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收藏》2012,(6):136-137
古人学书法,讲究笔法,讲究师承。东晋王日广,与卫氏世为中表(跟祖父、父亲的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或跟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故得蔡邕笔法传于卫夫人,亦教授儿子王羲之学书法。王羲之早年曾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又博采众长,遂成“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大家。王羲之有7个儿子,其中...  相似文献   

2.
王永贵 《收藏界》2012,(8):90-94
这篇文章带有点"书法绝学"揭秘的味道,透过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揭示一下魏晋书法奥秘,顺便领大家看一看王献之"徒子徒孙"们的伟大"业绩"。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区别在于:王羲之笔法"内",王献之笔法"外拓"。这是破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笔法基因的关键,也是管窥王羲之家族的"独门秘笈"的唯一通道。在了解王献之小楷的特征之前,我们先厘定这两个书法术语。在古代书论中,在谈到二圣之间的区别时,总说王  相似文献   

3.
李烈初 《收藏》2012,(4):148-149
绘画也好,书法也好,都有它的发展轨迹,后人很难剪割。1964年,南京先后出土东晋谢鲲(谢灵运的伯父)墓志、王兴之(王羲之的堂弟)夫妇墓志(图1),字体都属隶书。1965年,《文物》杂志、《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郭沫若的文章《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郭文认为东晋的书法还是隶书,传世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既...  相似文献   

4.
范扬 《收藏》2015,(3):174-175
书画同源,异体同势。现代黄宾虹说:"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元代赵孟(?)自题画作,早就说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所谓"书法用笔"之用也。此后,为历代文人画所推重。书画异体,用笔相通。其意有二:一曰笔法,二曰书写。笔法者,平、留、圆、重、变,如锥画沙,如屋漏痕,如折钗股,如印印泥。书写者,书画一法,直抒胸臆,或书或画,亦书亦画,画即是书,书即是画,书画互参,信手拈来,从容下笔,大小由之。  相似文献   

5.
王照宇 《收藏》2007,(4):76-77
中国的书画作伪历史悠久,据文献考证,早在两晋(265-420年)以及南朝的刘宋(420-479年)期间就已经出现。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举世所重,时人多有苦心搜求者,“雅所爱重,悬金招买,不计贵贱”。  相似文献   

6.
王羲之     
贾关法 《上海集邮》2008,(11):15-16
王羲之(303—361)(2001-11-0282-3,图1),山东临沂人(图2)。出身名门望族、书法世家。其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家。他7岁时拜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272-349)为师学习书法,以东汉“草圣”张芝的“临池”故事激励自己,临池苦练,“池水尽墨”(图3)。平时连走路也随时用手指练字,日子一久,衣服都被划破了。还偷看其父枕下的《笔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12岁随家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不久去建康(今南京),随伯父王导读书。  相似文献   

7.
正45×30厘米皮纸语出《诗经·小雅·何人斯》,意为:对人间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强调正大光明。此语为修身处世的至理名言。从书法风格看,寇克让曾习王羲之字,多用折法,相对内敛,而此幅作品多用转法,相对放纵,更具王献之风格。第二行密集的转法,则颇具张旭《断千字文》的笔法特征,淋漓酣  相似文献   

8.
王乃栋 《收藏》2006,(3):44-46
唐代著名的狂草书法《自叙帖》,是草书大师怀素和尚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一件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兰亭序》一样存在着难解的“千古之谜”的书法艺术品。由于《自叙》原作已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自叙》墨迹是清宫旧藏的经宋代苏舜钦补写了前六行草书的古人摹本。  相似文献   

9.
路远 《收藏》2010,(3):78-80
古代中国皇权至上,帝王个人的好恶对某一时期的艺术潮流和风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唐太宗李世民喜爱王羲之书法,亲自为《晋书》的《王羲之传》撰写赞语,对其书法推崇备至,以为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0.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代著名书法家,后人尊他为书圣。王羲之在书法造诣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和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刘超 《收藏》2006,(5):118-118
由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书法至宝一日本与中国”大展3月13日在沪举行,其中,堪称“中国书法中的瑰宝”的王羲之《丧乱帖》在海外漂泊了1300多年后,首度回国“省亲”,一同展出的还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  相似文献   

12.
李海珉 《收藏》2008,(11):58-62
几乎所有的南社成员都是善书者,其中一部分成员更是书、画、篆刻皆能。南社在书画艺术方面人才济济,出了好几位书画大家。人称“草圣”的于右任,他的草书开宗立派,行书也是自辟新径。马公愚工稳厚实的书法各体,沈尹默楷、行书“精”“敛”二字的总结,萧蜕篆、隶二书的功力,柳亚子的书卷之气,都使他们跻身于书法大家之列。白蕉在几个大家中出生最晚,不过凭着他的气质个性与刻苦勤奋,跃身于近300年来王体书法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演觉法师     
《收藏界》2014,(3):136-140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济寺方丈。擅长书法、诗词、文物鉴赏。法师习字四十余年,其书法曾得到赵朴初、启功亲炙,温润平和。其书法将篆书圆通劲直的笔法与婀娜多姿的修长体势融合于一体,妙手于心、自然天成,形成了特有的如“清水出芙蓉”般的平和、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4.
陈根远 《收藏》2007,(4):111-111
《千字文》是中国旧时极为流行的一种蒙学课本。其由来缘于南朝梁武帝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的推崇。当时他命人撷取王羲之遗世法书中不同的1000个字,供臣下学习。因1000个字杂乱无序,不便记忆,乃命侍郎周兴嗣将此编成四言韵语,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常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武原 《收藏》2001,(8):36-36
唐代,在书法艺术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中,书法收藏事业也很兴盛。不论是国家收藏还是民问收藏,都把重点放在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上,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作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弄清楚得到的书迹是否确实出自某位书法家之手,收藏者一般都比较注意对其真伪进行鉴别。如太宗李世民特别崇尚王羲之书法,在全国悬赏搜求王书。受权力的强制和厚利的诱惑,各地所献甚多。那么,  相似文献   

16.
二、棋迷失《兰亭》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他被称为书圣。王羲之杰出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书法家王羲之与围棋名手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修禊”时所作的诗序,共有三百二十四字。王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9,(4)
正当代书法对"二王"的趋之若鹜衍生出"趋同"的时弊,而同样是学习"二王",书法家寇克让却始终以独立风格著称,这背后包含着怎样的书法实践与理解呢?《收藏》:当代学《书谱》、王羲之的都很多,但您始终保持一种独立的风格,您是怎么考虑的?寇克让:不是我坚持与别人不同,是多数人与我不同。我1993年开始学写《书谱》的时候,不要说《书谱》,书法根本就是一件比较冷清的事情,所以,我写《书谱》没有氛围,就是闭门造车。我们当时买不起宣纸,一般都是用毛边纸,而我  相似文献   

18.
王永贵 《收藏界》2012,(7):24-29
2010年11月20日,是一个诡异的日子。 在某知名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一幅品质不高的王羲之书法古代摹本,竟然破天荒地拍出了3.08亿的市场天价。  相似文献   

19.
魏华 《收藏界》2010,(11):150-151
一个出入收藏圈子几十年的人说,要问中国人觉得什么最值得欣赏、玩味和收藏,除了有个别特殊喜好的,书画肯定是广大收藏者的首选;要说国内收藏种类中哪个交易最火,影响力最广,号召力最强,流通性最好,升值潜力最大,书画当仁不让地成为冠军。近年来,中国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成交记录都不断在刷新着,黄庭坚书法长卷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场上以4.368亿元成交。  相似文献   

20.
东方晰 《收藏界》2014,(10):90-94
清末,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画坛也发生了急剧变化。怡情养性的士大夫文人画日见衰微,为适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书画作品在题材内容、风格技巧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新的流派。画家们继承陈淳、徐渭以来的水墨写意花卉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的用笔融入绘画,以苍劲酣畅的笔法,淋漓的墨色,鲜艳强烈的敖彩,创造出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开拓了文人画的新途径。此时一直到民国,社会上流行一堂四屏的画轴,即花鸟四条屏、山水四条屏、人物四条屏以及梅兰竹菊四条屏等,这种绘画形式一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