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IC)实现目标和构成模型的基础上,从物理环境、虚拟环境、人文环境建设和IC内部组织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服务质量评价诸方面讨论了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IC规划与建设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及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IC实体空间的构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实现目标和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从信息共享空间之实体空间规划与建设的角度,讨论我国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IC)实现目标和构成模型的基础上,指出IC规划与建设的步骤和实现方法。分别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3个组成部分,详述在规划与建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馆舍空间、硬件配置、资源建设、软件配置、虚拟环境建设、组织与管理、人员与培训和服务质量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国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从信息共享空间(IC)的类型、特征和构成元素入手,阐述了IC模式在建筑、理念和读者需求基础等方面的特征,指出了中国大学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相对薄弱的需求基础.文章构想了IC模式在中国大学图书馆实现的两个阶段,以及如何满足IC对图书馆现有的建筑空间、学生需求和图书馆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介绍了IC的概念与类型,然后从实体层的核心构成要素、虚拟层的资源建设和网站建设以及支持层的组织模型、IC服务队伍三个方面论述了IC的构建,最后对IC组织与管理中的IC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评价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读者需求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共享空间(IC)是数字时代为满足读者的学习和研究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型服务模式.针对图书馆现行的服务模式不适应读者需求的问题,本文分别从空间、资源和服务3个方面,详述IC在规划与建设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IC从兴起至今一直备受世界图书馆界的关注.从引入IC理念的意义、规划创建模式和应注意的问题论述天津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建立IC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IC)理念构架的基础上,分别从空间、资源和服务三个方面,详述大学图书馆IC建设中馆舍空间、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资源、人员与培训、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并论及上述三个方面在组织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整合问题,最后提出IC能够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及其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国外大学图书馆一种成功的服务模式。近年来,这一模式在我国图书馆界已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IC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对中外专家关于IC的解读,阐述了IC的理念,分析了IC对于用户需求的满足,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IC的价值体系。最后指出,中国大学图书馆构建IC模式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自己的特色和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策略:(1)因地制宜,重点突破;(2)主动出击,吸引读者;(3)全程干预,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共享空间在中国的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外成熟的信息共享空间的运行模式为参照系,通过对我国近年来IC兴起过程的考察分析,探讨了我国香港、台湾以及大陆沿海地区的大学图书馆IC实践模式,认为我国大学图书馆构建IC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