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离不开师爱。笔者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师关于师爱的三大困惑。指出教师在师爱活动中,应该做到三点:首先,师爱要建立在教师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师爱对象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有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通过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是职业化的体现,师爱的实效从而提升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爱”是人类的灵魂和生命。“师爱”是教师真、善、美的表现,是教师的师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师心灵美的体现、是教育之本,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师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师爱”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师爱”的本质是奉献。  相似文献   

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师爱为本。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神圣职责的最具体、也是最崇高的体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从爱出发,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那么,这种爱是如何体现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呢?  相似文献   

4.
<正>戚如强在《中国教育报》2018年9月6日第005版中撰文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师爱就没有师德,更没有教育。良好的师德最终要体现到对教育职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上来,因此师爱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事业充满责任和奉献,对教师职业满怀敬畏和尊重,在教育工作中得到满足和幸福。唯敬业才能精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喜欢和享受,是  相似文献   

5.
师爱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又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要求。缺乏师爱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应试教育是导致师爱缺失的根本原因。要摒弃唯智独尊的错误教育观念,澄清教育的几个基本观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用教育智慧提升师德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的教师在具体而真实的教育情景中,通过自己富有智慧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住若干条或几个方面的名言警句。基于教育智慧语境的师德范畴主要包括师品、师智、师爱、师识四个层面,相应地,用教育智慧提升师德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完善师品、  相似文献   

7.
师爱之道     
所谓师爱,简言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崇高职业道德的体现。可以这样说,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否则,教不好学生,也当不好教师。那么,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出师爱之道呢?  相似文献   

8.
爱学生既是班主任一种职业高尚品质的表现,也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用爱,才能凝聚起班集体,体现出班级管理的魅力。在班级教育与管理中教师学无止境,是师爱来源;为人师表,是师爱基础;宽容博爱,是师爱的关键;要因人施爱,对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分别给以"偏爱"、关爱和严爱。  相似文献   

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会爱就不会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不断提升师爱的层次,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师爱是寓教育之中的,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中完善师爱,师爱才能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昆明市西山区教育局党委关于在西山区教育系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师爱进万家”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棕树营小学被西山区教育局党委确定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师爱进万家”试点学校。学校党支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心研究问题,精心制订方案,把保持先进性教育与抓师德师风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分析研究学校实际,为落实“师爱进万家”活动找准工作突破口我们认为,“师爱进万家”活动,是区教育局根据中小学校工作的特点推出的一条工作思路,是要让家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