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是对传统的"局内人"信条与"局外人"信条的方法论突破.它改变了教育学者和教师的习惯性生存方式,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相互滋养与双向建构.教育学者介入实践,必须在疏远与接近、"抽离"与"卷入"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保持对研究对象群体的疏远,是为了对研究对象保持一种陌生化和理性化,以便能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审视的立场来研究它;接近研究对象,是为了获得对它的切身感受,获得更为深刻的内心体验.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是一种双重介入,因而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是两种不同行动主体各自的生活和彼此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许多教育学者在介入教育实践中建构理论、改进实践,但教育学者在介入中仍然坚持理论至上原则,将介入视为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种中介型介入使理论与实践、教育学者与实践者之间产生新的隔阂,且忽视了教育实践的特殊性。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学者的介入行动应是创生型的介入,即教育学者通过具身行动来创造性地认识、把握并重建教育实践,以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涌现新质的活动。为实现创生型介入,教育学者应实现研究与行动的协同共进、开展探索性实验、与实践者组成第二型学习组织并建构共享心智。  相似文献   

3.
教育研究不应是教育学者身居教育实践之外的一种“冷眼旁观”,亦不应满足于以“局内观察”的方式对所研究之群体文化进行“深描”。教育研究必须以“参与”作为研究的基本姿态。教育研究之“参与”,其研究旨趣不仅仅停留于对研究对象的复现与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如何教育”作出合理解答,并走向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对教育活动的“协同创造”。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者何为”,无论是对教育学者本身而言,还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而言,都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既表现为教育学者在理论建构与实践改进之间的研究立场选择,也表现为教育学者在专业知识分子与普遍知识分子之间的身份选择。教育问题所具有的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接专业生活与日常生活的特性,为“教育学者何为”提供了一种可能回答,也使教育学者超越立场与归属的选择成为可能。教育学者唯有经由教育问题反思自己的专业生活与行动逻辑,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专业生活,才能对当下中国教育大国建设与大国教育思想建设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学院化生存方式固有的远离实践特征制约了教育学者的长远发展。介入实践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生存方式,有助于教育学者提升社会责任感、坚守教育学立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教育学建设。教育学者在介入实践中发展,应跨越边界,在“圈内人”和“圈外人”之间穿行;重塑关系,由与教育实践者的传统专业契约关系向反映性专业契约关系转变;优化行动反思模式,并行开展单路径学习与双路径学习;互动共生,积极参与组织建设以争取有利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教育”思想是当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当今世界先进国家均重视研究“创造性教育”理论和实践,以培养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日本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的教育学者就已着手研究“创造性教育”,并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教育理论问题。但是,这种理论研究并没有继续下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六十年代初,日本教育学者在欧美国家研究“创造性教育”理论的浪潮冲击下,才重新开始了研究“创造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将它列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中。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性"辩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双方内在都有“摆脱”对方的需要。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既亲密又疏远的关系保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呼应和反思、批判。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合法的脱离”。企图克服、否定、抛弃这种“脱离”是科学理性僭越在教育中的表现。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保持一种批判性的距离有助于解决教育理论和实践间的经院式的纷争。  相似文献   

8.
当教育学者以"参与性行动者"的身份介入学校变革时,他实际上影响到了教育实践者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方向.因此,教育学者不能回避属于自己的那份实践责任.与教育实践者不同,教育学者参与实践变革,需要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和"适度责任",其边界和限度与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深度和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专业化的学术体制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性与专业性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使得现代学术呈现出复杂的发展态势。当其他学科领域纷纷批判由专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时,教育学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中国的教育学建设中,专业化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我们不能将公共化与专业化相对立,而应在推进专业化建设的前提下倡导教育学者的公共关怀。教育学者在面对教育实践时,必须在“介入意识”与“距离意识”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在参与公共文化讨论时必须立足于专业立场,并以此为基础承担其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理论原创性的缺乏.这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国外教育学理论研究及学校教育实践研究之间双向转化机制的缺失,这些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对学校教育实践缺乏深入研究.只有深入当代中国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取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原创的问题、资源和智慧.而教育实践最深层的核心则是促进学校场域中“具体个人”生命成长的诸多“转化”,教育学理论者以“主动深度介入”的方式直面、研究、揭示、促进和实现这些“转化”将有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原创理论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不同于文学研究和艺术研究,它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和欣赏的需要,它最重要的使命是解释实践、影响实践甚至改造实践。遗憾的是,“教育学术”在表面的繁荣背后,却日渐暴露出其在影响实践、改造实践方面的乏力。当前,教育研究存在书斋化和移植两种不良倾向,使得教育理论越来越远离课堂。为了消除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之间的“文化阻隔”,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研究的性质,确认教育研究是一种实用性和情境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研究者的实践意识、批判意识和原创意识。确立实践意识要求研究者到实践中去,理论建构要有利于实践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是情境教育理论与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流程.它在新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以“情境探究”教学模式为载体,可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3.
“螺旋形理论”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中的作用,教育社会学界有两种检视方式:其一,研究学生的社会出身与他们迭到的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其二,研究学生迭到的教育程度与他们获得的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本文关注的是在第二种审视中针对教育程度呈现螺旋形上升态势所提出的“螺旋形理论”,并从三个方面,亦即“螺旋形理论”的涵义、推进和贡献加以评析。这一理论值得关注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它的新颖以及极具科学性和可移植性,倒不如说是由于它提出的问题颇有启迪,例如。就业难的是哪些阶层的大学毕业生?教育面前机会平等原则真的仅包括“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吗?  相似文献   

14.
今天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教育研究理论越来越抽象。与教育行为者经验的联系越来越疏远。这就形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也造成了教育理论话语的苍白无力。那么,有没有一种教育研究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总是处于特定处境中的理论主体基于特定的理论视角对特定视域中的实践进行理论建构的产物。从实践中归纳提炼理论才能满足教育学内源式发展的需求。通过发现实践逻辑增长教育学本土知识是当前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核心任务。研究者要尝试以移植—改造、反思—归纳、反向操作、批判—重建等多种方式把握教育实践的多重逻辑,并基于实践逻辑的发现展开教育学分析。同时,教育学者在介入式互动中要有认同度、洞察力和分寸感,反思—重建应当成为合作互动双方的自觉意识和习惯行为。  相似文献   

16.
对话是意义的表达、解读、转换与创生的过程,它原本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方式。具有动态开放性特点。近代以来的实验科学对研究对象的征服态度导致人们对话式求知的遗忘。教育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关系,理应保持开放的聆听、谦卑的外推与自觉的反思态度,遵循对话的“逻各斯”,变成教育活动意义方式的不断叩问与应答的过程,借以获得所谓的“互动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实践立场及其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学的实践品性决定了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有实践立场,从这一立场出发的实践关怀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道德使命;关怀实践有不同的心态,值得推崇的态度是“视人为目的”和“有耐心地守望”;实践关怀说到底是理论逻辑对实践逻辑的干预,但那是一种“有分寸的干预”;介入式的实践关怀需要的条件是:以“内在利益”为取向,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实践智慧,保持思维方式上的自觉反省。  相似文献   

18.
在人文领域,伽达默尔是名家,其《真理与方法》是名著。大家知道,哲学演绎是教育学者惯用的研究方法,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20世纪70年代问世后,教育学者很快就以它为方法论来思考教育问题了,人们现在津津乐道的“反思性实践”“对话”“生成”等话语都与这有关。伽达默尔的理论可谓教育学者的宝贵资源。不仅如此,在专业哲学家很少直接论述教育的当代语境中,伽达默尔难能可贵地“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出现一种新型的合作教育研究形态,即"双向滋养"型合作教育研究.它是当代教育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同时态发展及突破德国与美国教育研究局限性的需要,其发展亦与介入主义兴起、中国学术传统促动及思维方式更新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以理论者与实践者为中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沟通与转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史研究是为了“教育”而凭借“教育”来研究“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研究,“教育”是教育史研究的内容、目的和依据。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是指研究者在实际的研究中,只重视史实的搜集与梳理,而忽视“教育”在教育史研究中作用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它产生于研究者的教育理论基础薄弱与教育史研究观念的陈旧,已经对教育史学科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加强教育理论主要是教育学、教育哲学和教育史理论的学习,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史观,应是改变教育史研究中“教育缺失”现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