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等进步书店和文化团体随着撤往重庆和桂林等地。不久,国民党亲日派首领汪精卫在日本法西斯诱降下公开投敌。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中全会,蒋介石顽固集团制定了一整套“溶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不断掀起反共逆流。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和“皖南事变”,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局面受到了严重威胁。在文化出版方面,顽固当局不断查禁抗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逮捕  相似文献   

2.
(一) 《读书问答》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于重庆改名为读书出版社,以下简称“读社”)自1936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1948年8月在香港与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合组为三联书店,虽然  相似文献   

3.
王仿子     
王仿子,生于1916年,原名王健行,上海青浦人。年轻时在米行当学徒。受巴金、茅盾、鲁迅著作的影响,1936年到苏州读书,积极参加当时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等活动。“芦沟桥事变”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长沙世界语协会,衡阳、桂林、上海、香港生活书店和桂林《救亡日报》工作。1940年2月在生活书店衡阳分店工作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经生活书店总管理处派人营救出狱。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后,参加东江抗日人民游击队,在军需部、第五大队参谋部和《挺进报》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6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工作,任印制科科长兼宣传科科长。  相似文献   

4.
10位装帧家     
曹辛之:继承、借鉴和创造曹辛之(1917~1995),江苏宜兴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编审。早年就学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1936年起在家乡办文艺刊物,1938年赴陕北,在陕北公学、延安鲁迅文艺学院学习,1939年参加以李公朴为团长的抗战建国教学团,赴敌后进行抗日宣教工作。1940年调入重庆生活书店总管理处,在邹韬奋直接领导的《全民周刊》任编辑,从此一直战斗在文化出版战线。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依然不变,1939年6月制定“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掀起反共高潮,制造军事磨擦,“围剿”进步文化出版业。生活书店首当其冲,从1939年起,先后在西安、天水、沅陵、金华、吉安、宜昌、曲江等地封店捕人。到1941年8月,在大后方国统区的五十六处分支机构,除重庆一处外悉数被封闭或勒令停业,被捕员工四十余人。1940年2月5日傍晚,坐落在衡阳闹市的生活书店衡阳分店,突然遭受一股人马的冲击。冲在前面的端着步枪,摆出一副随时要射击的姿态,大声吼叫:“不许动!”跟在后面的有穿…  相似文献   

6.
王润泽  王洁 《新闻界》2012,(14):79-80
《华商报》1941年4月8日在香港出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强对进步思想传播的限制,先后查封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关闭数十家进步报刊,也切断了中共在香港地区发行《新华日报》、《救亡日报》等进步报刊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写作》2008,(5):I0004
李庄同志1918年7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9年作为《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报道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1月至1945年5月,任华北新华日报编辑、记者、采访科科长、通信科科长、编辑科科长、编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蒋曙晨 《出版科学》2002,(4):71-71,70
2002年2月1日,北京举行了第七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人民出版社编审尤开元同志荣获这一届中国韬奋出版奖。 尤开元1927年11月7日出生于安徽蚌埠。1945年1月,考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新知书店,开始从事革命出版工作。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他到武汉联营书店(三联书店)工作,继而到上海新知书店和上海时代出版社工作。因书店出售进步书刊,他被国民党政府两次逮捕,经过党组织营救而出狱。  相似文献   

9.
各位来宾、同志们: 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会现在开始。邹韬奋、徐伯昕等同志创办的生活书店,1932年在上海成立。其后不久,由李公朴、艾思奇、柳湜、黄洛峰等同志创办的读书出版社,由钱俊瑞、薛暮桥、徐雪寒等同志创办的新知书店,也分别在上海成立。这三家书店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出版工作,曾先后出版40多种杂志,2000多种图书。1948年三家书店根据党的指示,合并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三家书店成  相似文献   

10.
二、组织机构 1937年1月,党中央由保安迁到延安。为了加强抗日救国和马列主义的宣传工作,在年初由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何凯丰等同志组成中央党报委员会,由廖承志、徐冰同志先后任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下设资料、出版、发行等科,涂国林、黄植等同志任科长。4月24日起,以解放周刊社(1938年1月起为解放社)新华书局(1937年10月起为新华书店)名义出版、发行书籍。地址先在延安城南大街等地,后来在延河边的清凉山上。 1939年3至5月,中央先后发出《关于建立发行部的通知》和《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两个文件。文件中说:“为了适当地散  相似文献   

11.
陈翰伯(1914—1988),祖籍江苏苏州,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在《西北文化日报》、《新民报》、《新民晚报》、《学习与生活》、《文汇》周报、《联合晚报》任编辑、副总编辑和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2.
从前,大出版社都拥有一份或几份代表性杂志,例如生活书店有《生活周刊》,新知书店有《中国农村》,读书出版社有《读书生活》;正如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中华书局的《新中华》,开明书店的  相似文献   

13.
各位同志: 我非常高兴今天参加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周年的纪念会。这三家书店,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老一代的同志,在青年和中年时代,差不多都读过这三家书店的出版物,特别是韬奋同志主办的几个刊物,象《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等。这些刊物在群众中有着很大的鼓动力,它代表了人民的声音,对于推动抗战,实行民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团结一切进步力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10,(6):33-34
江宛柳(1952年10月—),女,《解放军报》高级记者,大校。1970年入伍,先后任《解放军文艺》和《昆仑》杂志编辑、《军营文化天地》副主编。1996年调解放军报社记者部,先后任解放军报驻海军记者站记者、驻总后勤部记者站站长。曾被中宣  相似文献   

15.
1979年4月,《读书》石破天惊地打着“读书无禁区”的旗号创刊了。《读书》编辑沈昌文和陈翰伯、陈原、史枚等人,谨奉“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的办刊宗旨,力将《读书》做成“知识分子的高级休闲刊物”加之《读书》作者如丁聪、王蒙、费孝道、金克木、董鼎山、刘晓枫、辛丰年等国宝级学者参与,《读书》在当时延续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梦想。  相似文献   

16.
李何在新疆     
(一) 李何是活跃在三十至五十年代新闻战线上的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1938年冬,李何受中共中央派遣,同高登榜、郑亦胜等二十三名同志一道,从延安来到新疆首府迪化市(今乌鲁木齐),1939年1月任《新疆日报》国际版编辑。当时新疆的统治者盛世才上台不久,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地位,实行所谓六大政策(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并且希望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我们党为了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新疆  相似文献   

17.
张楠 《新闻爱好者》2012,(14):69-70
从1995年《读书》杂志更换主编开始,这份以思想和评论见长的杂志开始走向学术化,1979~1995年的16年,是《读书》杂志的光辉岁月。本文以《读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陈原先生和曾担任11年主编的沈昌文先生的编辑思想为主线,试探析此时期《读书》杂志的编辑思想,以期对当下杂志编辑的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到底》杂志于1938年1月1日创刊于武汉,半月刊,由老向编辑、君文发行,从第十五期起开始在重庆出版发行,由何容编辑,老向发行,办至第二十六期停刊。《抗到底》杂志是一面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更是一部壮丽的民族史诗。  相似文献   

19.
出版人手记     
编者按:清华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庞家驹同志,因病于2015年1月21日1时2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庞家驹同志1924年生于江苏苏州,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旋赴解放区,并被派回北大工学院机械系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回清华,长期从事力学教学工作,同时1954年起,在清华教务处工作10年,曾任副处长。1982年起调清华大学出版社工作,先后任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20.
谈了舒芜同志写的《忆武库街》(《读书》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后,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一九四○年重庆武库街那几家进步书店卖书的格局: 书是一律放在两边霏墙的架子上, 摊在当中的长桌上,任人随意取阅。这几家党所领导的进步书店(生活、新知、读书),卖的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救国主张的书刊,以及进步的文艺作品。它那做生意的格局,显然与其销售的书刊内容相关,因为这里卖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影响人们灵魂的精神产品,是为了影响人们灵魂才去卖的。由于这几家进步书店采取了“任人随意取阅”的格局,结果是招徕了大批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