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士的学问     
万芳的爸爸妈妈都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了。当初我反对他们去,说芳芳都读小学五年级了.你们又有工作.还去美国念什么书?儿子媳妇说他们单位就他们两个不是博士.丢人现眼抬不起头不说,而且工资福利待遇也低人一等。于是.就把芳芳丢给我一个孤老太婆.两个人就双双飞到了地球的另一面。我的身板硬朗。照顾芳芳的吃喝拉撒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偏偏我没文化,辅导不了她的功课。儿子媳妇也预料到了这一点。临走时交代我.说没问题.咱楼上楼下楼前楼后住的都是博士.他们的学问大着呢。芳芳遇到难题就去问他们。  相似文献   

2.
沉思录     
1.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我一一作为知道善和恶的性质.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的人;作为知道做了错事的人们本性是与我相似,我们不仅具有同样的血液和皮肤,  相似文献   

3.
六年的往事     
在我的印象中.北大有个醉侠孔庆东写了一篇文章叫做《47楼207》.里面记录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说得平凡些是大学的那些人那些事,说得诗意些是流过的青春和逝去的年华。孔老那个年代离我们十分遥远,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他们没有游戏可玩.在这一点上,我想他们的大学生活就会少了众多色彩。我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挨了一个逃课的处分准备忍辱负重升入二年级.这过去的大学时光显得短暂而缺乏厚度,  相似文献   

4.
我躲过了迎在而来的攻击,来看跃起的势头释放了手中的大火球,随着火球撞击的轰鸣.我潇洒的一个后空翻落到了地上。完美的表演,我得意洋洋的想到。我的对手和旁观的人依然保持着惊讶的表情.很快,我就感到不对劲了,仿佛被定身了一般,他们都没有动。“喂……”我推了推我的对手.他只是朝我力道的方向退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编辑,我多次与通讯员主动取得联系,就他们的某篇稿件交换意见,尽管他们中许多人至今仍与我不曾谋面。 现在,我要和通讯员朋友们说几句话,交交心,仍然还是出于这种心情。 别糊弄编辑 在一般人的眼里,当编辑很神圣.其实,编辑是一种职业,自然就有一种严格的责任。编辑的这种职业责任,是需要与广大的通讯员朋友共同履行的。 少数通讯员对此认识比较模糊,甚至还有把自己与编辑的关系看成买卖关系的。这样的人,大多写作勤奋,投稿量大,其精神可佩;但从他们的大量来稿看,其作风就有点欠踏实了。有的以偏概全,夸大其辞,以…  相似文献   

6.
冯淇  苗莆 《出版参考》2007,(11):41-41
我是一个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在无数次的面试中做过考官,见过了成百上千的求职者,其中不乏一些离谱的求职者。下面就说几个给大伙儿听听,想求职的朋友就别学他们了。因为,这样的人我一个也不会录用——  相似文献   

7.
罗理 《大观周刊》2011,(18):132-132
谈起学困生.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很多老师都会无奈地摇头。 谈起学困生.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透着无奈;一双双困顿的眼神,流露着漠然。每一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学生。他们跟不上班集体的整体要求.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是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的消极心理。教师若冷落或无意伤害.他们就会很敏感的在心理上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对老师产生对抗心理.当他们无所事事时.就会干一些违纪的事.甚至于一些违法的事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双差生”。  相似文献   

8.
莫言 《新闻世界》2005,(5):54-54
看了这十本书中的部分作品.看了十个作家的简介,方知我贸然答应作序,实在是轻率。我的意思是说我没有资格给这些兄弟姐妹们做序。他们的序,应该由德高望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来做.而我.没有指点这十本书的资格、能力和胆量。但鸭已上架,就呱呱几声,不算序,算仿佛是一个出行的依仗前.那个提着铜锣喊开道的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北京某报2006年4月25日头版标题要闻“电话印上小广告将被停机”.我第一眼看时感到莫名其妙,不明白说的是什么,翻到指示的A5版.对应的新闻标题“登上小广告电话将被强制停机”.仍然让人不能一跟看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担心自己知识浅薄.是造成看不懂的原因.正好有两位河北大学的学生来访.我把标题亮给他们.问他们知道说的是什么.他们一时也看不明白。非得看了具体的新闻稿,才明白:北京市通过的某一行政规章.其中包括这样一条,  相似文献   

10.
小时趣忆     
儿时的事,有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有些还模模糊糊有点印象,但那个夜晚的一件趣事却使我难以忘怀。 那是在我7岁时的一个夜晚。当时 我常听人说用手指一下月亮, 就会被割掉耳朵,现在想起来当然可笑、但那时就不同了,因为,我还没有跨进知识的宝库,所以,对此总是半信半疑的。我也曾听到一些人在草地上谈着嫦娥奔月的故事,他们边谈边指着月亮那时,我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可是,他们的耳朵为什么没掉呢? 我解不开这个谜,便去问爸爸。爸爸说:“去试试。”我一听“试试”两个字,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耳朵掉了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就去…  相似文献   

11.
“摩登天空”唱片公司的老板沈黎晖送给我几张碟.都是他们自己的厂牌.我扔在家里,偶尔听一听,其中就有一张碟叫《沉默如谜的呼吸》.是歌手周云蓬的第一张专辑。  相似文献   

12.
心理治疗     
做过些心理治疗.这让我时常反思心理治疗是否真地会对别人有些作用.想到此点的原因是我曾经体会到的自己个性上的某些弱点和缺点.改变起来也相当不容易.甚或有些无望。如此.再来堂而皇之地谈给别人,未免有些缺乏廉耻.这让人陷入绝望。在上述意义上,尼采说到“有些人能够拯救他们的朋友”但“却无法拯救他们自己”这一先知性的结论如何能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这分别大概就在于前者全凭感情.而后者却要靠理智。凭感情读书的人.全靠自己的好恶去选择.因此,他所读的书,范围就比较狭小。尽管也许在这狭小的范围之内.他有精与深的可能.但他只能“渊”而不能“博”。  相似文献   

14.
孙淑君 《档案天地》2010,(12):11-12
档案工作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启智幼儿园建园之初.我就亲手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档案,还为全园每一名老师建立了个人工作档案.随时记录下他们成长的足迹.包括他们取得的成绩、工作的失误.用我的心与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每年的年底,作为新年的特别礼物送给每一名教师,  相似文献   

15.
胡德培 《出版史料》2007,(2):118-122
近些年来,我陆续写了我所接触的几十位作家及他们的作品,记叙了那些作家的人品和文品。但有一位作家是不能不写的,是不能不加以记叙和品评的,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作家、编辑出版家王火及其长篇小说三部曲《战争和人》。每当一想起他和他的《战争和人》,往往就会让人思绪不绝,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6.
岁月的痕迹     
从初中开始就有了记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的快乐、忧伤、希望、惆怅.和那些少年时代的不想让人知道.连自己都未必明了的心情全部付诸文字。写完合上日记本,就如同合起了许多的心事,一身轻松地回到现实.做人们眼里那个心无城府,笑容灿烂的女孩。只有日记知道,那女孩有着怎样的梦想.怎样的忧伤,怎样的心事.怎样的秘密。那时候的我是不会想到档案的。档案只跟坏孩子有关系:在他们闯过祸后,  相似文献   

17.
李颖 《新闻世界》2004,(11):57-58
当前.中专生的生源下降,中专课难上已是普遍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数学课如何上.如何使他们对数学课感兴趣.使数学课轻松起来。我想我们只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就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课有兴趣.让他们在愉快中把数学学好。这几年我在中专数学课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这里我愿把一些做法总结起来.和同行们彼此交流,为繁荣中专数学课教学尽自己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兵     
张勇手 《档案天地》2011,(11):4-7,47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很幸运地来到部队.又在部队里面长大成人。1957年,我们从朝鲜回到国内,那个时候八一厂要拍电影,到我们部队去找演员。那次他们给我拍了一些照片.我试了一遍戏后他们就走了。这对我而言是个很偶然的插曲。我也没在意这个事。这之前我和电影的经历就是看过两部电影.  相似文献   

19.
我与崔永元认识是1998年的事儿。 1998年夏天,我到省会郑州办事,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朋友小郑对我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来郑州了,住在省委一所。我正好也在省委一所住,于是就同小郑一起拜见崔永元。 来到崔永元房间,中央电视台的4位著名节目主持人都在这里,除崔永元外,他们3个是白岩松、敬一丹和水均益。他们四人正在围着一台电视监视器看录像带。小郑把我介绍给崔永元。他望了我一会儿说:“你是南阳人,南阳我没去过,可我听说过。”他说到这里,突然像想起了什么,邓小郑说:“刘振敏刘老师不就是…  相似文献   

20.
上网不久,就遇到一遭轰轰烈烈的网络婚礼。是当时我常去的社区里,女的和我同城,男的是天津的,网恋了很久,男的出国留学在即,便决定在网上永结同心。社区里一位网友,帮他们买了最大容量的语音视频聊天室:90个人,沉默地、感动地、不约而同湿了眼睛地,为他们的誓言作了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