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黎锦熙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其语法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力作。本文以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及其开创的句本位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简介《新著国语文法》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句本位语法体系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新著》)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语法著作,它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些适合汉语语言实际的语法理论,而且在于它在析句法方面也开了汉语语法分析之先河,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语法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前者。语言学界评述甚多;对于后者,论述较少,且至今褒贬不一。我们认为以辩证的观点,从汉语语法学史的角度去正确地认识《新著》之析句法的历史贡献和不足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黎锦熙先生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是一部描写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一部借鉴西方传统语法并充分结合汉语实际的著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部著作一再受到批判。现在看来,过去对《新著国语文法》的某些批判是不公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部著作进行实事求是、公正公允的再认识和再评价。《新著国语文法》的“句本位”语法从现代汉语的事实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汉语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一部开创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新著》出版到现在,其间对它的研究和评论一直没有间断过。自《新著》出版80年来,国内外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语言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新著》中对某些现代理论已经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5.
《新著国语文法》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以前人们对此书价值和贡献的阐发多着眼于比较宏观的角度和方面。而对相对微观一些的方法层面上的东西.则发掘得还不够。后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汉语语法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重描写而不轻解释;善用比较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成功使用了一些今天还在流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著国语文法》的学术地位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黎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的出版发行,作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学术价值在于它开创了现代汉语语法学研究和教学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于娜 《现代语文》2007,(7):14-15
真正的现代汉语连词研究是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开始的.在这本著作中,黎锦熙把连词分成了十类.其中,他把表示假设和条件的连词分别叫做"假设连词"和"范围连词".自此以后,汉语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连词的研究就从未中断过.  相似文献   

8.
1 《新著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有深远影响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到1954年印行了18版,到1955年印行了22版,近年又列入商务印书馆编辑的《汉语语法丛书》。虽然1921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许地山著的《语体文法大纲》(已使用图解法),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孙俍工著的《中国语法讲义》,1920年上海太平洋学社出版了吕云彪、戴渭清、陆反白合著的《白话文做法》中也有《白话文的用词》(词类)和《白话文的句法》(重点在修辞)两章,但是这几部书的流传范围小,远不如黎先生的《新著  相似文献   

9.
1《新著国语文法》是我国第一部有深远影响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到1954年印行了18版,到1955年印行了22版,近年又列入商务印书馆编辑的《汉语语法丛书》。虽然1921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许地山著的《语体文法大纲》(己使用图解法),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孙俍工著的《中国语法讲义》,1920年上海太平洋学社出版了吕云彪、戴渭清、陆友白合著的《白话文做法》中也有《白话文的用词》(词类)和《白话文的句法》(重点在  相似文献   

10.
自汉语语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语法学界对汉语语法规律的认识与研究是逐步深入的:曾经历了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词本位”到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句本位”的历程.近年来,语法学界对词组在语法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词组本位”的认识.因此,对词组的研究已经成为语法学界普遍感兴趣的课题,也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笔者在这种“词组本位”的潮流推动之下,也曾以“词组本位”的思想写过一篇短文《试论三种不同结构格局的句子》(载于《鞍山师专学报》八八年第一期,下简称《试论》),从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文通》孕育了“句本位”思想,创立了词法、句法分立的语法体系,客观总结了古汉语语法规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文通》的主要缺点是句成分设置残缺不全,语法概念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英语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造成的一种中介语现象,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各个层次都有所体现。就语法方面而言,英汉在语法形态和句法方面的巨大差异给中国学习者带来了很大困难,但这些语法上的困难是学习者完全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法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规律和研究传统,而自《马氏文通》以来,西方的语法体系却一统天下,成为语法研究的唯一标准。从语言哲学的高度看,语法并非只是词法和句法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语言的组织规律,是语言组织的方式、方法、手段和过程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英汉语法本质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区别了形式语法和语义语法两种不同的语法类型,分析了其异同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家在20世纪木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Adele E.Goldberg将构式定义为独立且唯一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体。它的提出引起了语言学家对以往配价理论的反思,国内学者开始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语法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构式语法应用于零散汉语语法现象分析的初级阶段,接着是构式语法理论应用于汉语研究的理论构建及可行性探讨阶段,最后是理性衡量构式语法的价值与局限及将其应用于汉语教学的深化阶段。尽管构式语法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分析理论,真正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以来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语法研究成果显著。教学语法体系和语法项目习得顺序研究有所突破,但总体上尚显不足。用法研究深化了语法本体研究,但有的教学建议针对性不强。语法偏误研究有长足进步,但与习得结合的研究尚少。语法习得研究成为一个新亮点,但还有较大开垦余地,可预见这方面大有可为。实验、统计方法运用范围有所扩大,但也有些不良倾向。加强理论意识,需加强空间范畴、时间范畴、状态范畴的习得研究、汉外比较研究,也需加强国别学生特殊虚词、句法成分、句式习得研究以及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的角度,可以把俄语语法分为形式语法和功能语法。传统的形式语法存在一些弊端,在对形式语法的反思和批判中产生并发展了功能语法。当代俄罗斯功能语法流派众多,百家争鸣。把功能语法与形式语法完美地结合并有效地运用到我国的俄语语法教学实践中,是俄语教学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认为汉语语法研究必然会走向"应用"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汉语语法本身发展的必然。对于汉语语法研究如何发展的问题,作者评述了两种主要的观点:"接轨观"和"共性观",通过对汉语与印欧语的比较,作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如何促进汉语语法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作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一百年来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其开创意义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其语法系统存在着一些矛盾之处。该文从"字类"(词类)、"词"、"位次"以及"句读"四个方面论述《马氏文通》语法系统的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80年代以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几乎涉及了句法与词法的各个方面。研究材料日益丰富,学们已不再局限于传世中士献,而是将视线转向出土献、汉译佛典、甚至同一语系的亲属语言。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在传统语言学注重实证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本对这一时期的研究论及动态择要作一概述,目的是对中古汉语语法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拟为新时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汉语语法研究必须结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注重句法的语义分析,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吸取灵感;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需要从汉语语法研究中吸取营养,而且在引入语法本体研究成果时必须化繁为简、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