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唐代天德军都防御使所辖,诸书记载有异,尤其是天德镇设置之初所辖范围,学界说法不一。经考证认为:贞元十二年(796)置天德军都防御使,领丰、会二州,东、中、西三受降城。最迟元和六年(811)割出会州,至迟元和八年割出东受降城,领丰州和西、中二受降城。至唐末,天德军都防御使辖区几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唐代丰州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统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和包头市的大部分地区,伊克昭盟北部和呼和浩特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这里从战国、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就相继设置郡县进行管理。东汉末,屡遭兵燹,“城邑皆空”。北周武帝时又在这里设永丰镇,隋开皇三年(583)始置丰州。唐王朝建立后,仍与此设丰州及其他一些机构。在唐王朝空前统一和强盛的历史时期,丰州这个被荒废了三百多年的塞上古郡,再次呈现出了初步的繁荣与发展,并且担负着抵御漠北游牧民族政权的进攻和沟通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  相似文献   

3.
天德镇始设立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史书对这个藩镇辖区范围的记载颇为混乱。问题集中在它到底领有几个受降城。对此,宋人已不清楚,后人也鲜有考证。是否象今天有的同志指出的那样,“特别是贞元十二年天德军置都防御使以后,天德军成为唐朝直属的地方藩镇,天德、丰州、中西二城(有时包括东城)都在它的统领之下”①。实大有再讨论的必要。从唐玄宗开元时起就统于朔方军的丰州、天德军、西受降城与东、中二受降城在唐德宗大历十四年,分属灵武节度和振武节度。《旧密书·德宗本纪》: 大历十四年闰五月,以朔方右留后常谦光兼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远军、天  相似文献   

4.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即招抚辽阳行省等处军民,着手统一东北地区.不久,在辽阳设置了定辽都卫指挥使司,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1375年(洪武八年),定辽都卫指挥使司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下设辽海二十五卫.辽海卫,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置于牛家庄".1393年徙治开原城(即今辽宁开原),有镌刻"辽海卫"三个大字的古碑出土,古碑左侧镌小字"永乐□年".明王朝先后委派王谨、孙茂、罗裕等人治理卫事.这些官员负责管理本卫人民,遵照明朝的政令,巡视边境,保卫疆土.  相似文献   

5.
辽初大同为云州,也是大同军节度使所在地;辽兴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辽西京道共辖府一:大同;节度州六:丰、云内、奉圣.蔚、应、朔;刺史州八;弘、德、宁边、归化、可汗、儒、武、东胜;另有天德军节度史、金肃州、河清军等.辖境包括今大同、朔州二市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其辖区范围与北魏平城京畿大体相当.辽于西京置留守司、计司、都总管府等行,“辽既建都,用为重地,非亲王不得主之、”(1)可见其重要性.西京不仅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也颇有建树,成为辽代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本文试就辽代西京的文化教育发展情况作一简短的概括和分析.一、辽代西京国子监和其他教育机构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管理机关叫国子监,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辽于西京设国于监,这在西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继北魏之后,在这一地区再次设置的国家最高学府.《山西通志》(清)记载;辽西京国子监在大同府治东南.张起岩《崇文堂记》云:“云中在辽为陪都,学即辽国子监,宏敞静深冠他所.”(2)西京国子监的设立,对于西京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一批人才.西京作为辽代学术艺术文化中心的地位亦由此奠定  相似文献   

6.
澜沧卫的设置及其在永胜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是明王朝为了加强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统摄金沙江上游一带的土司地界,以达到其大一统的政治目的而在北胜州(今永胜)设置的军政合一的政府机构。它客观上却推动了当时永胜政治经济化的发展,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7.
这张历史教学挂图,是为配合中国历史课本第五章第一节中的"奴儿干都司的设置"而编辑的.它反映了明朝政府对我国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和管辖情况.十五世纪初期,明朝政府继承了辽、金、元各代在东北地区的统治.1409年,在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地方,设置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它管辖着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南濒日本海、北抵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在奴儿干都司的辖区内,先后设立了几百个卫、所,卫和所就是设在都指挥使司下面的地方军  相似文献   

8.
一、在色楞格河的游牧地域篾儿乞惕部虽然在唐朝未见著录,但到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部落,所以在《辽史》中记载了他们的分布地域和简单活动情况。《辽史·道宗本纪》寿隆二年(1069)记称:“十二月已未斡特刺讨梅里急破之。”三年(1070)又称:“十一月丁丑西北统军司奏讨梅里急捷。”这里的梅里急即篾儿乞惕部,在辽朝已是一个人数较多的部落,才能不断反抗契丹族的统治,并于1069年遭到契丹军队的镇压。如果篾儿乞惕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统军司是辽代设立的重要军事机构之一,据《辽史·百官志》记载共有南京都统军司、西北路都统军司、乌古敌烈都统军司等多个机构;试以南京统军司为主体研究对象,从该机构的设置与职官、管辖区域和职掌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我们得以更全面的了解辽代军事机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期广西盐马贸易兴盛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马贸易”指的是用食盐和盐钞换取马匹的一种贸易形式。南宋时期,广西的盐马贸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曾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加强了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南宋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绍兴三年(1133年),南宋政府在邕州设置买马司,并“令宾(今宾阳)、横(今横  相似文献   

11.
明代辽东开发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辽东开发述论孙鸿波本文所述“辽东”,是指明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之区域:北起开原,南抵旅顺,西从山海关,东到鸭绿江。即相当今辽宁省大部分区域。历史上辽东地区地旷人稀,“民以猎为业,农作次之”①,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比较落后。辽、金、元时虽有一定开发,但从...  相似文献   

12.
河西的地域观念在唐代发生了变迁。唐朝前期的河西是指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即今甘肃西部及青海北部地区。但安史之乱后,河西之地逐渐没入吐蕃。随着唐廷对收复失地的无望,河西在地域上的界定随之发生变化,转而指代旧关内道北部的内地,即今山西、陕西间黄河以西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一、契丹平民的“穹庐”与仿汉式房屋辽代,一部分契丹平民的“住所”经历了由“以车帐为家”到建造仿汉式房屋的过程。而大部分契丹平民的“住所”却始终没有改变,他们一直“居以穹庐”。早期的契丹人全部生活在今东北西部、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的大草原上,以牧猎为生。他们一年四季,随水草而迁徙牧措,无固定“住所”,即如《辽史》所言:“契丹之初,靡有定所。”此时的契丹人,均“以车帐为家”,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问居住在“穹庐”中。有一首《契丹风土歌》,即描绘了早期契丹人在茫茫的大草原上,  相似文献   

14.
统万城,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所建大夏国都城。故址位于今陕西省北部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侧村。大夏国一度强盛,统治疆域曾“南阻秦岭,东戌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即今陕西关中、陕北、甘肃陇东、内蒙古河套一带),其东、北为北魏,西为北凉、西秦,南为东晋。  相似文献   

15.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①。戏招西塞山前月②,来听东林寺里钟。远客岂知今再到③,老僧能记昔相逢。虚窗熟睡谁惊觉④,野碓无人夜自舂⑤。注释:①云梦:即云梦泽。古代云、梦本是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淤积成大陆,统称为云梦泽,在今湖北省东南部、湖南省北部一带。芥:蒂芥,细小的梗塞物。  相似文献   

16.
元初,根据忽必烈旨意,上都东南和西南面各建一座行宫,以备皇帝岁巡上都时行营,游猎、驻跸之供需。二宫通常称东凉亭和西凉亭,周伯琦《立秋日书事》诗有“凉亭千里内,相望列东西”句,即指此。东凉亭蒙古名只哈赤八刺哈孙,意为“渔人之城”,故址即今内蒙古多伦县白城子古城。西凉亭因临近察罕脑儿(蒙语“白色湖”意),正式名称为察罕脑儿行宫,元人诗文中常常迳称白海行宫,故址即今河北省沽源县小宏城子古城。二亭位于大都至上都必经路上,又是历朝皇帝经常驻跸和游乐的地方,地理位置很重要,而西凉亭更由于马可·波罗在行记中对它及其周围景物作了详细描述,名声竟与大都、上都、和林以及其它当时中国的大城市一样为世人所熟知。  相似文献   

17.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莆田境内已有人类活动。莆田县境古属扬州域,秦属闽中郡,汉属闽越国会稽郡,晋属晋安郡,南朝时属南安郡。陈废帝光大二年(公元568年),析南安郡东部地,始置莆田县。莆田县最初的地域,大致相当于现在莆田市的地域,其后辖境多有变动。莆田置县后,先后属丰州(今福建泉州)、武荣州(今南安丰州)、清源郡(今泉州)、长乐郡;宋代先后属平海军、太平军、兴化军、兴安州;元代属兴化路;明清属兴化府。民国时期,撤府设道,先后隶属南路道、厦门道、泉海省(兴泉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21日,莆田…  相似文献   

18.
黑水城,西夏城名,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曾是古丝绸之路上连接欧亚的一个枢纽点,西夏时为十二监军司之一的黑水镇燕军司治所。黑水城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  相似文献   

19.
实施间谍战略、及时了解敌方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是北宋对辽边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从宋太宗时就设置了机宜司、缘边安抚使司等专、兼职间谍管理机构,负责间谍的日常管理工作。北宋在以重金招募和赏赐间谍的同时,在法律层面采取了防范辽方间谍的严密措施,在对辽边防建设上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从总体来看,北宋在用谍方面并不十分理想,而且这一策略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所活动的地区,有文献记载在今河南的辉县和汲县一带,然而,更多的文献记载却是"竹林七贤""游于竹林"以及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而且将"竹林"与"河内之山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考证,关于"竹林七贤"的寓居地问题,本文认为"竹林七贤"的"竹林"在"河内之山阳",其寓居地在"河内之山阳"一带,即今河南焦作一带,主要活动于河南修武县东北五十里的百家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