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是教师完整人格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制约着教师教学创新与新课程实施,其结果必然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包括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信念、创新性格特征等方面。在教育实践中重视教师创新人格因素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在教师教育中重视师范生创新人格因素的培养,这对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创新与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是教师完整人格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制约着教师教学创新与新课程实施,其结果必然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包括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信念、创新性格特征等方面.在教育实践中重视教师创新人格因素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在教师教育中重视师范生创新人格因素的培养,这对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创新与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充分认识人格与创新人格的内涵,以及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人格特质,研究目前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因素,探索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途径,对大学生人格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新人格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创新人格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两课教学的必然要求。两课教学要担负起创新人格培养的重任,必须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构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格强调自信、问责、敬业、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塑造学生创新人格,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保证和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创新意识主要包含创新兴趣和创新动机两个因素;创新能力主要包含想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等13个因素;创新人格主要包含好奇心、挑战性、求知欲等26个因素。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系统,创新能力是创新的保障系统,创新人格是创新的支撑系统,三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激发和诱导或相互制约、牵制。  相似文献   

7.
严永红 《教书育人》2012,(28):67-68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塑造创新人格的关键。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小环境,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归属地,营造提倡创新、乐于创新的班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激发创造潜能。因此,班级管理要创新,班主任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优秀创新型人才,这是学校教育奋斗的目标,也是班主任的奋斗目标,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什么是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指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创新意识开发、创新精神彰显、创新能力强化的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创新(一)教师观念创新。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性人格。人格是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其中,创造性人格在教师人格中最具积极意义,它是培养创新教师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思维习惯的束缚,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改变思维方式,注重求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源和方向性保证,应试教育的长期不良影响、大学内外一些约束创新精神的不利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人格的的形成。高校必须在办学理念、校园氛围、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革新,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10.
论创新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骅 《教育探索》2002,(5):10-12
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创新激情、坚定的信念、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一丝不苟。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对创新的影响表现在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行为的影响等方面。教育工作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如引发好奇心、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等等。  相似文献   

11.
论青年创新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与人格密切相关的,培养创新人格是造就创新人才的核心内容,不同的人格因素,对于青年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塑造青年创新人格,最积极有效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文章阐释了人格和创新人格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因素及成因,并提出了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途径,以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素质是系统性、综合性素质。在创新素质的建构中 ,比较引人注目的因素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很容易忽视的是创新人格。事实上 ,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因此 ,落实创新教育 ,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一、原因探析思想政治课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从根本上讲 ,是由其在创新中的作用决定的。美国学者哈里特·朱克曼在其《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 ,对 10 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深入的分析 ,结论是 :完善的智力和人格结构是这些人共有的心理特征。创新人格在创新中的作用 ,突出地表现在 :…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途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形成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格概念的梳理,概括了当前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存在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的问题,外部缺乏有效培育的环境氛围,内部缺乏有效内化的心理动机。从而提出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路径:营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环境氛围;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实践活动;进行增强创造力的各种训练;强化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要靠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来完成。师范生要担负起未来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加强“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是整体人格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整体人格在创新活动中的表现。师范生的“创新人格”主要有:崇高的理想、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强烈的进取精神、浓厚的认知兴趣、坚强的意志、正确的自我意识、科学的创新精神等特征。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创新人格”,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设活动课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确立塑造“创新人格”的目标、计划,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煅炼。  相似文献   

16.
王坤 《中小学校长》2011,(10):60-61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和师生互动紧密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创新意识、思维,人格的形成。创新教育是学生智慧品质、个性品质和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创新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全过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其中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内核,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德育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也是 2 1世纪中国高校改革面临的严肃课题。青年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是一项需要全方位整合的系统工程 ,本文从创新人格的内涵、特质的分析入手 ,探求了高校德育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浅谈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充分的重视。本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旨在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浅议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育创新的意义 1.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人格的教育和培养 创新教育就是以知识创新和技能创新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就学校而言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笔者认为,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搞好创新素质教育,即对学生进行创新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格主要包括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三个方面。有了良好的创新素质,有了崇高的创新人格,才会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从而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