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 ,报上刊登了学习语文的一则消息 ,说是有些初中生学朱自清的《背影》 ,不是从父子情深的角度去理解文意 ,而是嘻嘻哈哈地发出异议 :说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过铁路去给儿子买橘子……看了这则消息 ,觉得这真是对语文教学极大的讽刺 ,内心是无限的惆怅和无奈。还教什么语文呢 ?一篇名著 ,现在竟有中学生这样去读 ,而且身边同类的例子也不少。这个现象很发人深省 ,学生的不理解 ,正是表现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空白 ,传统文化知识的缺陷 ,他们无法产生这种爱的情感体验。这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即使是时代变迁 ,健康的情感应是代…  相似文献   

2.
张忠 《成才之路》2009,(11):43-44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语文教育的长期历程,形成了他独特的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要过语言文字关,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他主张把高中语文教学和大学一年级国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来看待,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与区别;他认为中学语文和大学国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两种训练———语文训练和文化训练;他还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强调各种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必要性。朱自清先生这一教育观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崇高的思想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用高尚的情感去陶冶他们的性情,这也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冯为民 《师道》2011,(4):40-41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近30年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对语文(国文)教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语文教育思想是自成体系的。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集中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学认为,实施语文的主体性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质疑.他们已经习惯了只学不问,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理解了老师所教的内容。卢梭指出:“如果老是由你去指点他,老是由你去告诉他,结果你用这个方法的确会使他变成一个傻子的。  相似文献   

7.
《匆匆》(人教版第十二册)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珍带时间的感情。在学校开展的“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请语文教研组长上了这节示范课。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以理解文本内容为最终旨归的传统窠臼中挣脱出来,走向以学习文本语言、关注言语表达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才算是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原点。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上,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语文核心价值(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的孜孜以求,但这只是“点”上的精彩。当你深入到一线的课堂中去,从“面”上看看,你会发现,语文意识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位蜚声文坛的著名作家和教授,朱自清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把语文普及工作和提高青年语文素养的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人们在研究这门学科的教学规律的时候,多半着眼在学科本身的教材和教法上面。朱自清却在上世纪20年代就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学要求得理想的效果,就绝不能把眼光仅仅注视在课堂里面,而应当牢牢抓住“训育”这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们通过教师的语文阅读技巧传授,能帮助他们在面对一篇文章时,懂得如何去阅读如何理解文章内容,具体去分析文章中的细节之处,最后能通过自身的分析得出理解观点。在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下,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这对于语文阅读来讲更要抓住时代发展的尾巴,创新一切可创新的手段,为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阅读教学课堂,本课题就是对小学语文高端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其丰厚的语文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时代的光辉。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涉猎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综述这些研究成果,做出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指明研究的方向,有利于推动语文新教改,为今天的语文教改导航。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收有宋人周密的《观潮》篇,在讲授时,笔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理解文意,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然而从学生的反馈中,笔者却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散文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朱自清的散文又是散文教学课堂上精品之作,因此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教学问题对于今后的散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生命语文”教学、“审美语文”、“语文知识”教学三个方面探讨朱自清散文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特别是在事物的理解与感知等方面,他们善于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趣味教学模式,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上,使学生提高认知水平、促进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齐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齐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从小齐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非常自觉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书,去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由此看来,将“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是有道理的。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本从哲学角度研究朱自清的语教育思想,阐述了朱自清语教育思想的核心-人格教育观。具体分析了朱自清人格教育观产生的背景、朱自清对人格教育观涵义的理解、以及确定人格教育观是朱自清语教育思想核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等曾一度关注中小学的国文程度,强调语文教育要重视文艺教育。他们的思想在新课改的今天为很多学校所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上课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我满怀激情地去上课.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在近现代散文作品中,这的确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多少年来很多人都被朱自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美景陶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三种语文     
李真微 《湖南教育》2002,(20):41-42
事实上现在存在着三种语文:生活语文,学者语文,考试语文(以高考为代表的考试语文)。生活语文是指大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非语文课的学习中所采用的语文,学者语文是指语言学家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要求的语文,考试语文是考试题表现出来的对语文的理解,从而要求考生去掌握的一种语文。本来这三者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事实上区别很大。学者语文与生活语文有什么不同呢?学者语文以规范为惟一标准,生活语文以实现交流为惟一目标。后者只要说的话、写的文章能被人理解其意思,分得出轻重就达到了目的,当然这中间两方都要遵循一定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宾恩海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3):33-38,68
朱自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现代散文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概括为:朱自清超科寻常地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的崭新意义上,他鲜明提出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技术训练(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才是语文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虽然讲解、分析、辨别、练习早已普遍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但朱自清则独具一独地极力但是导“读”应当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