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之所以叫语文,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完整理性地表达文化,而且是弘扬个性、匡正人本的工具;而人文说通俗点就是让文化具有人的气息,或是人要有文化的底蕴。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能在经典文学中体会人的情感美、理性美的一个媒介。  相似文献   

2.
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个性才有创造,有个性才有创新,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是很难在其一生中做出较大成就的.崇尚个性,注重创造正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展现自我、塑造个性的过程,个性化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成为广大语文教育者日益关注的话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探索,让语文教育真正实现理想的个性化教学,让个性之花盛开在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即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语文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为主,转到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停留在“积累”的层面,要求学生“规范”的“接受和继承”语文知识,并着眼于纯“技术化”的语言能力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自我的热切关注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就会使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所以,在提倡和实践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作为独立的个性发现新事物,认知新知识,接受新观念,使用新方法,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改革第一课堂,拓宽思维空间语文学科有强烈的人文色彩,语言的习得决非纯语言过程,文化和社会政…  相似文献   

5.
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性质与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即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靠什么"交际"?当然是语言;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好"人类文化"?必须让学生在获得语言"交际工具"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建构,即进行大写"人"字教育.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所以,语文教学的本身也就是"人的精神教育,就是母语文化教育,就是进入世界的教育"(<教坛之友>2001.10/24).  相似文献   

6.
首先,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笔者认为:其一,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就是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若能厚积薄发,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其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三,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熏陶是内地新疆高中班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即本体部分;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即辅体部分。一体两翼,方能让新疆学生在汉语文天地中自由翱翔。《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建立在语文的交际功能与文化功能的相互作用之上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构建的是人的文化精神世界,语文教学承担着文化承传的任务,而不仅仅是语言或别的什么纯知识和技能训练。可…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产生悟性,更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个性的人.在语文学习中,灵性表现在对语言、文章、文学的灵敏反应并具有新颖而深刻的理解,呈现出生机勃勃、能动的创新表现和精神状态,具有个性鲜明生动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灵性,让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熠熠生辉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养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李海霞 《文教资料》2014,(16):55-56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成为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人文性的内涵、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策略等方面做了阐述,提倡和呼唤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何谓语文?语文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完美统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赋予了更精彩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为小学语文课堂吹来了清新之风、创新之风,但是在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和功能性的同时,不能忘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学习语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从而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的人文现象,是指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一词的正确阐释是语言和文化.语文教学的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审美教育,则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各种美的形态对人施加影响,以唤起美感的方式来对人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优秀的古诗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是阅读教学的极好资源。因此,古诗教学应该在落实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沈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语文以其特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成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下面,我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从关注学生心灵、尊重个性、培养学生情感、鼓励学生创造这四个方面来发挥语文教学优势,渗透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语文既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很长一段时间,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价值流失、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因此,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产生悟性,更要在悟性当中开发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塑造和完善,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敞开自己的心灵,使学生成为有灵性、有个性的人。在语文学习中,灵性表现在对语言、文章、文学的灵敏反应并具有新颖而深刻的理解,呈现出生机勃勃、能动的创新表现和精神状态,具有个性鲜明生动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超楠 《辅导员》2010,(10):50-50
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文化知识的基础教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曾经,教师的教只为课本知识而教,"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黯然失色,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眼中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其技能,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极富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来说,语文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新课标>反复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领悟,让文本促使学生情感升华.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材、学生的互动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学生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