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可以借助于一次函数所对应的图象——直线,直观地进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这种数形结合求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的方法,也称为“图象解法”,下面结合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我们以一次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一次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为例,说明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与方程、方程组解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一次函数知识是每年中考的重点知识,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以及与方程、不等式和二次函数关系的综合应用.一次函数实际应用是中考的热点,与几何、方程所组成的综合题也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同学们要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础练习     
《数学教学通讯》2011,(1):28-30,57
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图象特征及图象位置与函数解析式系数的关系体现了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图象特征及图象位置与函数解析式系数的关系体现了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由函数图象获取信息的试题很多,尤其是用函数图象直接解答不等式(组)的试题正成为考试热点之一。下面就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谈点感受。图1一、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解答不等式例1已知一次函数y=kx b的图象如图1,所示,求不等式kx b>0的解集。分析: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kx b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4,0),当x<-4时,其图象在x轴上方对应的函数值y>0,即kx b>0.由此得不等式kx b>0的解集是x<-4的实数。图2解:根据函数图象:不等式kx b>0的解集是x<-41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y=x6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写出不等式…  相似文献   

7.
秦庆康 《双语学习》2007,(6M):93-93
初中教材教学安排,七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一元一次方程,并掌握其解法,八年级上册认识了一次函数,并掌握了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懂得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的对应关系;八年级下册认识叮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掌握其解法,懂得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就感到非常茫然了,下面我想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本人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回顾本章的内容较多,主要有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综合应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一次函数(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画法及性质.因为函数图象是研究性质的前提,而函数  相似文献   

9.
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是一种重要题型,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以及导数等知识,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从各种角度,利用多种方法,例举一些常见题型,力求从实质上解决这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教材教学安排,七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一元一次方程,并掌握其解法,八年级上册认识了一次函数,并掌握了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懂得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的对应关系;八年级下册认识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掌握其解法,懂得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就感到非常茫然了,下面我想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本人肤浅认识:1突破一次函数关突破一次函数关,是弄清三者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我认为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1深入理解函数概念①教材中对函数的定义为…  相似文献   

11.
点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两个基本而核心的函数,正是通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学生首次了解到了具有某些特征的一类函数,了解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的意义,了解了这些函数的图象与其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了解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些不仅是初中数学中基础而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关系密切,近年来成为各地命题的热点,下面对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相结合的问题结合例题进行分析.例1如图1,一次函数y=kx b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曾观摩了新疆某校一次初中数学课堂人教版八下"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展示活动.授课教师合理组织,积极探究,结论的呈现也很是顺利.但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检测中,学生的表现却很不尽如人意,虽不排除有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原有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缘故,但是在构建方程和一次函数图象之间联系的过程中,缺乏表格作为过渡,以帮助学生理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三角形面积问题"的考查主要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考查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笔者对中考三角形面积的基本求法做了如下总结:下面对此表作出具体说明.一、分割1.竖直分割例1如图1,已知双曲线■的图象经过点(1,4),一次函数y=-x+b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并且经过  相似文献   

15.
林伟 《高中数理化》2011,(13):26-27
求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涉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是中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数学竞赛的热点.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归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知识有什么联系吗?其实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知识间的关系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一般都可以转化为ax b=0(a、b为常数,a≠0)的  相似文献   

17.
一次函数经常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点结合命题,重点考查一次函数解析式和一次甬数图象及性质,尤其是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多样化,要重视各种题型的训练,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题中,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相结合构成的方案问题,成为了命题热点.命题者之所以看中此类题目,除了考虑落实新课程标准之外,还有考查考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缜密性、完整性等数学能力等.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一次函数的教学要求是"(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时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有关阅读分析一次函数图象问题已成为中考的热点.怎样阅读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段以下是高一一位教师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执教者先引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如何?我们可以考察一元一次方程2x-6=0、一次函数y=2x-6和一元一次不等式2x-6>0.学生:方程的根是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不等式的解集是{x|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