的原则 ,学生就会去挖空心思地寻找自己所要写的人物的不寻常的事迹 ,这往往很困难。从根本上说 ,人们面对着相似的生存条件 ,也面对着相似的所要解决的生存问题 ,因此也都做着大致相同的事情。人之间的差别也往往是性格上的差别。人们说性格使人与人…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10,(1):62-62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城关镇菜园村张鹏来信说:“保姆狗竟然带了一块月饼来.它认为手表的一周像月饼边上的齿轮一样,而且这‘指南针’很香.想必主人一定会喜欢。嘻嘻,还是我比较聪明啊!”  相似文献   

16.
做月饼     
杨子涵 《小火炬》2021,(10):39-39
周日下午,我写完作业,妈妈兴高采烈地朝我走来,对我说:“子涵,我们下午有事干了——我们要自己动手做月饼!”“可是我们没有材料啊!”叮咚,叮咚。我话音刚落,门铃就响起来了。打开门,妈妈从快递员手里接过一个纸箱,“材料这不就来了吗?”  相似文献   

17.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金对全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全回答:“去掉自己的一点一撇,不炫耀自己是金子。”凸对凹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凹回答:“让突出的部分低下去。”夸对亏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亏回答:“丢掉自己的大,宁愿自亏。”这些“低调的高境界”的境界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感慨?得到怎样的启示?你还知道哪些“低调的高境界”呢?请你以此材料的内涵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小鸡和小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鸭邀请小鸡去小河边玩.玩着玩着小鸭忽然看见河对岸有一座山,小鸭说:“小鸡快看!快看!河的对岸有一座山,我们去山上玩一玩。”小鸡说:“好啊!可是我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小鸭说:“那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小鸡说:“好啊!”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馅子和孩子     
有一回,爸爸带着我去买月饼。我们来到了一家外地人开的月饼店,我爸爸说:“给我看看这月饼里面的馅子。”可那个外地人却听成了我爸爸要看她的孩子,于是问道:“你要孩子做什么?”爸爸惊讶地说:“我要看看这月饼里面的馅子,不是孩子。”可那个女的满脸疑惑,还是不懂,于是叫来了她的丈夫。一个彪形大汉,声音洪亮,开始一个词语倒是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说的,说着说着又说到方言上去了:“先生,请问你要买什么呀?”“哎,说了好多遍了,我就是想先看看这月饼里面是什么馅子……”这下可好,爸爸话还没说完,那大汉就高声急呼起来:“这里有个拐卖儿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