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活动是师幼在特定时空围绕一定的活动内容展开的多维度的互动。幼儿在师幼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的态度体验称之为教学情绪。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起着重大的作用,它既驱动人的本能行为,又干预人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情绪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动力,对人的行为起着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召华 《农村教育》2006,(11):64-64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对目标的实现与否作用极大,它是一个人的精神能源,尤其在人的智力活动中,作用更为突出,如果离开它,人的行为则会缺少原动力。这进一步说明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热情等积极的情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积极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内心的独特感受,表达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同时也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喜怒哀乐就是情绪的形式,情绪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可见,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胡作义 《中国教师》2008,(12):46-47
<正>我国医学书上记载:"怒伤肝"、"悲伤肺"、"恐伤肾"、"虑伤脾",这说明情绪对人的重要性。情绪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情绪能影响人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情绪如愉快、满意、兴奋、赞赏、幸福等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会明显提高人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情绪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之中,并影响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进行,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也是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并伴随着一定的情景而产生和消失的。影响学生情绪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对体育教师教态对学生情绪的影响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情绪是指人对事物或他人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行为自发形成的动力,它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它可引起人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从而提高或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与运动效果。有研究指出在干扰学习的所有内干扰因素中以情绪为首,研究同时指出,情绪调节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提高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呢?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一般来说,凡符合、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往往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等情绪体验;反之,凡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则会使人产生不满意、不愉快、憎恨、忧愁等情绪体验,因此说情绪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初中学生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情绪基础比较薄弱,波动较大,所以情绪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山东教育》2011,(1):126-126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仑兹提出这样一个气象学概念: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导致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个有名的“蝴蝶效应”理论不仅适用于大自然,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活动,当然也适用于人的心理。人的行为总是以情绪为先导,人们行为活动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外在和自身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情绪能影响人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往往是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和锻炼勇气的催化剂,如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精神活动机能失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调节,而且要理智、科学地对情绪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情商呢?具体来说就是情绪的商数:情绪智力、情绪智能和情绪智慧。它主要指一个人的信心、恒心、毅力、知觉、抗挫力,以及合作精神等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反映。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语文既是重要的现代信息载体.又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工具,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综观现行的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具佳.为语文教师进行情商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它学科难以企及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良情商呢?  相似文献   

12.
所谓情绪是指在目标管理中发生作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过程,它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一种自身主观的心理活动,比如:喜怒悲惧等,人的一切活动都有情绪的印迹。歌唱同样如此,它在很大都程度上受到情绪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钢琴课教学很多年来一直被大多数教与学的双方认定为是一种纯技能传授活动。然而就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言,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智力,在课堂上以良好的情绪状态进行学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情绪是人身体对行为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简单情绪与复杂情绪以及对立情绪等等。它与学生练琴乃至上课的信心中  相似文献   

14.
正兴趣是人们对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持久地去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倾向,它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从而满足求知欲。而学习情绪与兴趣又是相辅相成的,高昂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兴趣,情绪越好,越能充分发挥学习兴趣所产生的效应。反之,如果对学习缺乏兴趣,就根本无法活跃课堂气氛,学习效果也就是一句空话。而后者尤为重要,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人在无食欲的前提下,如果只是勉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自由发展”既与“人的发展”相关,又与“人的自由”相联。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进行的;人的活动有自主与非自主两种状态,人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活动状态;人的自由发展只能存在于人的自主活动状态即人的自由之中,但人的自由并不等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主要是指人按照自己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但现实的人的自由发展又要受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育史学是一门有关人的学问,它关注教育实践场域中的人及其活动。这一内在逻辑决定了教育史研究将以人为中心进行历史活动的理解与叙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史研究,以马克思承认人的本质是实践而非观念的人为前提,将人视为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进而关注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彰显教育史学的人学意蕴。活动的人是教育史的主体,教育历史与教育史学的主体间交往共同构成教育史,教育史学实践是主体发现美的过程,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生成教育史。  相似文献   

17.
审美活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感于通行美学原理对审美活动的抽象、直观理解和对审美意义的片面认识,本文力图从人类活动的角度,重新审视审美活动及其意义。审美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形态,它遵循人的活动的一般原则,即克服人与外部世界的分裂。同时,它又是对实践活动的有限性的超越和理论活动对人的目的性的悬置的修正。因而,审美的职能就在于:一方面,它是对现实矛盾的否定和克服;另方面,又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动,对人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刘天东 《考试周刊》2012,(68):128-128
现代研究者认为: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智商,还有80%依赖于情商,即人的情绪智力,因而情绪调动对人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情绪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之中.并影响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进行。它能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满意程度,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的情绪障碍与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能影响人的方方面面,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往往是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和锻炼勇气的催化剂,如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精神活动机能失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调节,而且要理智、科学地对情绪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0.
百变的表情     
《母婴世界》2014,(3):102-103
专家的话 能不能分辨他人的情绪,对人的生存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是人类有了社会以后进化出的一种高级机能。一些基本的情绪,如喜、怒、悲等很早就能表现出来,而有些复杂的情绪,比如嫉妒、羡慕等,则要等到以后有了大量经验才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