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曲的基本性质属于表现性艺术。戏曲艺术的个性及表演形式的特征,从戏曲剧本的文学形式上看,它是剧诗。从戏曲演出的艺术形式上看,它是歌舞剧。戏曲的唱念是音乐化、吟诵化之歌,戏曲的做、打则是身段化、节奏化之“舞”,由于诗、歌、舞都是表现性艺术,因而戏曲是一种表现性戏剧。  相似文献   

2.
刘畅 《文化学刊》2022,(10):214-217
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戏曲文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我国现有的传统戏曲多达300多种,戏曲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从我国戏曲的翻译情况来看,还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这对于中国戏曲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不利的,也不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牡丹亭》是中国戏曲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而其英译最早是从1939年开始的,并在英国的期刊中发表译文。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也开始研究《牡丹亭》,相关英译版本在国外发行,对于中国戏曲文学走向世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牡丹亭》戏曲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这一戏曲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中,诞生了许多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表现方法,尤其是戏曲程式的运用,更是戏曲表演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将戏曲人物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通过唱、念、做、舞(打)等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同时,还以生活为视角,从表演出发,创造出一系列堪称世界一绝的戏曲程式动作,贯穿于传统表演艺术的手、眼、身、法、步之中,以强化演员的表演和舞台人物性格塑造。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戏曲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所独有的,传统戏曲中最具魅力的,也是最具表现力的舞台艺术手段之一,是我国戏曲艺术殿堂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其从戏曲音乐、人物动作、人物情境、道具等多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加之其具有独特的程式化审美特征,使得戏曲艺术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戏曲自身的发展、变革要求,加之外来舞台剧的本土化改造要求,使得舞台剧能不断地吸收戏曲中成功的因素,尤其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我国舞台剧的发展,可从传统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5.
日本报人噪听花在20世纪初客居中国期间对中国戏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然而,无论是中国的戏曲学界还是日本的中国学界,听花及其著述都未能充分进入学者的视野。听花确立了戏曲研究的"通史"观念,肯定了戏曲的艺术价值,并且在研究中体现出了比较的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听花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都有突破学界成规与束缚的独到之处,其研究成果摆脱了纸上谈兵的空泛与单薄,拥有源自实际经验的切实与丰厚。这种独特的研究视野和方法恰是因听花独特的身份而形成的,他不是以纯文学艺术的眼光,而是以一个报人兼学者,同时又是以一种社会学家甚至是民俗学家的眼光来进行考察和研究的,而这些内容实际上都与戏曲的发展和特点的形成密切相关,对于戏曲研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听花中国戏曲研究的价值也正因如此而尤为值得注目。另一方面,听花对于改变戏曲观念、提高戏曲地位、推广戏曲艺术以及收集和保存戏曲研究资料,都作出了切实的贡献。听花的中国戏曲研究,是日本近代中国学中具有创始之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戏曲净行是一个重要行当,经过戏曲人在长期的实践和传承中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本文从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境界、写意传神的美学境界、天人合一的文化境界三个层面,对净行的境界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戏曲电影,如果从1905年的《定军山》算起,到今天已经有110余年的历史。历史不可谓不长,积淀也不可谓不厚,无论从艺术层面还是从精神价值取向层面审视,它都经历了一个融合、凝练、打磨、提升的成长过程。有关资料显示,百余年来,我国戏曲电影总数已近400部(不包括港台),涉及剧种近60个,其中京剧电影大约有140部。(1)而最早"走出去"的戏曲电影剧种就是被称为"国粹"的京剧。一、戏曲电影"走出去"的历史及启示梅兰芳是"电影外交"的先驱者,一生共拍摄戏曲电影14部,与多位国外导演合作。事实上,他初登银幕之  相似文献   

8.
晚明时期,戏曲小说创作趋向于世俗化,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艳情小说。由于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执政者没有精力治理文化市场。满清入关之后,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问题成为执政者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本文梳理文献史料,考察清代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完善进程,审视专制文化管理体制下戏曲小说的文化生态,从文本、戏曲表演两个方面研讨戏曲小说禁毁管理机制,论述戏曲小说禁毁的法律化管理形态,进而分析清代文化政策与戏曲小说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日神与酒神——戏曲的文化模式苏国荣中国戏曲是中国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经济长期的历史沉淀,逐渐凝聚成一种模式。我们在这儿研究戏曲的文化模式,是从文化人类学的方位去认知戏曲美学的文化特性。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模式涵义,是指在一个部落、一个民...  相似文献   

10.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与西方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文化习俗做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中国文化重天人合一、戏曲和音乐艺术等蕴含和谐之美的艺术精神与民族审美特征;西方文化重天人相分及其戏曲和音乐重视听愉悦与刺激效果的写实之美,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文献学、民俗学等学科价值,而且开了德国学者研究与传播中国戏曲音乐等艺术“中学西传”的先河。本文从艺术学和中西艺术史的跨文化视域出发,运用比较研究和文献解读等方法对卫礼贤《中国心灵》中记载的中国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进行考释,阐发卫礼贤传播与研究中国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家将文学的定义趋于完善,家将戏曲的相关研究也逐步深入。本文以清朝宫廷戏曲为基础,整理和甄别清朝宫廷戏曲中存在哪些家将戏曲,以及清宫家将戏曲与民间的传统戏曲相较有怎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戏曲目录体批评是中国戏曲批评中很重要的一种批评文体。它勃兴的原因在于:戏曲的兴盛为剧目的著录奠定了基础;彰显盛世芳华的需要;为戏曲作家树碑立传,抬高戏曲作家、作品社会地位的需要;戏曲自身繁荣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艺术表演史,是一部不断变化的历史。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戏曲表演艺术还是在“说”、“唱”及参军戏、木偶戏之类的层次上进展;而真正形成“戏曲”这一综合表演形式,还是从宋元时代开始,通过不断的整合,改进、演变而逐渐演化而成的;其经历了一个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4.
宋元元  刘小丽 《职业圈》2008,(4):192-193
文章提出高校作为传递、传承文化的主要栽体和专门场所,应该把戏曲文化欣赏和戏曲文化研究作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芗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从十二世纪形成以来,目前已繁衍出三百三十多个剧种,拥有上万个可以演出的剧目,以及近两千个剧团。它以精湛的表演艺术,独特的民族风格,享誉于世界剧坛,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遗留下来的戏曲古籍也是十分丰富,仅南戏、杂剧、传奇的作品,向来就有“词山曲海”之称。但由于古典戏曲作品的整理工作难度较大,涉及到曲谱、曲律、曲中衬字、大量的俗语、俗字、戏曲专门术语等,如果不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很难从事这种工作,因此,经过点校、注释的戏曲剧本还为数不多,远远少于文、史、哲等其他古籍。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微机汉字库的建立,开始了用电脑整理与研究古籍的新时代,如《论衡》、《全唐诗》、《红楼梦》、《二十五史》等相继被输入计算机,可以分门别类进行检索,进行校勘,考订鉴别作品的真伪。这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戏曲艺术,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歌唱和舞蹈。戏曲艺术把戏剧的写实内容和歌唱、舞蹈的形式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戏曲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它是再现艺术,但同时表现的因素也十分突出。戏曲艺术不但要忠实地再现生活,而且要在舞台形象中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戏曲艺术是再现中有表现。戏曲艺术不完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  相似文献   

17.
陈昌友 《文化学刊》2011,(6):181-183
前些时,笔者读到一篇谈中国戏曲要"实现历史性的蜕变"的文章。文中提出要建立"现代型戏曲"。如果笔者理解不错的话:所谓"现代型戏曲",当然不仅仅指现在还在探索的现代戏,而是有别于传统戏曲的一种新的形式的戏曲。说实在的,笔者近几年来读得多些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高校作为传递、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专门场所,应该把戏曲文化欣赏和戏曲文化研究作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雪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戏曲序跋体批评是载于戏曲文献正文前后,由作者自己或他人所写的对戏曲文献正文具有说明、议论或叙事功能的批评体式。其勃兴的原因主要是戏曲文献的大量存在为其奠定了基础、为戏曲正名的需要、彰显戏曲教化功能的需要、戏曲繁荣发展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20.
从事戏曲化妆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对戏曲化妆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戏曲的脸谱,古代人物的装扮、造型、有着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风格,用戏曲专用油彩勾画出各种人物脸谱,既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能反映人物的品性。白脸、红脸、花脸、各种谱脸,能体现出人物的忠贞、奸险、善良、丑恶等。脸谱象一幅图解,在叙说着历史人物,也在展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用油彩化戏曲妆是中国戏曲的独有的风格,百年历史流传至今。演员们对用油彩化妆一直都存有异议,用油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