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只有把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重新进行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4.
苟文慧 《甘肃教育》2014,(24):72-72
正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改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改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度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地基本理念。一句话,教育观念地转变,教师的角色必须要转变。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基本定位及其转变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健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并深入了解其转变策略已成当务之急。一、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专家指出,未来课堂知识将由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现,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程价值观的转变必然要求建立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时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吴健 《考试周刊》2011,(36):15-16
新课程标准使语文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对自身地位与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与认识,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杨谦 《语文知识》2010,(2):62-63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雷江华 《中学教育》2002,(1):39-39,38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往往定位于“教育者”单一角色上。甚至有的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片面地定位在“教书匠”上 ,无形中忽视了育人。其实 ,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教师除了应切实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外 ,还必须对自己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的认识与定  相似文献   

13.
张丽春 《林区教学》2011,(10):25-26
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一问题,阐述了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定位角色;运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进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拥有更大的专业自主权,而专业自主权反映在教师的教学决策及其行为上.教学是不断影响学习可能性的专业决策过程.用决策框架理论来研究教师教学决策,有利于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决策框架建立的依据,要善于从教学问题的角色背景分析教学决策框架,要善于面对教学问题进行决策框架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教育影响力的发挥和教育价值的实现,从教师心理素质的角度而言,主要受制于教师的心理适应,即能否正确,全面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能够适应变化,适应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使教师的威信,教学能力建立在对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上.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那么,教师应进行哪些必要的角色转变才能适应改革的大潮呢?  相似文献   

17.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突出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高中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将全方位地触动历史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构建,促使教师摒弃传统的、旧式的教师角色,历史教师应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标准下对其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顺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推进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崭新定位,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口语"课程承载了将语文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及教学的改革之中并促使师范生接纳、认同、融会贯通的重要任务。针对这一新情况,"教师口语"教学应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再认识,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针对性,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远程教育理念及电大开放教育特点,对电大开放教育教师的角色给予了重新定位,并对定位途径做了进行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20.
张龙杰 《文教资料》2005,(32):97-98
在初中新一轮课改中推行的“科学课”,是由以前初中阶段的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的内容整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测试与评估等方面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以上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角色定位及实现角色转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