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植源 《新闻知识》2001,(10):38-39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有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泛,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一新闻由头,实质上是新闻事实的反映和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以成为小言论的由头。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才能成为小言论的由头呢依笔者所见,能成为小言论由头的新闻事实大致有以…  相似文献   

2.
新闻从业者把新闻本身处理得生动活泼,新鲜及时,与众不同,就能在与别家媒体竞争的过程中,体现出优势。新闻要鲜活,首先体现在导语上;而导语要鲜活,则不得不在新闻由头上下工夫。那么,什么是新闻由头?一般认为,新闻由头,又称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是新闻发布的依据或契机。指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或事实的出处,是一个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它可以是最重要的事实,也可以是次重要的事实,还可以仅仅是新闻的来源,但必须是说明最新动态的事实。如何寻找新闻由头呢?以下针对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不同特点分而述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佳 《记者摇篮》2010,(3):24-24
由头,也是切口,正像是一个便于操作的手术工作面,从这里,表皮被打开,皮下的骨血神经也就是新闻的内涵和背景都能顺利地通过深入报道呈现出来。对一条消息新闻来说,由头小容易引起受众共鸣,由头深便于挖掘出大背景,所以新闻由头选准了、挖深了,一条优秀新闻要求的反映事实的典型性就自然呈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4.
徐勤 《新闻知识》2003,(10):52-52
新闻由头也叫新闻根据,是新闻报道的“引子”和契机。新闻由头对于所报道的事物来说十分重要,它能增强新闻的时效性、生动性、可读性、真实性。 那么,怎样寻找新闻由头呢?试例举以下10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记者摇篮》2006,(5):52-52
1.“踏访”式由头要“踏”出新东西来所谓“踏访”式由头,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到现场,通过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利用这种方式要注意,记者或通讯员一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事实。不要把那些与要报道的事实无联系的事来作为新闻由头。2.少用“了解到”式由头所谓“了解到”式由头,就是记者或通讯员把自己到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去了解情况的事作为新闻由头。如果说这种方法值得推广的话,那么,记者和通讯员无须再紧张了,可以不急不忙,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单位去采访都可以写出“新鲜”的新闻来,甚至还可以写出“昨日”新闻来。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能用…  相似文献   

6.
犹如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篇小言论也是能够反映重大的时代主题、传递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信息的。那么,小言论怎样写出份量来呢?结合湖北日报近几年选编小言论的实践,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选好由头,用好由头 所渭由头,通常是指孕育着论点、能引发议论的“媒介”。它可以是一桩新闻事实,可以是一种思想倾向,也可以是一则寓言或格言。怎样为小言论选好由头呢?我以为好的由头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新闻性,由头应该是最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二是启示性,看似小事一桩,却能以小见大,为议论的生发留下了必要的空间;三是典型性,或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或反映了事物的普遍特征。比如,湖北日报1995年4月发表了  相似文献   

7.
二、抓好新闻由头,追踪采访新闻事件多个现场,获取现场短新闻的资料。新闻工作和其他工作不同,记者每天碰到的都是新问题。新闻要求“新”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有主动进取精神和独创意识。诚然,现场新闻有不少突发性事件是记者无法事先预见和准备的。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已发生了稍长时间,如果记者作后续采访,写成现场短新闻则时效性差;若是不写又太可惜。因而,抓好新闻由头不失为补救时效性差的好办法。一旦抓到好的新闻由头,记者就应该有所准备地深入到新闻由头发生的现场,去捕捉新闻事实。每一个发生在现场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8.
王丽 《青年记者》2003,(9):26-26
“新闻由头”顾名思义,由者,缘故也。由头,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新闻的引子,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新闻由头”是新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俞杏莲 《新闻窗》2011,(2):43-43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画人首先必须先画人的眼睛,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头发画得很逼真,那么这幅画是不成功的。导语就是新闻作品的眼睛。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借用“顺藤摸瓜”的俗语来说明新闻由头与新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鲜是新闻的生命,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新闻由头多种多样,而笔者则认为,"记者昨日获悉"不是新闻由头.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可以活用为新闻,其关键在于创设新闻由头,以此搭建一个形式上的新闻事件,其本质是对历史事实或历史真相的发现和报道。  相似文献   

12.
长期关注中培养出新闻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优秀稿件的产生,需要记者对社会的长期关注和理性思考,新闻敏感性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关注中培养出来的,一旦碰到合适的新闻由头,便会撞击出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通讯员园地     
写新闻讲究一个“新闻由头”。写言论稿也讲究一个“言论由头”。言论由头的寻找,笔者认为,一从新闻报道中去寻找。当然,并不是报刊上的每条新闻都可以写出言论的,要寻找那些有一定代表性,能够以小见大,切中利弊的新闻,以此为由头,生发开来,谈自己的见解和启示,使用权之“生”出新意。  相似文献   

14.
新闻小评论,有的"一事一议",有的"一题一议"。我们把"一事一议"中的"事"称为小评论的新闻材料或新闻由头。这个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作者抒发感情,评论问题的依据。选择好新闻由头,对写好小评论关系极大。新闻评论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如果评论的质量不高,受众就会找不着"根儿"。如何突破这个存在的问题呢?我觉得写小评论是个必由之路。有许多小  相似文献   

15.
孙静 《记者摇篮》2004,(9):19-19
报纸,作为大众新闻传媒,不仅有传播新闻事实的功能,而且有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件或现象、引导舆论导向的功能。广播电视报作为文化娱乐类报纸.虽然与党报、行业大报等有所不同,但其言论创作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导向“武器”。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世界》2007,(9):36-36
【新闻由头】据中青报的调查显示,多数人对富人印象不佳,奢侈、贪婪、腐败成为描述富人形象最常用的词汇,65.3%的人坦承看待一件事时会因当事人是富人还是穷人而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大凡新闻评论,理应具有新闻性。它总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选题立论,总要以新闻事实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说理的论据,依托新闻事实而发言。对于专栏小言论(也称新闻小言论)来说,新闻性这一特性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它除了有一些是配合当天或新近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而外,更多的则是将有关作者本人所闻所见所感具有新闻要素的新鲜事实作为话题和立论的由头,并且直接输入文中由此挑开话题,引发议论。这样,新闻和评论这两种新闻手段在这里已是水乳交融合为一体了。如果说,微型  相似文献   

18.
业界有个说法,好的由头是消息成功的一半.也因此,记者编辑们在由头上很是下工夫. “百度”了一下,新闻由头,又称新闻根据,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引子. 由头又称引子.爆仗的引子,在我们老家叫信子.引子、信子,有时又称引信.请注意,这里有个“信”字. 由头之“由”,是个很有趣的字.  相似文献   

19.
变旧闻为新闻,有三种方法: 一、以新近发生的事实为由头,把它与过去发生的同类事实链接起来 变的要点是,新闻由头的时间要素应遵循“最近点”原理。“最近点”即所选择的时间要素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最好是“昨天”或“今天”发生的,如果不是则最好点明具体发生时间。新闻由头非常忌讳时间上的模糊性,如“改革开放以来”,“年初以来”等等抽象的时间概念,时间久就不成其为新闻由头。  相似文献   

20.
谁说预见是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性和预告性新闻是以既定事实"预测本身"和"新闻由头"为主体,符合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原则,与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并不矛盾。但是,将"将要发生或预计要发生而未发生的事实"补充进定义,显然是不合逻辑、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