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是当代中国政治术语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历史悠久,但今天的“党”字与古代的“党”字的含义不大相同。古代作为政治术语的党,主要是指朋党。而今天的党,则指政党或有别干一般政党的革命党。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辉煌发展历程,这一制度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多党派合作共存、政治协商、互相监督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统一战线是中国政党制度的组织保证,协商政治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3.
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对中国政党的结构功能分析,认识到政党制度与党员、组织、代议机构和国家法规等联系紧密。此外,政党还具有整合、稳定与政治民主功能。为了使中国政党间协商机制保持常态化、制度化,提高政党生态的净生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建设中国政党生态政治:加强政党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党际关系;健全政党组织建设,扩大民主政治参与;借鉴国外经验教训,提升政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我国政治领域的重要目标。本认为,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现代法律是对契约关系的确认。因而,政治明的实质是用法律来规范政党、政府和公民的活动,所以,政治明的要求是政党、政府和公民守法。  相似文献   

5.
误区1:政党和阶级、国家同时产生[解析]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个历史范畴,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尽管存在阶级、国家,但不存在政党,因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具备产生政党的主客观条件,各阶级都没有自己的政党,在当今也还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政党。政党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有其产生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最早产生的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随着阶级、国家的消亡,政党也会消亡。所以政党和阶级、国家不是同时产生的,政党的产生晚于阶级、国家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胡适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积极宣传自由和民主,对政党起源、政党种类、政党制度、政党政治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诸如政党“起于政见之歧异”,国民与政党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政党政治须有独立的政论家;要解除党禁,废除党治,实行多党制;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等等。  相似文献   

7.
政党自信是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发展的巨大精神推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历经风雨却依然稳健且富有活力地掌舵中国发展方向,归根于中国共产党有着天然的政党自信。这一政党自信来源于悠远的历史,来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来源于党在国内国际所取得的时代成就。如今,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党要在发展中探求自信,向世界、向人民展现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政党体制开启于孙中山及其时代。孙中山的政党思想是其整个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斗争需要,他的政党思想不断调整、丰富和升华。本文在充分肯定孙中山政党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认真分析了其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党外交演进的历史逻辑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经历了正常化、成熟和深化3个时期;从政党外交的创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无论在指导思想、外交原则、外交格局方面,还是在外交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展的启示是:政党外交对实现国家外交战略目标、提升政党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时代主题的科学把握,是政党外交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服务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政党外交的根本出发点。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发展始终服从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和需要,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0.
党际关系问题的实质是政党制度内的问题。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态文化,它们在党国关系、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及观念文化等方面都迥然不同。这决定了生长于其中的政党制度极不相同,进而使中西党际关系模式也大相径庭。本文正是从体制外和体制内两个视角对这些差异所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有赖于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政策组合,内化于政策推行过程的动力机制需要得到合理解释。在政党—国家形态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其政党能力举足轻重。以党纲或意识形态、组织体系、党员及其规模和领袖或领导集体为主形成的结构要素是政党能力的支撑结构,它们从根本上支持着政党的权力过程。以此构建起来的政党能力分析框架是解释政党、经济改革与国家之间内在关联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2.
卢森堡的政党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是马克思和列宁所强调的“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和民主问题。其政党伦理思想在政党的价值理念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应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政党的制度伦理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应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并抵制党内官僚主义的泛滥,无产阶级党员特别是领袖应体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行,这是政党党员伦理的集中说明。卢森堡的政党伦理思想在当代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是与诸多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政治经济结构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条件,近代以来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同进步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基础,中国文化中的群体和谐、和而不同等传统价值观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压力与政党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生态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所形成的结构性压力对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历史需求,指出中国现代化模式属后发外生型,其现代化主要发轫于外在压力,是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相结合的结果。而超大社会现代化的复杂性和多维性,要求政治体系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整合功能,中国的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符合这种需求和中国国情的,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和适应性,是能够胜任中国社会现代化挑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党际关系问题的实质是政党制度内的问题.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态文化,它们在党国关系、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及观念文化等方面都迥然不同.这决定了生长于其中的政党制度极不相同,进而使中西党际关系模式也大相径庭.本文正是从体制外和体制内两个视角对这些差异所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关系的产物,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并为其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组织。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和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中,十分重视政党的领导作用。为此,他创建了资产阶级政党,并根据时代发展和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不断对这个党进行改造,在此过程中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他的政党思想。我们认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形成于兴中会成立到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之前,丰富于国民党成立到二次革命时,曲折发展于中  相似文献   

17.
国际力量的对比制约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发挥,西方话语体系的世界影响削弱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凝聚力,宣教方式的滞后消解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复杂性弱化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影响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性赋予了话语权生命力、科学性增进了话语权说服力、优越性奠定了话语权的底气,由此构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提升的内在逻辑。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需要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大宣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力度,夯实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建设,拓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平台。  相似文献   

18.
闫飞飞 《教学与研究》2023,(10):108-116
政党协商在西方各国处理政党关系上是一种稀缺的政治实践,同时,西方学术界也很少关注政党协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党协商在中国则有着丰富且制度化的实践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行逻辑:基于政党间友谊之上“以心交心”的情感逻辑,它是中国特色政党协商有序开展的情感基础;基于根本政治共识、围绕公共利益进行协商的理性逻辑,它是中国特色政党协商能够做出明智决策的认识论保证;党政体制下以宪法和党章为最高依据的法理逻辑,它超越了国家法中心主义的法治观,是中国特色政党协商可持续开展的制度化保证。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成功实践对于拓宽协商民主的理论视野、对于世界各国处理政党间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而政党外交也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出发,分析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内涵与特点,以及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有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未来展望,同时,中国共产党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政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其功能主要是政治整合、政治民主、政治稳定等.中国政党制度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当代中国转型期,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