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及火意象在小说《简·爱》中被反复提到,被赋予了种种情绪、气氛及至主人公命运的深层次内涵,本文将从愤怒之火、爱情之火、温暖之火、生命之火来谈谈"火"在这部小说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王树春 《文教资料》2014,(31):69-71
笔者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倾城之恋》和《简·爱》两部小说各用了相似的意象“野火花”和“火”来象征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本文意在比较这两个意象相似的象征性含义,并且试图对两意象间的细微差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麦卡锡小说《骏马》中的"葬礼"意象具有超越俗世丧葬和宗教救赎的丰富的象征意义。葬礼象征结束,象征开始,也象征从结束到开始过渡过程中的痛苦挣扎。"葬礼"意象的运用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维度,拓宽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4.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巅峰时期的经典作品。作家运用象征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时代的风貌,刻画了"美国梦"幻灭的历史全程。研究作者在作品中对于主导意象、场景意象和重复意象的营构,探讨象征艺术手法在揭示和深化小说主题思想中的透射作用,进而挖掘作者的写作动机及作品反映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她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象征意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积极地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中的象征意象、人物及结构的象征意象,揭示伍尔夫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6.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经常被称为"寓言化写作"、"亲吻神秘"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大部分小说通过一些奇特的意象穿插勾连,建构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其长篇代表作《羽蛇》也不例外。但是这部小说中除了单个象征性意象外,还有由几个象征性意象构成的子象征,以此共同支撑小说的象征意义。在此体认下,论文意图通过对《羽蛇》中象征性意象的分析来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斯特小说《最漫长的旅程》是一部充满象征意象和象征意义的小说。通过对小说中象征意象的解读,来解析隐藏在这些象征意象背后的深刻含义,并指出福斯特借此来表达他对英国爱德华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状况的担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田烨  程耘 《考试周刊》2015,(46):11-12
美国当代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世界文学的经典,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反叛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的形象,他内心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虚伪格格不入造成了他的成长困境。作者借助象征手法利用各种意象强调了霍尔顿的成长困境。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几个重要意象的分析阐释主人公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火""花枪""风雪"等意象词语的探究,有助于丰富小说的主要人物性格,探析它们在本篇小说中的作用,突显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意象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林白小说中火的意象具有独特的意义。火的意象在林白作品中既象征着故事人物的仇恨,罪恶,死亡,也象征着人物对爱情的追求。另一方面,火的意象在其作品中还象征着对尘世的救赎与净化。  相似文献   

11.
夏洛特·勃朗特善于选择意象凸显小说主题。在《简·爱》中,她选择自然界中象征惩罚罪恶和净化纯洁的“火”,作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在传达生态女性意识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之火反映女性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血性意识之火代表一种源自心灵的最自然的感觉;涅磐之火代表追求自由的人性。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一书中 ,运用了全新的象征思维和丰富奇特的象征艺术 ,以场景组合的方式 ,通过大量的分散独立、互不相干的意象与象征描写 ,折射出人物激烈的心理冲突 ,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深刻揭示小说的主题。文章通过对四个动物意象的分析 ,突出体现劳伦斯象征艺术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3.
用一系列的象征意象来表现主题,是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鲜明特征。该小说中红字"A"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也是最典型的象征。本文就《红字》中字母"A"的象征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詹姆斯·乔伊斯的经典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为了表达"精神瘫痪"的这一主题,乔伊斯采用几乎贯穿小说中的每个句子和情节,准确地反映出小说的主题,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而在小说众多的意象中,"逃离"意象则贯穿小说中所描绘的童年、青少年和成年阶段。本文着重解析了"逃离"意象在小说中的体现及成因。  相似文献   

15.
在政治性小说《1984》中,乔治.奥威尔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象征这一表现手法。象征手法的使用加深了作品的文学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作品更深刻地反映了极权社会里的恐怖与残酷。小说中最主要的三处象征为:黄金乡、玻璃镇纸和无产者。这三种意象具有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对于突出作品主题、揭示人物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作品中其他象征的运用也不可忽视,如"2+2=4"象征了极权社会里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小说《印度之行》从始至终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首先,同存在主义文学一样,"荒谬"和"痛苦"是《印度之行》的基本主题,表现了在广阔的印度背景下的世界的混乱和世事的荒谬以及存在的无意义。另外在艺术表现上,小说运用了象征这一现代手法烘托主题。福斯特笔下的那些山洞与存在主义文学中的许多意象极其相似。无变化、无意义、空荡荡、令人昏乱的马拉巴山洞象征着一个人类必须面对但又无法了解的宇宙。  相似文献   

17.
象征是寓言体小说《蝇王》的主要写作手法。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和情节对人物思想和作品主题的表达起了很大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小说中有着复杂以至矛盾意义的"火"及相关情节的涵义和作用。《蝇王》中的"火"深化了各主要人物的思想内涵,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对立,从而展示了野蛮与文明的对抗和无知与真理的冲突,并通过这些矛盾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体现了《蝇王》的语言和哲理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杨春睿  岳辉 《考试周刊》2011,(11):20-20
在D.H.劳伦斯的作品中,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代表作《儿子与情人》中,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赋予了贯穿整部小说的意象"花"以深刻的象征寓意。文中对的花描写象征了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暗示了小说中情节的发展。本文试从花与主人公的联系来对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在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小说三部曲里,都出现了"城"或与"城"近似的意象。而在王小波的创造性写作中,"城"的意象已经不再仅仅单纯作为人物活动的地点,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隐喻的意味,寄寓了王小波作为小说作者的艺术理想。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万寿寺》中"城"的意象,解答以下三个问题:"城"在小说文本层面内的隐喻、"城"意象的现实指涉,以及"城"的意象与王小波的艺术理想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所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中巧妙且浓烈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花草树木、太阳月亮、矿井黑暗等都是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为小说的氛围的渲染和人物心理的刻画起到了烘云衬月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矿井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以期能更深入地理解整篇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