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换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的重要小说之一,是其"校园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各种时代主题。本文尝试对小说《换位》写作手法进行篇际互文性研究,从篇际互文性的转换方面和链接方面来分析小说《换位》的篇际互文性艺术,以此来加深对该小说的语言艺术和社会涵义的赏析和感悟。  相似文献   

2.
作为美国当代黑色喜剧之才,冯尼古特的作品常以科幻为媒介,以黑色幽默为写作手法,以实现针砭时弊的效果。他笔下的人物行为怪诞,麻木不仁,他笔下的世界荒谬出奇、支离破碎,体现了他对科学、道德、人性、宗教等方面的思考和关切。文本试分析《猫的摇篮》中的互文手法,证明互文在构建与深化小说主旨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期望读者能养成互文性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思考小说文本与其他种类文本的深层次关系,增强文学理解力,扩大前文本积累。  相似文献   

3.
斯皮瓦克在《学科之死》中的"危机性立场",表现为不断打破旧比较文学中固化的本质主义,并采取"策略性的本质主义"。这不仅有助于拯救衰落的比较文学,也能更新这门学科的文本分析方法,尤其是分析暗藏着"文明冲突"现象的文本。本文根据《学科之死》相关内容总结分析了"危机性立场"的内涵,并尝试运用此观点分析一篇反映了"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中国叙述传统中"知人论世"之认知智慧与西方叙述学中"隐含作者"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作品中的隐显策略,指出曹雪芹通过在《红楼梦》中的"多种叙述分身"与"多重叙述分层"之精妙设计,有意识地将"作者"之叙述权力有层次分散和下放,因而使得《红楼梦》作品整体内在蕴含着巨大的意义张力,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5.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中的名句,其中的"秋菊之落英"一句究竟作何解释,自古及今,真可谓聚讼纷纭,言人人殊。钱钟书先生指出"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乃宋以来谈艺一公案",在仔细梳理前人诸说得失、尤其是批评前人"意识腐蚀""以古障眼目"弊病的同时,钱先生引经据典地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论证,认为"落英"与"坠露"对称,互文同训,"落"与"坠"义同,"落英"亦即陨落的花,从而有根有据地破解了这一学术陈案;在昭示研究方法方面,启迪后来者尤多。  相似文献   

6.
《汉书·艺文志》最早赋予"小说""类"的意义,并将其溯源至稗官。秦汉简牍表明稗官系具有附属性质的低级官吏,但"小说"源出稗官之说难以坐实。《汉志》所著录的"小说"大多与黄老、方术有关,战国以降兴起的黄老、方术有一部分滑向"小传统",并被归入"小说家"。《汉志》中的"小说"更多的是价值定位,其内容定位与文体定位相对模糊,且没有确据表明记事是小说家的特征所在。目录学意义的"小说"所确立的价值取向与内容取向,又为作为文体的"小说"奠定了重要基础。由于"小说"标准的不确定,《丹》《泰原有死者》《妄稽》《赤鹄之集汤之屋》等简帛文本是否是"最早的小说"引发学者争议。《丹》《泰原》与后世的志怪小说相似,然而形式与功能仍有差距。《妄稽》虽是俗赋而非小说,但为认识小说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线索。《赤鹄》与"书"类文献关系密切,"书"的叙事与战国时期涌现的叙事文本一道,反映了中国叙事传统的萌兴。  相似文献   

7.
从互文性的文学本原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批评论到文学发展论,在刘勰文学批评中,互文性问题具有重要性和普遍性。他所说的文学是一个文本与各种前文本组成的世界。圣人法像自然物象而创作的书面文本《五经》既是文学最源初的原始形态,也是创作者的本源、最高价值尺度。文学创作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摹仿经籍的行为,互文性是文本生成的内在机制,也是文学自身内在的演变规律,更是文学外部发展演变的规律,真正的互文性源自创作者凭借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对前文本所作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人世间》在广阔的时间背景和空间背景下展开叙述。作者塑造了"革命女性""贤妻良母""知识女性"三类经典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构成小说文本的独特风景。其中,以曲秀贞、金月姬为代表的"红一代"革命女性的"不悔"与"忏悔"显示了女性与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郑娟为代表的"贤妻良母"的"自觉"与"自足"体现出作者对"民间的天使"一类女性的审美偏好,对女性恪守"美德"的期许;以周蓉、周玥母女为代表的追逐"自由"的"知识女性",则显示出作者对女性叛逆精神和独立品格的认同。总体而言,《人世间》中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家对"永恒的女性"的赞美,体现了作家朴素的现实主义叙事方式背后高度的"理想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梅兰芳编演了《黛玉葬花》《晴雯撕扇》《俊袭人》等"红楼戏"。从剧目看,三出戏均是新编古装戏,在剧本构思上颇多新思路;从表演看,梅兰芳于规矩中见功夫,创造性运用唱腔、表情、身段等戏曲手段,刻画了"红楼"人物形象;从对待传统艺术的态度看,他从古代舞蹈、绘画及昆曲中汲取精粹,使"红楼戏"生发异彩;从布景、道具、灯光的运用看,梅兰芳积极接纳新鲜事物,使"红楼戏"的舞台设计古典而时尚。梅兰芳的"红楼戏"是其艺术思想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处处有创新,却"毫未出戏中规矩",坚守戏曲艺术之根本,创新的尺度拿捏得当,值得当代戏曲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作家徐则臣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其作品被认为"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京漂"系列、"花街"系列(或者称作"故乡"系列)、"谜团系列",本文将选取《紫米》这一小说,运用叙事学、文本细读等方法,对小说的文本意蕴与文化隐喻进行细致的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九云记》是据朝鲜小说《九云梦》增演而成的汉文白话小说,又曾吸纳数十部中国小说的内容,在东亚古小说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其作者的国籍问题曾引发激烈讨论,为"1998年文坛十大论争"之一,然囿于材料,迄无定论。利用新见《九云楼》抄本可重作探讨,首先回应中国小说论者的三大力证:《碧芦集》等文献记载歧见迭出,难成定论;小说的中国色彩因袭自中国小说并衍生出种种漏隙;不同来源文本白话语言优劣悬殊,作者并不娴于白话。其次从有关中国地理描述的反常讹误与朝鲜视角,词汇语法使用的非中文母语痕迹与朝鲜指向等认定:《九云记》作者是朝鲜人。  相似文献   

12.
从文献传播学视野进行古代小说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小说文献及其载体的文本信息源、写作者、文献传递者、传播渠道、传播手段及传播环境等方面对古代小说传播与诠解的影响。据此探究《水浒传》的作者时,可以发现在明代《水浒传》版本题署、目录学著述、相关族谱与家谱、明人札记等《水浒传》早期流传的文献载体中,或作施耐庵,或作罗贯中,或署施、罗二氏,众说纷纭。然而,上述文献载体的记录者与《水浒传》之间均非直接相关,所言的信息来源多系"听""闻"或阅读"故老传闻",研判结论多属感性认识,甚至存在互抄与随意发挥等现象。从《百川书志》等明代目录学著述到郎瑛、李贽、冯梦龙、"笑花主人"等涵盖彼时社会各阶层的时人札记,再到现存《水浒传》早期刊本的版刻题署,多将施耐庵与罗贯中二人并举。通过这些多重证据可知,施耐庵与罗贯中对《水浒传》最终定型的作用甚大,两人皆是作品的重要编纂者,不可随意抹杀其中任何一人。而《施耐庵墓志》《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施氏长门谱》等文献所提及的施彦端与写作《水浒传》的施耐庵二者是否为同一人,仍缺乏有效勾连的证据,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雅"与"俗"是一对相互对应而又密切关联的概念。作为一般的社会概念,高尚、文明、美好为"雅",反之,庸鄙、俚恶、粗陋则为"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雅"与"俗"分别指正统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的下层文化。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堪称是对这两大文化层面分野对比的鲜明写照。将上述意识来看待人群,歌《阳春》《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从十二世纪形成以来,目前已繁衍出三百三十多个剧种,拥有上万个可以演出的剧目,以及近两千个剧团。它以精湛的表演艺术,独特的民族风格,享誉于世界剧坛,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遗留下来的戏曲古籍也是十分丰富,仅南戏、杂剧、传奇的作品,向来就有“词山曲海”之称。但由于古典戏曲作品的整理工作难度较大,涉及到曲谱、曲律、曲中衬字、大量的俗语、俗字、戏曲专门术语等,如果不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很难从事这种工作,因此,经过点校、注释的戏曲剧本还为数不多,远远少于文、史、哲等其他古籍。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微机汉字库的建立,开始了用电脑整理与研究古籍的新时代,如《论衡》、《全唐诗》、《红楼梦》、《二十五史》等相继被输入计算机,可以分门别类进行检索,进行校勘,考订鉴别作品的真伪。这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此前曾撰《学者当"负雅志"而为"真隐士"》,就真隐士兼新绅士群体精英话题,提出真隐士"负雅志于高云",亦理应成为真名士,而且还要把真隐士视为社会文明新时代的新绅士。以专注于研究学问为志趣的学者真隐士之"隐"的境界与本色,必须耐得住远离尘嚣、离群索居那种非常人世俗生活的枯燥寂寞,专注于向往的学术志趣,心无旁骛地,甚至,终生默默无闻,或一无所获,亦无恨无悔,仍感乐在其中。究其实,其昌国兴邦宏  相似文献   

16.
"不知观"在《阅微草堂笔记》文本中应用甚多,已经形成特定的叙述风格。纪昀通过构筑人物不知、读者不知与作者不知三个类别,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借神秘色彩渲染故事情节,并运用弱化情节、弱化人物的方法在内容上构建"共同隐含作者",在结构上构建二度区隔,从而使文本叙述转为以真实性为目标的伦理叙述。  相似文献   

17.
《繁花》作为在弄堂网上连载的网络文学成果,其与民国时期在报纸上出版的连载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以"在地性"为切入点,从上海人自己的生活、小说的语言、小说体现的历史感和超越感等方面出发,对小说《繁花》的"在地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深刻的思想内涵,沉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容,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物众多,事件繁乱,作者之所以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除了其高超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则在于其种种严谨的写作策略的使用。通过对作者所想写、文本之展现的分析,结合读者的解读,可以发现,曹雪芹为达到其述祖德、明盛衰、传闺阁、叹宿命、言不朽、显亲历等多重创作目的,是精心设计过多种写作策略的:1.述祖德用的是"以南写北",将真事隐去。2.明盛衰用的是"以北隐南"。3.传闺阁用的是建造大观园。4.叹宿命用的是设计太虚幻境。5.言不朽用的是石头著书。6.显亲历用的是设置通灵玉与贾宝玉。这六种写作策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巧心佳构、椽笔运转,而且表达了《红楼梦》深远的思想内涵。可以说,《红楼梦》的写作策略是其经典性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20.
孔子或《论语》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但"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论者向有分歧。结合对相关概念的考释,批判性地考察杨伯峻、冯友兰等对孔子之"仁"的解读,可以揭示出孔子所谓"仁"即是"直"和"礼"的"中庸";由于现实原因,孔子虽然重视"直",但没有充分展开论述,而是更多地讨论了"仁"和"礼",所以"直"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且往往被混淆于"仁"。然而,倘若真正把握了"仁"的结构性内涵,尤其是注意到"直"在其中的基础位置,则不仅能够准确地理解孔子或《论语》的"一以贯之"之"道",而且有助于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