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71-472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曹晓风研究组对植物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和功能分析。该研究组首先建立了植物细胞内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检测体系,通过该体系发现拟南芥REF6/JMJ12可以特异性地去除H3K27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修饰。表达REF6的植物与H3K27me,功能异常突变体具有相似的表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特点,找到了其发挥功能的基因蛋白互作通路。在结构分析上发现该因子含有死亡结构域,形成一种类似于螺旋-环-螺旋的结构与TNFR1的胞内死亡结构域相互作用。在进化分析上发现人类与大猩猩、穴居人的死亡结构域有相似性。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出该因子对应基因的引物用于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3.
1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I)是胞外质子的关键受体。虽然已对该通道进行了大量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然而结构动力学下的门控机制却仍然不清楚。利用简正模型分析、诱变、电生理学方法来揭示ASICI固有动力学和门控机制的联系。研究发现一系列与酸敏感功能有关的ASICI结构域和亚结构域的集体运动。计算结果提示.ASICI的胞外结构域的内在旋转以及由质子结合所引起的‘手指’和‘拇指’。  相似文献   

4.
能量代谢途径可以通过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发挥免疫调控效应。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可以抑制Th9细胞分化并且在抗肿瘤免疫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由mTOR-HIF1α代谢途径介导其调控效应。该成果揭示了SIRT1-mTOR-HIF1α信号途径结合糖酵解代谢机制在诱导Th9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Th9细胞相关免疫疾病的代谢调控策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人体拥有近3万个基因,其不仅决定着人类的长相,还控制着人体中所有重要的生物过程,掌握人体健康的命脉。新的研究发现,有一种组蛋白(histone)变体H2A.Z在这些关键的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于揭示组蛋白变体和组蛋白伴侣在染色质高级结构的调节中发挥的作用,阐明二者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癌症和基因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但目前对组蛋白变体H2A.Z的机理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0)
表观遗传学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随着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人类对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与染色体重塑等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证明了表观遗传学与人类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杨亮 《科技广场》2007,(3):217-219
本文在目前RFID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择上海复旦微电子公司的FM1725非接触式IC卡芯片和Mifare标准的IC卡MF1 IC S50以研究13.56MHz射频识别系统,并重点论述了该阅读器硬件的设计与实现。经实践证明,该阅读器工作稳定。该设计与实现对13.56MHz RFID阅读器的研制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RFID阅读器网络中阅读器部署效率低、收敛慢等特征,提出了基于网格划分机制的静态RFID阅读器的部署方法,实现了二维平面结构和三维立体结构中阅读器的部署。并提出了当网络中RFID阅读器失效的距离向量失效预警算法。本文中提出的网格划分部署机制简单、高效、部署周期短,距离向量失效预警算法预警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4月30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华课题组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文章"N6-Methyladenine DNA Modification in Drosophila",该研究发现了真核生物DNA的新修饰形式,证明在果蝇基因组中存在6mA的甲基化修饰,该修饰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受到去甲基化酶DMAD(果蝇Tet同源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6月1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Immunity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刘光伟教授领导团队的研究成果"Histone deacetylase SIRT1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leukin-9-producing CD4+T cell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负性调控Th9细胞分化)。该研究揭示了SIRT1在Th9细胞分化的调控效应和机制,为探讨Th9细胞相关哮喘和肿瘤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是其病原菌。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结核分枝杆菌Rv0694蛋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Rv0694为碱性膜蛋白,无规卷曲为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主要结构域类型为FMN羟基酸脱氢酶结构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和构建新抗结核药物靶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能通过改变组蛋白乙酰化的水平,使得染色体结构重塑,影响基因的表达。在人类肿瘤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出现了表达及活性的异常,同时存在着被异常招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显示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能。文章就组蛋白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4):306-307
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张忠平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家材料工程研究院合作,成功地利用廉价原料、简单的过程在常温下合成了类似生物组织的三维树枝状分枝的纳米花,研究发现,利用生物分子的结构修饰效应可以进一步对纳米花进行构造装饰,衍生出新的复杂纳米构造。该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Chem.Mater.上。  相似文献   

14.
多糖的结构修饰能够提高或赋予多糖各种活性、降低某些多糖的毒副作用。本文主要对多糖结构修饰的方法,包括化学、生物和物理等方法进行了介绍,对修饰后多糖的活性加以阐述。并指出对多糖结构修饰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将推动糖药物学和糖生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琦  何紫薇 《科学与管理》2011,(5X):68-68,78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1]。表观遗传学研究染色质重塑、DNA甲基化、X染色体失活、非编码IKRNA调控4个方面,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异常都能引起疾病甚至癌症。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异常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胃癌形成原因为例对DNA甲基化在肿瘤行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盐酸伐昔洛韦在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在该电极上有一灵敏氧化峰,并对其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7~1.0×10-5mol/L,检出限为1.5×10-7mol/L。用该法对盐酸伐昔洛韦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6.3%-100.4%。并探讨了盐酸伐昔洛韦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电子阅读器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子阅读器的特点以及现阶段电子阅读器市场现状,对制约电子阅读器发展的瓶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8,(8):14-15
组蛋白伴侣调控神经干细胞机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焦建伟研究员等揭示了组蛋白分子伴侣Nap1l1在早期胚胎脑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干细胞调控的重要作用,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 Reports。大脑皮层是哺乳动物大脑中高度发达的中枢区域,负责控制认知、记忆、情感行为等重要机体功能。研究者在确定了Nap1l1胚胎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分布基础上,通过胚胎电转实验发现Nap1l1敲降后神经  相似文献   

19.
<正>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杨维才研究组与其合作者,通过结合遗传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以及功能分析实验,发现了PSKR识别PSK及识别后的激活机制。结果表明:与已知的其他小肽-受体激活机制不同,PSK小肽结合到细胞膜上的PSKR1胞外结构域中不完整的island domain上,稳定其结构,进而PSKR1招募共受体SERK1,SERK2和BAK1形成异源二聚体,通过LRR结构域的二聚化来完成配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     
正拟南芥RNA核糖甲基化修饰研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课题组、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王玉秋博士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合作,系统检测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多种RNA上的2'氧甲基化修饰谱,并对指导修饰的snoRNA进行了归属。相关成果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研究者在snRNA上发现了19个修饰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