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110 k V榭烯北中线为研究对象,根据线路布置的地形地貌情况、历年落雷及事故统计,并结合线路接地电阻测量值,采用ATP软件对雷击输电线路杆塔和雷绕击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防雷方案,仿真评估了防雷方案的效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可作为该地区雷电过电压防护措施制定和实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一起110 kV SF6断路器爆炸事故的检查,分析了事故过程的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和变电站周围雷击情况,认为连续雷击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指出断路器的线路侧无避雷器时断路器在断口断开的情况下难以抵御雷电侵入波带来的雷击过电压.提出在断路器的线路侧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或在线路的终端塔上安装线路避雷器等技术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20k V系统受负荷切换或事故处理等因素影响,需频繁对系统中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刀闸进行操作,考虑到中性点接地方式可能对220k V线路后备保护动作可靠性产生影响,故模拟220k V系统接地故障并对保护定值进行整定校验,以验证保护动作可靠性。通过对典型接线方式的220k V系统接地保护定值的整定配合,进行线路接地故障模拟并分析,证明变电站主变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改变,对所接220k V线路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过流保护各段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锡盟——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全线穿越锡林郭勒大草原,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对草原的破坏和影响直接关系到草原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重点探讨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在草原区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从施工现场扬尘、施工废水、固体废弃物及环保施工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输电线路途经山地、丘陵、草原、沙漠等多种地形,其地面起伏较大,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易出现滑坡或崩塌等地质灾害的现象。对于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应采取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以防止地质灾害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危害,因此着重探讨边坡防护措施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以保证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作业及运行时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方兴未艾,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特高压电网将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源源不断地送往东部地区。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沙漠地段,特高压输电线路就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沙漠地段,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杆塔高、塔材重等特点,由于沙漠具有显著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对经过沙漠地段的杆塔基础就要合理地选择基础型式,以避免风积沙地区沙丘等对杆塔基础的影响,保证特高压电网的运行安全,增加其使用寿命。因此着重探讨特高压输电线路风积沙地区的基础选型,以此保证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从而建设坚强智能特高压电网。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输电线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线路的巡视工作是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但特高压线路杆塔单体高大且路径地形复杂,人工巡视速率低、时效性差,由于人自身的局限对塔头及通道存在巡视死角,从而留下安全隐患,而直升机巡视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执行直升机巡视常态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散式风电并网,提出3种并网模式,即通过35 k V专线接入110 k V变电站35 k V母线侧(模式1);通过35 k V专线接入35 k V变电站35 k V母线侧(模式2);分散式风电T接入35 k V线路(模式3)。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SASP)软件搭建了一个实际配电网的电网模型,并分别就这3种并网模式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分散式风电并网对电网带来的潮流分布、短路电流变化和网损影响的研究,表明3种分散式风电并网模式都是可行的方案,得到并网模式1对并网变电站潮流流向和电压质量的影响最小,对短路电流改变最小,短路容量比最小,同时并网模式1对电网的网损最小。对比分析给出模式1是3种并网模式中最优的。  相似文献   

9.
十堰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复杂,雷电活动频发,线路抵御雷击能力薄弱,雷击跳闸事故频繁发生。本文收集了十堰地区220 k V十悬线雷电参数、雷击事故和地理环境数据,利用规程法和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线路反击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结合十悬线2011~2013年线路实际雷害情况,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十悬线雷害与线路走廊雷电参数、线路特征和地理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十悬线雷害主要发生在山顶和大跨距杆塔上。  相似文献   

10.
浪涌保护器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制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等产生的瞬时过电压;二是使由线路传送而来的雷电流得以泄放,从而达到保护电气或电子系统的目的.通过对浪涌保护器定义、分类和参数选取等内容的详细分析,结合石油化工装置项目的实际案例,指出在石化供电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合理选择方式,使浪涌保护器发挥...  相似文献   

11.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中国第一条±800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由于传输功率高,其稳定性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直流电流测量装置(CT)是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信号采集的重要模块,以2012年9月12日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起单极闭锁事件为例,分析了CT装置对整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对比考察了历次换相失败的历史电流数据,并对电流谐波状况进行分析,定位发生故障的为极1母线CT二次测量回路.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的地形特点,高压输电线路在我国的电力输送方面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能够保障我国各地区正常的用电。高压输电线路主要的作业任务就是实现变电站之间、电厂和变电站之间电力传输和分配,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是高压输电线路中的首要任务。本文就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需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我国首条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正式通电运行.这项工程起于山西,途经河南止于湖北,穿越黄河、汉江两条大河,跨越太行、伏牛两座名山,全长654 km,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这条特高压输电技术是世界电力科技领域和电工设备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所用1 000 kV电抗器、交流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均由国内重点企业承担研制,线路的施工和设备安装饱含一系列高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保定地区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的实际,对采用红外测温方式解决输电线路故障及缺陷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输电线路雷击原理及雷击危害,并提出根据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的电压等级和重要程度并结合线路所经过的地形地貌、雷电活动的强弱程度确定线路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距离远、输送容量大等优势,要求其使用的杆塔高、塔材重、档距大、导线为分裂导线、基础深等特点,由于钢管塔的受力性能优于角钢塔,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广泛建设,钢管塔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中,因此着重探讨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在设计、施工中的工艺要求,提高钢管塔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配网运行10k V架空线路开关夜间跳闸时有发生,给配网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同时也给居民用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和不便。因此对10k V配网系统的夜间故障排除,确保供电质量成为电力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简要分析了配网10k V架空线路开关夜间故障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普通的交流输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优势在于电力的远距离传输、成本更低以及电力损失更小.安徽省是西南水电外送特高压走廊的途径省份之一,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直流输电线直的研究,所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研究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采用实地监测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周边电磁辐射环境,同时从环保角度提出在沿线周边进行建筑规划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矿企业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整体框架结构,采用编程语言VC ,开发出了使用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输电线路的日常运行、检修和管理,并为线路故障诊断和抢修提供决策依据,根据输电线路的数据特点,简要说明了系统的数据模型结构及其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20.
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主要原因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破坏.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提出了各种防止绝缘导线断线的措施.在对各种防范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推荐合理的防止绝缘导线断线的措施是设置人为的绝缘薄弱点,加装线路避雷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