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于1987年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剧艺术工作者、理论研究人员等40余人。与会代表回顾了1958年我国电视剧初  相似文献   

2.
夏丽丽  罗青 《现代传播》2004,(1):102-103
2 0 0 3年 11月 16日 ,“国际竞争环境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中德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德国科隆大学广播电视经济研究院合作研究项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拓宽电视市场———中国的代价与收益”)的组成部分 ,由项目负责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举办的“2003·中国横店影视杯”纪录片大奖活动在浙江横店圆满结束。本次大奖活动共收到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新疆、广东等122个电视台,8个电视机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全国妇联电视中心、北京广播学院、武警电视部门和部分电视公司)选送的324个节目。  相似文献   

4.
木子 《现代传播》2001,(4):124-125
由北京广播学院主办,北京亚环影音制作有限公司协办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剧本研讨会于2001年7月16—17日在北京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人民日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的有关领导、专家以及亚环影音制作公司的有关人员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主持了会议。会上,与会者从总体卜肯定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以下简称《纪》剧)前40集所取得的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亚环”总经理边晓军先生介绍了组织《纪》剧续…  相似文献   

5.
吴晓晶 《现代传播》2004,(3):107-108
“频道时代的电视新闻传播暨CCTV新闻频道开播一周年研讨会”于2 0 0 4年5月15日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和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有关领导以及新闻中心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的2 0多位专家学者,就新闻频道开播一周年以来的经验和启示,以及新闻频道的发展战略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本次研讨会由CCTV新闻中心频道编辑室主任许强主持。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任金州教授在致词中认为新闻频道的开播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深入地进行电影美学、电影艺术理论的研究,积极、健康地开展电影批评,回顾、总结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历史经验,使我国21世纪的电影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了迈向21世纪电影美学研讨会,于2000年3月25日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章柏青研究员到会致辞,研讨会先后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主任苗棣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贾磊磊研究员主持。与会的50多位专家学者来自北…  相似文献   

7.
李森 《现代传播》2005,(1):102-104
电视艺术传播与研究意义电视艺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视艺术是指反映在电视荧屏上的一切艺术形式。如: 电视剧、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电影、音乐电视等等。狭义的电视艺术则主要是指电视剧。毋庸置疑,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电视艺术, 已经成为当下所有艺术门类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电视剧以其丰富多彩的创作、海量的收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的景观。把电视艺术称之为“时代的艺术”恐怕并不为过。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资料: 2001 年国产电视剧申报数量达到40000集, 审批数量达到 3000…  相似文献   

8.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可喜!可贺!多年来,《现代传播》在全方位地关注中国的现代传播事业和理论的时候,也曾不时一瞥中国的电视剧艺术事业和理论。比如,最近一期(即1999年第2期,总97期)的刊物上,《学报沙龙》栏目里,就有王伟国等人议论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一组共10篇文章。另外,在《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栏目里的冷述美一文,《专题研究》栏目里的高鑫等论述京沪粤港地域电视文化的五篇文章,也都论说到电视剧艺术,触及到电视剧艺术的某些理论问题.然而,面对着飞速发展的电…  相似文献   

9.
钟欣 《现代传播》2003,(2):125-128
党的十六大确定“三个代表”为全党工作的指导理论 ,统领着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改革 ,要求我们电视剧事业要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出积极的贡献。我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 ,也要求我们的电视剧做大做强 ,加入全球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杂志社 ,于 2 0 0 2年 1 2月 2 8、 2 9两日在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办了“中国传播论坛 - 2 0 0 2…  相似文献   

10.
自1956年第一部电视剧播放至今,中国电视剧己走过了二十八年的历程。为了把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作为一门历史科学对待,为了把电视剧的艺术实践和理论问题置于历史的背景上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科学地、深入地进行电视剧理论研究打下基础,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北京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北京电视剧艺术家协会于1987年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理论工作者,来自第一线的电视剧导演和编剧,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的教师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电视剧发展史的分期,电视剧的观念和特征,电视剧的美学特征等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紧张活跃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感到:这是一次史论结合的、联系实际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1 1月1 6日,“国际竞争环境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中德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德国科隆大学广播电视经济研究院合作研究项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拓宽电视市场———中国的代价与收益”)的组成部分,由项目负责人郭镇之研究员主持。来自广电政府管理部门的专家、国内主流媒体和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一线人员,以及中德两方的研究学者2 0余人参加了研讨。1 1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了精彩的见解,讨论十分热烈。由于与会者背景的多元特点,研讨会呈现出鲜明的互动特征,不同的研究视角和…  相似文献   

12.
年前,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协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广播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主持,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副会长张振华到会祝贺并发言,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任金州教授致开幕词,知名学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2月1日至3日,“上海电视台国际部纪录片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与会学者对于上海电视台国际部纪录片创作多年来逼近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普通人的生活给予高度评价。研讨会由上海广播电视学会、中国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有限公司、中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纪录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与会代表认为:上海电视台国际部在纪录片创作方面成绩极为突出,这样集中观摩研究地方电视台一个部门的纪录片作品,在我国电视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剧发展要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给中国电视带来巨大变化,使中国电视剧形成多样丰富的格局,逐步走向成熟.30年来,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电视艺术观念,丰富了电视剧业态发展格局,形成多样化电视剧艺术形态和风格,创造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电视剧作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11月初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北京东方百惠影视文化公司共同合作 ,召开儿童影视现状与发展研讨会。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会议厅举行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国电影艺术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等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儿童电影学会的艺术家、资深导演、编剧参加了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主持大会 ,著名艺术家于蓝 ,著名影视专家陈锦、黄式宪、王泉根、胡智锋、王志敏、张德祥、朱小欧、王君正、佟鸿举、林阿绵、冉红等专家在会上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电视剧,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叙事艺术,虽然仅仅经过了4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2002年统计,当年审批通过的电视剧已达到了804部、16420集,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观看电视剧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对于电视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电视剧发展史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北京广播学院的高鑫教授和吴秋雅博士合著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7.
有报道,2004年底又一部<三国演义>已经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并通过了广电总局的审批,计划于2005年12月完成.  相似文献   

18.
1月30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贵州分会、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贵州广播电视报社举行电视连续剧《渴望》学术研讨会,与会的有省内影视评论家、知名编导演、电视艺术二作者和新闻工作者40余人。他们通过对《渴望》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探讨了电视剧的特点、创作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李叶子 《今传媒》2016,(10):93-94
随着日本、美国、英国的电视剧甚至泰国等国家的电视剧席卷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一直以来在中国电视剧收视市场长久不衰的韩国电视剧也不甘落后,韩国言情电视剧在叙事艺术上不断自我完善。本文以言情电视剧中人物角色设定为切入点,将21世纪以来突出的人物形象设定予以分类归纳论述,归纳21世纪韩国言情剧人物形象设定的变迁,以求更系统的研究韩国言情电视剧叙事艺术,与此同时,通过人物角色产生共鸣,在电视剧中看到受众自我的缩影,从而找回初心。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的各个艺术门类中,发展迅猛、效益突出并且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艺术形式,首推电视剧。从传统连台本戏剧、评书连讲到章回体小说,国人向来热衷于有一定长度和连续性的故事。这种欣赏习惯的长期积淀,使得中国电视连续剧观众的绝对人数,在世界范围内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