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培养我国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和质量,需要分析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的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抽象思维.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也是为学生之后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科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式的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素养。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素养进行了探索,从而实现学生的思维由内而外的抽象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实践活动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在无形之中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只有不断动手操作,才能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促进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其形象、直观、具体等优点,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建构数学知识,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成为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5.
王祖阳 《小学生》2013,(2):20-2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能通过自己努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取知识,正确采用学习用具,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动手实践和操作的效率,使每一位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学会学习。那么,如何在课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牢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其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数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符合数学学习的内在学习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抽象而深奥的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以让整个数学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而且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有趣的动手操作情境、开展有效的实践性操作活动,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的情境中;要设置多层次的操作活动,给予学生操作方面的指导或点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田春花 《考试周刊》2013,(36):70-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和概念的形成,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新编小学数学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等创新实践教学越来越受欢迎,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记忆,同时对学生的实践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课堂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能帮助他们解决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对未来学生学习数学起着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因此,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刘北荣 《广西教育》2007,(7A):56-5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洪建林 《考试周刊》2010,(19):85-86
注重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引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价值,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路径: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数学操作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真正功效和价值不明确,存在着种种误解,以致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偏差,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要追求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束德美 《广西教育》2011,(19):27-2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具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确实,动手操作无论在计算教学、概念教学还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6,(25):101-102
在做中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动手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袁生俊 《天津教育》2022,(1):156-158
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不断发现探究中,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数学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活动必不可少,成为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主渠道.通过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具...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启蒙,数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运用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只是机械死板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没有用心去体会数学的独特之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不断促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活动中,帮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从具体形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促进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发展。一、要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操作训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会出现的错误大部分是因为对数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活动中,通过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巧设机会、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解数学概念,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嫌治 《考试周刊》2014,(21):72-72
<正>动手操作是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数学学习领域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动手操作,拓展学生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总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数学思维更是建立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拓展思维。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时,学生通过测量很快得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