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其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的现象比较普遍。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要通过渗透学习策略、培养跨文化意识及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凸显教材的人文内涵,回归语言本源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在英语教学中存在长期忽略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现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标准中得到确立,它引领着小学英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并付诸实践。下面谈谈我对小学英语人文性的实践探究及点滴体会。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增进人文素养认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英语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也主要是在英语课堂上得以实施,熏陶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英语课程标准对人文性有自己的界定,但该界定比较宽泛,由此造成英语课堂里人文性教学的盲目和粗糙。我们在确定英语课程人文性内涵时有充分的依据。英语课程人文性的内涵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心品质,独立个性,幸福乐观的生活态度,创造精神,平等民主自由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其人文性。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人文性谈几点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生最缺乏的是在实践中操练英语的机会。提供这个机会的主要平台只能是英语课堂教学,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当前英语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内容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助于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既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对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关注不够。有些教师过多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操练,在强调培养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语言技能的时候,忽视了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首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观点,并具体指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人文性"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9.
许联欢 《小学生》2013,(12):103-1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课程标准的理念、教材、教师以及学生是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四大要素,教师这一因素在其中起的能动性作用最大。教师必须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努力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落实到我们的课堂中。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对新课标纲领性指导作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综观现有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不少教师能结合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人文内涵的渗透,能开展对应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并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容易受教材文本和课标里情感和文化意识培养目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英语课程的性质做了如下的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作了如下具体描述:"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  相似文献   

12.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而在日常教学中,人文性教学比较薄弱,甚至被忽视。针对这种现状,本文结合案例,探讨了如何挖掘阅读素材,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中曾指出,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那么,教师应如何深刻领会课标精神,在教学中既体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又挖掘学科的人文性呢?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曾对英语工具性、人文性做出明确的界定:工具性。英语课程同其他语言课程一样都将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作为基础性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综观现有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不少教师能结合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人文内涵的渗透,能开展对应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并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容易受教材文本和课标里情感和文化意识培养目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英语教学要从探讨英语课程性质入手,把培养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网络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而在日常教学中,人文性教学比较薄弱,甚至被忽视。针对这种现状,本文结合案例,探讨了如何挖掘阅读素材,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英语课程的基本定位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单纯为记忆一些单词,或者学习一些语法知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学科中贯穿人文性的培养有多种渠道,绘本教学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绘本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给他们输入大量的语言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表演创新能力,增强品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明确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理念,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强调了开设英语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  相似文献   

19.
吴飞芬  钱峰 《江苏教育》2012,(31):27-2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们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整合发展。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功能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和愿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  相似文献   

20.
薛悦 《中国教师》2013,(8):29-30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带有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可以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具备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