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年男子世界杯排球赛中国队得失分情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男排在世界杯比赛的失利,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比赛得失分情况的统计分析得知,中国队在主要得分环节上的得分能力低于其他世界强队:接发球进攻总成功率和前排3个位置成功率低于其他参赛队,尤其是4号位强攻差距最大;防守反击总成功率也低于其他参赛队,但3号位成功率却高于其他参赛队;拦网的总成功率在3个位置上的成功率均低于其他参赛队,主要表现在被打手出界球过多,拦网运动员触网也较多;发球方面,中国队破攻球稍多于其他参赛队,一般球多于其他参赛队,而直接得分少于其他参赛队,其他参赛队发球得分虽多,但失误也较多。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男排在2003年世界杯赛中得分情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2003年男子排球世界杯赛中国队全部11场比赛得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运用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探讨了中国男排在一攻、防守反击、拦网及发球方面的得分能力与其他各队相比的优势与差距,以期为今后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提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TOPSIS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22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与主要对手的各项主动得分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现阶段中国女排的主动得分能力。研究认为:中国队整体发球效果较好,得分率较高,失误率较低,发球方式以跳飘球与原地飘球为主,但对对手接发球的限制不足;中国队整体扣球效果一般,扣球得分率一般,但扣球失分率较低,扣球较为依赖主攻队员,核心球员发挥高效,副攻与接应二传还需不断提高;中国队拦网效果较差,拦网得分率较低,失分率较高,个人拦网方面,副攻拦网效果较好,其余队员未能进入拦网榜前40;中国队主动得分能力较为突出,但如何利用主动得分获得比赛胜利是中国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参加第 9届世界杯男子排球比赛的 11支世界强队和中国队比赛得分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 ,中国队在主要得分环节上得分能力均低于其它参赛队。一攻总成功率和前排 3个位置成功率均低于其它参赛队 ,特别是 4号位强攻差距最大 ;防反总成功率低于其它参赛队 ,4号位和 2号位进攻成功率低于其它参赛队 ,但 3号位成功率却高于其它参赛队 ;拦网总成功率和 3个位置成功率均低于其它参赛队 ,主要表现在被打手出界球过多 ,拦网运动员触网也不少 ;其它参赛队发球得分虽多 ,但失误也多 ,中国队破攻球稍多于其它参赛队 ,一般球多于其它参赛队。  相似文献   

5.
2005 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得失分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5场比赛得失分情况的分类统计,运用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中国队在一攻、防反、拦网和发球得失分方面与其他各队相比的优势和差距,以期为今后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提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6.
胡炫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4):339-34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上进入前四名队伍淘汰赛阶段的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张希、薛晨发球直接得分、拦网等方面与世界强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发球破坏对方一攻、发球失误率、扣球直接得分、垫球失误和垫球总体效果等方面与其他各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中国队今后应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准确性以及提高防守反击到位率。  相似文献   

7.
第9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3年第九届世界杯女排夺冠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发球、防守反击具有明显优势,拦网和一攻基本与世界水平保持一致;教练的指挥艺术、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一些国家女排实力的下降也为中国这次夺冠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国外球队在日本的决赛阶段8场比赛中各队防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防反的攻击性以及成功率优于国外队,其一般攻跟对方基本持平,战术攻的次数和成功率则明显优于对方,前排各位置进攻中二号位的得分效果尤其显著,拦网差于国外队,防守失误比对方多。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队和日本女排的五场正式比赛中,“保攻”和“推攻”虽不占主要地位,但也能分析对比一些问题,值得在今后的训练中注意研究和改进。一、“保攻”规则改变后的两年多来,拦网的作用不断有所增强,拦网的得分率提高。这次中、日女排五场比赛平均,中国队的拦网得分率占全部得分的27.8%。其中辽宁队高达37.4%,日本队因限于拦网高度和不采用压腕拦网动作,拦网得分率只有11.8%。但拦回的数量也不少,加上拦死的数字,平均每局有六次。如果我们对高个的拦网强队,次数将大大增加。因此,保护扣球并组织再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增强拦网威力,提高保护质量。拦网威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保护的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排球得分的主要手段是防守反击,其次是拦网及少量的发球得分和对方失误。通常情况下,防守反击得分占总得分的50%以上,而防守要求先防起球才能反攻。因此,如何提高防守水平是每个排球教练面临的问题。近几年世界排球比赛之所以紧张激烈,与各队防守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世界强队也都是防守反击能力强的队伍。上海男排在2003-2004年全国职业排球甲级联赛中荣获冠军,除了一攻的保证、拦网较好外,与沈富麟教练狠抓队员基本功,特别是防反系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1年第11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女子排球队11场比赛得失分情况的分类统计,分析了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扣球、拦网、发球及失误等方面与其他各队的差异,以期为中国女排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调查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资料研究法对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前 6名、全能前 36名、单项前 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中国队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队的团体实力在短期内仍能够保持领先的地位 ,俄罗斯队的实力不容忽视。中国队不乏全能型运动员 ,但他们在个别项目上均存在弱项。中国队在单项上有实力夺取更多的金牌 ,但在成套动作的编排、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纵观亚洲篮球格局,中国男篮随处前列,但其地位受到冲击,优势逐渐丧失。亚洲男篮群雄割据的局面已经成形,本文以亚洲八强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对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得分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前三名队伍的得分特点,以便讨论亚洲诸强,帮助中国队了解对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身。为中国男篮以后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中超联赛2014-2017赛季的技战术指标采集大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找出决定中超球队实力的关键性技战术要素,探讨技战术指标不同的序列组合与赛季成绩的相关关系,深度分析中超球队技战术表现的发展变化规律,为球队实力评价、比赛结果预测和技战术水平改善提供量化支持。结果显示:(1)中超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包含组织能力、传中能力、前场任意球、进攻效率、防守效率、把握机会能力、控球、转移、界外球、犯规、抢截球等维度;(2)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好,模型的适用性广;(3)中超球队技战术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无论优势球队还是降级球队,传中能力、把握得分机会和转移等核心竞争能力不同程度下滑;上游球队间的技战术水平差距缩小;犯规战术对下游球队适度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以中超联赛2014-2017赛季的技战术指标采集大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找出决定中超球队实力的关键性技战术要素,探讨技战术指标不同的序列组合与赛季成绩的相关关系,深度分析中超球队技战术表现的发展变化规律,为球队实力评价、比赛结果预测和技战术水平改善提供量化支持。结果显示:(1)中超球队比赛表现分析模型包含组织能力、传中能力、前场任意球、进攻效率、防守效率、把握机会能力、控球、转移、界外球、犯规、抢截球等维度;(2)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的拟合程度好,模型的适用性广;(3)中超球队技战术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无论优势球队还是降级球队,传中能力、把握得分机会和转移等核心竞争能力不同程度下滑;上游球队间的技战术水平差距缩小;犯规战术对下游球队适度有效。  相似文献   

16.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男篮后卫群体的弱势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后卫群体对中国男子篮球队整体实力的影响,探讨提高后卫运动员能力的对策.方法:通过观看现场直播和比赛录像,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男篮后卫群体的比赛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在得分、助攻、抢断、失误、篮板5项指标上,男篮后卫群体有3项指标(得分、助攻、抢断)与世界强队优秀后卫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据此,提出"空间-机会"观点,用于解释我国男篮后卫群体低得分、高失误、抢断少、助攻难的原因.结论:后卫群体的能力"短板",是影响中国队竞赛成绩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国队应确立各位置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坚持"快、准、灵"传统技术风格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破紧逼、体能、对抗和娴熟运用各项技术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