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成为工控领域中迅速发展的热点之一,无线技术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在这个领域紧跟世界的前沿、形成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上海理工大学建设了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实验室不仅为本科生教学与实践提供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教师、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试验平台和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2.
常规的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管理系统,虽然其设备日益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也较为强大。但是需要实验室人员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才能够使满足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需要。针对此情况,本文在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支持扩展、功能全面、使用灵活的无线传感综合实验智能管理系统,为各类教学实验、课程设计、课外自主学习和创新活动等提供良好的实验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组的背景下,为促进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好地发挥领头羊作用,基于相关数据分析认为,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存在整体规模偏小、地区分布不平衡,人才在学科类、省部共建类实验室的分布不均,以及借助网络媒体等宣传不足等问题。探究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好发挥在该学科的领头羊作用,为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网络不仅能够为智能实验室的通信提供技术支持,还能够通过Zigbee技术,使智能实验室系统实现对各传感器、探测器设备的管控与监测,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本设计主要为基于CC2530的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的形状为网状结构,使用了CC2530芯片、CC2591等硬件,然后在构建起硬件的基础之上,使用串口测试工具对所建立的网络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的专利发展状况,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系统中公开的基于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数据为依托,从技术发展、区域格局、重要申请人、核心专利等角度绘制专利地图,为申请人在基于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和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是物联网中的主要构成部分,能收集各项活动运行中产生的信息,在社会多个领域有很好应用。本文主要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具体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最后论述了无线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便为之后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WPI数据库公开的无线充电技术相关专利文献为基础,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IPC分布、技术产出国家/地区、目标市场国家/地区等方面对无线充电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旨在为我国无线充电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苹果公司在无线充电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苹果公司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特点,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三大技术而形成的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在国防安全、工农业领域各种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并且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的可能的一些契合点,它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大规模就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3):285+281-285+281
该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我国机器人学领域最早建立的部门重点实验室,我国机器人学领域著名科学家蒋新松院士于1989—1997年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定位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重大科学工程提供所需要的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弥补了有线报警系统普遍存在的安装维护困难、扩展不易等不足,为高校实验室防盗报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通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无线移动通信新技术人才的新要求,满足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新需要,以兰州交通大学与大唐移动移动公司联合共建“TD-LTE”现代无线移动通信实验室为契机,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TD-LTE”移动通信实验室的总体构架。该实验室的建设,是以培养市场紧缺的7类通信工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实际运营移动网络建设流程,构建出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算法设计等子平台。旨在加深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的了解,增强学生通信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也为通信工程专业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通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无线移动通信新技术人才的新要求,满足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新需要,以兰州交通大学与大唐移动移动公司联合共建"TD-LTE"现代无线移动通信实验室为契机,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TD-LTE"移动通信实验室的总体构架。该实验室的建设,是以培养市场紧缺的7类通信工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实际运营移动网络建设流程,构建出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算法设计等子平台。旨在加深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的了解,增强学生通信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也为通信工程专业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通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无线移动通信新技术人才的新要求,满足通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新需要,以兰州交通大学与大唐移动移动公司联合共建"TD-LTE"现代无线移动通信实验室为契机,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TD-LTE"移动通信实验室的总体构架。该实验室的建设,是以培养市场紧缺的7类通信工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实际运营移动网络建设流程,构建出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算法设计等子平台。旨在加深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的了解,增强学生通信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也为通信工程专业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个人通信的目的是在任何时间、地点为用户提供任何类型的数据传输服务,特别随3G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多媒体业务。因此,通信系统或平台除具备无线通信的能力,还应具有较高的数据通信速率来支持包括音视频在内的多媒体流传输。无线局域网以其组网灵活、兼容性等优势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获得快速发展,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多媒体通信的特点,实现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视频通话系统。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校实践教学重要基地的实验室,其建设思路和内容对本科实践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安全工程是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涉及的领域较多,因此国内各个高校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的思路不同。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侧重点,参考了同类高校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经验,提出了天津城建大学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和思路,并对所属各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仪器设备及实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为同类高校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提供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7.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 (联合 )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试点合并组建的国家实验室 ,是在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的。新组建的实验室有利于学科交叉、管理创新 ,体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发展目标  实验室以国际材料科学前沿为导向 ,国家需求为驱动力 ,努力建成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为我国高性能材料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不断提供创新性成果和…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不受载人限制,可以设计成合适大小且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在军事侦察,通信导航、测绘及民用航拍等领域广泛应用。激光无线传能技术使无人机滞空时间更长,补给方式更加灵活,使得无人机的优势更加充分发挥。通过全新的能量供给方式,实现中小型无人机完成大型长巡航无人机的任务,降低无人机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增加无人机使用范围,降低无人机使用费用和对专业保障团队的要求。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提供了一整套激光无线传能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为我国激光无线传能无人机系统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33-433
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应用需求,开展无线传感网络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基础前沿、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争在我国无线传  相似文献   

20.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工业控制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汽车内部网的应用与无线车载数据的传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车载控制局域网(CAN)之间的互联和集成,设计了一种基于ARM7微控制器STM32F107VCTX的多功能网关。它实现无线局域网络,控制局域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种通信协议,不仅成功的解决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车载CAN网络的互联问题,而且通过WI-FI技术将无线传感网络扩大至无线局域网络,为移动应用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