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增效,促进素质教育.因此,减负之后对学生的引导和督促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要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使学生有意识地发展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减负"这句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多年,然而"减负"的成效到底如何?为什么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那么沉重?为什么社会的呼吁还是那么强烈?时下教育行政部门又再次重申"减负"问题,并加大了对学校落实"减负"工作的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全面深化"减负增效"的当前,深入分析"减负"背景下的"增效"因素,理清"减负增效"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凸显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有利于学校坚决贯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同时,学校体育应进一步拓宽"增效"途径,并在提升教师、优化组织、发挥优势等方面挖掘潜力、提升效率,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减负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天性、人性得以释放,全方面,多角度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所谓增效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并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减负的目的是增效,增效离不开减负。那么初中英语教师怎样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促增值,实现轻负担与高质量的有机统一呢?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纷纷行动,就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但是,每个人都意识到减负并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反而是强调"减负"的同时要能"增效"。那么在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呢?  相似文献   

6.
如何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眉山市齐通中学结合学校的办学追求,聚力减负、增效,在减负的同时,努力打造教育新常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减负重在“落地”自建校以来,齐通中学在高效上下足功夫,严控学生作业量。学校成立了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调研论证,科学规划、系统要求、有效监督,努力在减负中提质。  相似文献   

7.
葛春奎 《学子》2013,(10):8
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增效"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随着各地方、各学校对"减负增效"工作的大力推进、落实,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欣喜之余,很多数学教师又有了深深的担忧:数学课少了,作业量少了,但教的难度没有降低,习题的难度也没有降低,如何保证学生的数学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减负"容易,如何"增效"?  相似文献   

8.
李业琼 《上海教育》2009,(14):61-62
徐汇区教育局对“减负增效”推出了提升效能的“八举措”和关注学生“三字经”。逸夫小学在区“减负增效”的精神指导下反思学校教学工作,认为“减负增效”关键在于增效,在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应该是教学流程管理的有效,我们从其中一点——有效作业,谈谈学校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计德华 《上海教育》2000,(11):25-25
学校领导作为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减负”中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减负”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增效”的具体途径。“减负”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是什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一些,课后少布置作业就是“减负”?学校领导对此首先应有正确的认识。为此,我校行政班子在开学前就“减负”工作进行了三次专题研讨,达成共识,并确立了工作目标和措施,我们始终坚持:“减负”所要减的应是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即减去那些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发展没有关系的怪题、偏  相似文献   

10.
吕静 《教师》2010,(25)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增效?我想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功在课前,效在课中,益在课后.下面我谈谈对"效在课中"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09,(12):80-80
我们2009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继推介静安、徐汇、卢湾和闸北等四个区"减负增效"经验后,再次推出黄浦、长宁、杨浦和金山4个区的"减负增效"新举措。本期我们刊载了黄浦区教育局"减负增效"举措,即"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活用教材,让学生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这是"减负增效"的最终目标。现将这些经验和举措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2.
作为校长,应该充分为学生成长着想,指导教师站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减负增效"的重要意义,切实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同时通过"增效"扩大学生发展的空间.我认为,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准是实现"减负增效"的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最终得益者是学生。然而,"减负容易增效难",这对学校和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如何坦然地迎接挑战,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课堂教学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是关键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常态教学的管理,形成了"课前重备课—课上重学生—课后重作业—考试重分析"的课堂目标管理流。研究课堂,落实常态教学评价。我们从追求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4.
"减负增效"是我们现在提得最多的话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呢?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对于"减负增效"的实质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去真正地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教师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减负增效",学生学得不够深入,练得不够充分,课堂教学匆匆收场,教学质量不能真正得到保证。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须首先给老师和家长减负,真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同时又要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6.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新课改形势下广大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农村中学学生少见多奇、知识面较窄而且很不平衡,学校办学条件相对简陋.根据农村初中的条件和特点,本人认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物理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的顽疾,是阻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5年秋高中新课程实施后,我校于2006年9月启动了高中新课程增效减负行动研究,并于2008年3月将"用新课程的理念,创建增效减负模范学校"作为学校第二个3  相似文献   

18.
林丽萍 《辅导员》2011,(12):37-38
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那么怎样落实减负增效呢?从实践的教学来看,我们的学生"悟性""习惯""个性"等各个方面差异性很大,减负同样也会面临着减质,特别对于后30%的学生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应该在减负与增效间寻找平衡,促进学生的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江苏省教育提出减负增效,重拳出击.减负了,学生在校时间少了,课后作业量也有了严格的限制,历史课似乎落入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既减负又增效呢?  相似文献   

20.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作为其中主要力量的学校,如何在“减负”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校长们的一致看法是,“减负”不是减质量,也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学生“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增效”的主战场;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题负担;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满足部分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应积极宣传课改成果,欢迎家长参与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