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舞龙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舞龙运动员常见的损伤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查阅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舞龙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肌肉、骨头挫伤、肌肉劳损、骨膜炎、骨脱臼等.而引发这些损伤的原因包括专项训练技术因素、运动员身体因素、运动员心理因素、训练安排因素等.并提出提高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加强训练医务监督、重视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等措施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为舞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粤西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员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粤西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员损伤的调查分析,发现运动员损伤主要是由于技术动作因素、准备活动因素和场地因素等几方面造成的。为此,希望通过对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研究,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建立体育医务监督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全面提高公体田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医学研究中流行病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运动损伤主要分布于膝关节、腰部、踝关节、臀部和头、颈等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与运动员的训龄无关,但损伤的程度与运动员的等级呈正比关系;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伤病特征与运动特点相关性较高,虽然专项训练是第一位的致伤因素,但伤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伤病对日常训练的影响十分明显,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完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加强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不断完善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伤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我国2008年奥运会集训队队员、湖南、广东、广西、北京等省市52名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11—16岁)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并对运动损伤的性质、致伤因素、运动损伤对训练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运动员的损伤与启蒙训练的年龄、训练年限和项目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能为我国女子体操队备战08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6所大学73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周期进行了调查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大一、大四和赛前封闭训练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多发期,发病率列前3位的运动损伤依次为:腰肌劳损、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缺乏科学性、身体机能不佳、训练水平不足、心理状况不良等因素。指出应从运动训练学方面、组织管理学方面、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了阿克苏地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通过分析回收问卷,研究发现不同等级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在病程上多属于急性损伤,损伤的轻重程度上多属于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运动员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和技术训练时期,身体训练时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少;运动损伤以软组织挫裂伤、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为主等特点。分析了排球运动员的致伤因素为潜在因素和直接因素两大部分。探讨了运动员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于亮  尚久华  高航  王亮 《冰雪运动》2009,31(5):33-37
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导致其不能出现好成绩,甚至过早结束运动生命的重要原因。对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显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腰部扭伤和腰肌劳损是主要运动损伤,比赛与训练中的致伤动作依次为身体阻截、球杆阻截、对方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等,疲劳、带伤训练、意外伤、身体局部负担过重等均是女子冰球运动员常见的致伤因素。建议应结合女子冰球运动的特点进行医务监督,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研究绝对力量训练引起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帮助教练员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计划,从而减少因伤病而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指出疲劳、心理、训练负荷、技术能力、旧伤未愈或带伤训练、运动员的年龄等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着重从控制训练强度、改进训练方法、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等多方面论述了绝对力量训练损伤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确等各种原因经常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通过访谈法和文献资料调查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意在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可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日常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海口市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践法对海口举重运动员肩袖,手腕,腰膝等部位损伤的性质及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受伤的规律,针对30名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做了统计和调查,提高分析总结原因是:由于举重运动训练经常出现翻铃,提铃,支撑等动作,所以,运动员在做极限运动时就容易出现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运动员缺乏一些必要的运动损伤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状态差,训练计划不合理.针对这些些问题做了调查和研究并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5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心理学,结合运动损伤心理学理论,建立优秀散打运动员应激—损伤、交互理路、恢复理论心理学模型。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学模型的建立加深了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学特征及各因素间关系的认识,对预防运动损伤及加速伤后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国家帆船队男子激光级两名重点运动员的研究发现,施某主要存在核心力量及高强度运动下腿部肌肉耐力不足,而乔某主要是由于腰肌劳损导致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出现腰部酸痛、僵硬、腰椎活动度减弱等问题。根据两者的不同状况,针对性的制定各自的训练方案,通过3~4周的训练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损伤恢复情况均有所改善。通过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实施,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完善有效提高帆船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手段与方法。同时,通过对重点运动员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汲取康复体能训练有效手段,探索运动损伤机制并在训练中积极预防损伤。  相似文献   

13.
心理因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思民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1):58-60,69
通过对影响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及运动员受伤后心理反应的分析和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为教练员进行心理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梁政感 《体育科技》2010,31(4):81-82,88
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损伤分析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损伤的发生,促进训练中对错误技术动作的纠正,也是开展选材和竞技训练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摔跤运动员出现损伤的各个因素和各种预防措施方法,对帮助进行自由式摔跤的运动员在训练中预防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创伤呈多发性,发病部位集中于膝、腰、臀、踝和前臂。运动损伤与专项训练关系密切,保护措施不够、缺乏运动损伤知识、场地和天气原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前三位因素。损伤以扭伤、骨折、挫伤等急性损伤为主。提示该运动是一个难度大,危险性高,损伤治疗困难,对训练影响大的项目。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对损伤的防范意识;充分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疲劳恢复,控制训练节奏和负荷量,防止过度疲劳;强化易损伤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注意检查、修缮场地,从而保证训练、比赛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为摸索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训练提供思维方法和实践体会。郑裕蒿在髌骨骨折后,通过10周的康复训练,恢复后1个月获得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武术男子散打77.5kg级别的决赛权并在随后的决赛中荣获冠军。10周康复训练中主要采用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耐力训练、神经肌肉本体感觉训练等一系列运动疗法,阶段性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制定一系列康复训练阶段性目标及预案。结果认为,骨折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医学检查(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物理及传统治疗方法为前提,依据运动专项特点,制定阶段性个体化运动处方,会有效缩短伤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迎北京奥运训练方法紧急献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07,28(1):1-13
本文共12节:1.二元训练理论和一元训练理论;2.“身体素质论”的虚妄;3.运动能力(成绩)进退的原因;4.训练的内外界域和关键性训练手段;5.“体力波”、“训练波”、“进步原则”;6.训练的“指向”;7.“训练波”的结构;8.“波峰”手段如何设计;9.动作技术和战术的认识;10.怎样精妙地掌握动作技术;11.精神与训练;12.无进步,当警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对技术细节的规范和科学定义已经成为当前散打运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正确练习散打动作技术,才能预防损伤和达到能量节省化的目的,使运动员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文章借助先进的实验仪器(QUALISYS-MCU50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方法,对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踹腿技术进行测试和分析,试图揭示踹腿动作技术攻击腿的生物力学特征和原理,为散打技术评价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优秀武术运动员指定动作训练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填表和座谈两种方式对武术专业53 名优秀运动员指定动作训练损伤及其它损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武术运动员损伤以膝、踝关节、胫骨膜、腰肌、小腿肌内为主;动作难度大,身体素质要求高是指定性动作损伤的主要原因;落地支撑腿的膝、踝关节损伤、胫骨膜炎症等疲劳性疾病,与指定动作练习有关,局部负重过大、过度疲劳、身体素质不够等,是构成指定动作训练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中很多人对所有问题都倾向于用周期训练理论来解释,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很多困惑.运动训练是个系统工程,应考虑训练中各种因素,并使它们能够有机、科学、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还必须与教练员自身的经验、知识结构以及高水平的运动经历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应.本文对周期理论的一些片面认识进行系统的阐释,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