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雪霞 《考试周刊》2014,(21):47-47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在与不少语文老师及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发现,一些语文老师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即由教师命题并提出写作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闭门造车,拼凑一篇"文章"完成任务。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到作文教学质量,而且难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
赵娟 《新疆教育》2012,(5):91-9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雒: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首先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其次让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3.
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4.
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普通的现象:很多学生对着作文命题无话可写;即使是自由命题,写起来也大多内容空洞,或文不切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长期以来又得不到根本解决呢?归根结底,小学生还是缺乏认识事物的能力,对应该写什么,什么内容可以写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所以他们对周围发生的诸多事物“看不见”,  相似文献   

6.
对于指导小学生习作来说,老师如何让学生想写、爱写、能写,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就是很大的成功。“成长作文”课题组老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在“选题命题”、“课堂教学”和“习作评价”三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学生写作兴趣方面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7.
杨占津 《成才之路》2010,(20):21-2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在小语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因为各种原因,部分老师淡化或忽视了个性化写作指导。使学生作文仍然存在“套”“谎”“虚”等现象。殊不知。这样的作文教学不能如期达成课标要求,更无法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于作文问寄予思想和灵魂。这样的局面如不重视,必将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扼杀他们的创造性,甚至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作文进行个性表达呢?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它既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感到“作文难”。那么,小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呢?笔者认为他们害怕作文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写作兴趣。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岂能写好作文?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小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认真、愉快地完成作文任务。为此,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突破口,只有抓好这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的质量以及作文教学的效率长时期处在低水平状态,这与应试教育有重要联系。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语文老师除了完成正常的作文教学外,常常脱离小学生的实际,人为地拔高作文训练的要求,进行各种繁杂的写作训练,而忽视了作文的基础训练。那么,小学作文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个基础就是大纲所提到的:“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青 《新疆教育》2012,(11):165-165
《语文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1.
“写具体”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诸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对要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对事物只有笼统的记叙,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是作文训练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抓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是“每日一摘抄,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说写”;所  相似文献   

12.
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时期,思想意识正在逐渐形成之中,思考问题比较片面.再加上有的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总喜欢用自己的思路去框住学生的思路,或命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出现了“要我写”的被动局面,容易引发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空话.因此,我们必须遵照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就要将作文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注意培养以下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命题的宽窄要适度作文动机的心理成份,主要是指学生在作文上的自觉性和对作文的直接兴趣,而作文的自觉性乃是学生对作文意义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积极态度和行动。作文的直接兴趣则是对作文中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作文有明确的目的。自觉地、主动地写,想写、爱写即“我要写”的基础上,而是老师出题“要我写”这种被动的做法,结果是学生“不爱写”。但是,没有被动的“要我写”,就没有知识变技能的外因,就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命题,既是对选材、主题的约束和限制,又是学生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依据。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没  相似文献   

14.
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命题。题目命得好,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有话可写。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命题呢?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命题要“实、新、活、趣”。一、“实”。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说明“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所以,小学生作文命题要尽量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喜闻乐见。换言之,题目内容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事物,必须避免怪题、偏题、成人化题。如以“一件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令众多学生头疼的事,许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迫于无奈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甚至写空话、假事,久而久之,作文能力不见提高。那么怎样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看、读、说、写的能力。一、看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基础。要抓好低年级作文启蒙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看是说话、写话中的必备条件。学生只有通过看,才能说得出、写得好。要使学生对事物观察细致,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看什么,怎么看。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小学九义教材四册123页中说话、写话训练时,…  相似文献   

17.
作前指导是学生动笔前的临场指导,其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展开作文的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根据大纲的这一精神,作前指导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写”,然后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作文教学另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教师不明确这一任务,往往出现两种极端和一个偏差.  相似文献   

18.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是语文老师最为操心的任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好的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19.
阙奕 《辅导员》2009,(7):40-40
“写话训练”是小学生学写作文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效果如何,极有可能影响小学生写作兴趣。而对小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并不是全看他的作文写得如何好,而是看他有没有生成以笔写话的需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新课标理念启示我们,“写话训练”中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把握、援助是否准确到位,对学生作文的“入门”“上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