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来纠正或者说确定一种说法,改变一种视角。历来都说“批改作文”或者“作文批改”,我觉得有必要在“作文”和“批改”之间强调“学生”一词。“批改作文”或“作文批改”是一种只见文本或者说以文为本的视角。而“批改学生作文”是既见文本,更见作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参加历届中考作文蒯卷,印象是:满分作文寥寥无几,真正的优秀作文少之又少。原凶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是缺少“四气”,或“四气”不足。中考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要有“四气”,即正气、大气、文气、雅气。  相似文献   

3.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4.
冉云娥 《湖南教育》2001,(14):27-27
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是作文教学的教学追求。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作文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纵观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国卷作文试题,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几个阶段。在此指挥棒下,中考作文也经历了相应的几个阶段。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大致可分为“限定文体”和“文体不限”两大类型。近年来的考试作文题大多“文体不限”,有少数作文题增加了“除诗歌外”的补充限制。  相似文献   

6.
宋运来 《江苏教育》2023,(9):10-14+3
从作文教学问题出发的童漫作文,起于“看图作文”,发于“看漫画作文”,勃于“儿童漫画作文”,成于“童漫作文”。二十八年来,童漫作文研究团队基于小学生学习心理从童漫作文到课程育人,从“童漫作文教法”,再到创立“童漫教学法”,高质量实施语文教学,让儿童热爱母语,学好母语。  相似文献   

7.
“绿色作文”理念对于深化当前的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传统的作文——“灰色作文”以及形成的原因两个方面,介绍“绿色作文”理念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作文”的理念并重点探讨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  相似文献   

8.
戚春霞 《新课程研究》2009,(11):167-16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是因为作文试题的赋分高,这块“敲门砖”最重(中考、高考占到60-70分)。传统的看法是作文写得好,语文得分就高,语文分数高,升学的几率就大。于是“满分作文”、“最牛作文”让不少考生得以圆梦;“少年作家被名校特招”、“一篇作文上北大”使个别有作文天赋的少年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高考考场作文命题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主要是“新材料作文”)三种类型。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作文写作,都要在审题上下工夫。作文审题的终极目标是“准确到位”“不偏不倚”,只有对题目的外延和内涵理解透彻了,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偏颇,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构思上新颖等更高级的作文写作目标。可以说,准确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保险分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出现话题作文以后.又出现了“新材料作文”的概念。这是相对于以前的材料作文而新出现的一个概念。为了便于区分,人们自然地就把以前的邪种材料作文称为“旧材料作文”,而把现在的这种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1.
张婷 《考试周刊》2013,(77):1-1
作文命题的题型主要有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看,材料作文有加强的趋势。2010年和2011年“新材料作文”都占50%至60%,而2012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新材料作文”,比例高达95%。2013年,江苏卷也开始尝试。  相似文献   

12.
曹阳 《中国考试》2000,(7):26-28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部分明确要求“联想恰当,想象合理”。那么,联想型作文有什么特点,联想在作文中起什么作用,怎样去完成联想作文呢?  相似文献   

13.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高考“话题作文”的启示,中考“话题作文”悄然入试。尤其是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话题作文”急剧上升,大有取代其他作文题型的趋势。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以某个话题为淡话中心的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内容的自由作文,它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作文教学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作文教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在二十几年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总结中。涌现了许多对作文教学有着极高指导意义的思想.如张化万的“生活作文教学”、李吉林的“情境作文教学”、贾志敏的“小品表演作文教学”、于永正的“言语交际作文教学”、丁有宽的“仿写作文教学”、窦桂梅的“创意作文教学”等等.对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大量的作文教学思想却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6.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笔写作文,往往觉得没啥好写,材料不鲜,更是许多小学生作文通病。例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记一个值得学习的人”之类的作文,不是写“捡钱包”,就是写“帮老人挑东西”;或者翻作文选,改名换姓抄袭别人的作文材料:或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所以.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不是简单空洞,就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7.
陈怡 《辽宁教育》2013,(12):59-60
目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种种“失真”的现象,失真的症结在于:社会现实的影响、迎合考试的定位、贫乏的日常积累。“真作文”指的就是有真内容、有真情感、有真过程的作文。要克服学生作文中的“失真”现象,进行“真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丰富的阅读积累为“真作文”夯实基础,有趣的实践活动为“真作文”搭建平台,重在求真的评价为“真作文”指引方向,优化的作文命题为“真作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陈静 《成才之路》2011,(35):85-85
单调的训练手段,狭窄的训练空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贫困”的深渊,虽说个性作文、绿色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等一些新兴作文教学的出现,给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作文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在众多“同样话题、同样选材、同样主题”的作文中,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肯定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形式进行“装扮”。作文的“装扮”过程即实现作文创新的过程,是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20.
林一萍 《广西教育》2008,(20):63-63
《大纲》指出:“教材……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中学语文教材实质上更是一部作文宝典。长期以来,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学生在课余的作文练习中只是向各类“作文宝典”问计,却忘记了比任何“作文宝典”、“优秀作文选”都要经典的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