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人类把狗主要当做看家、捕猎的帮手。随着社会的发展,狗的这些功能正逐渐衰退,而以某些人的宠物存续下来,甚至过起了与人平等的生活。就说挨着狗市的几家宠物医院吧。门上都画着狗和红十字,什么发烧感冒、厌食、剖腹生仔等治疗项目一应俱全;里面有不少狗,正安静地趴在“  相似文献   

2.
寻狗启事     
大明那天刚从餐馆下班回家,就发现大院门上贴了一张启事,那是一张寻狗启事,启事上附了狗的照片,用文字生动地描述了狗的具体特征。引起大明注意的并非狗,而是拾狗者可以从失主手上获取一万块钱酬金。钱的诱惑使大明自私地把启事扯了下来,偷偷占为己有,然后若无其事地揣着它唱着欢快的歌上了楼。  相似文献   

3.
也许,狗与人之间有着某种和谐途径,所以,近年来养狗族的队伍不断延伸。养狗多了,就造成了狗患,危害也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日,我到一家理发店去理发。一进店们,一只花点子长毛小狗直扑过来,吓得我正要退出,里屋的门帘呼地飞了起来,一个浓妆艳抹的中年妇女走出来笑嘻嘻地叫狗:“芊芊回来,让叔叔进来理发。”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代的岭南是西方观察中国的主要对象,岭南食狗习俗也由此走出岭南,传遍四海,成为西方中国观念的一部分。在"一口通商"之前,中华文明仍处于优势地位,狗肉是作为神奇国度的丰饶物产之一出现;"一口通商"时期,中西文明"大分流",岭南食狗是作为半野蛮中国的见证;"五口通商"之后,中西文化交流深入,西方人对岭南食狗的多元认识形成。西方人对岭南食狗习俗的认识变化,并不在于食狗本身,而在于食狗背后所牵涉的文化、宗教、经济、社会等多个因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下跪的历史     
休眠的"国粹"就要复苏了。一名交警面对壅塞的路口"扑通"一声跪下,一位记者对采访对象"扑通"一声跪下,还有一个年轻人摸了一下狗,狗主人说把狗吓着了,逼着年轻人当街下跪。这后一项跪是活该的,摸狗排在偷鸡之后,为人所不齿,况且那小子只知道前人在洋鬼子面前尚能混个与狗齐肩,不知比洋鬼子还可怕的是同胞中的新贵。而前两项下跪是工作跪,是公务人员对"国粹"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4,(7):57-57
在玉林狗肉节前夕,一群人在当地最大的市场包围了动物权益保护者。一年一度的玉林狗肉节是玉林当地的传统节日,用来庆祝夏至。  相似文献   

7.
人咬狗之后     
某地发生了一起人咬狗事件。这可是大大的新闻,一向奉行“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各大报社、电视台老总纷纷指示:一定要将这一新闻做大做足做透!于是围绕这一事件进行了一系列持续炒  相似文献   

8.
在十二生肖中,鸡排列第十位,前面是猴,后面是狗。本来都是快垫底的一路货色,可是,相比之下,夹在猴与狗中间的鸡的命运却最为不济。平时不是饱受猴与狗的欺凌,就是要遭受一些不明不白的猴罪与狗罪。鸡总有述不完的苦、道不尽的怨。提起鸡的两个邻居猴与狗,谁都会全身起鸡皮疙瘩。先说猴吧,仅仅比鸡前进了一个位置或者说高了一个级别,但是,因为猴与人类有了点沾亲带故的老关系,猴与鸡之间的待遇却有着天壤之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怀念狗     
残梦 《生态文化》2006,(5):23-23
狗通人性。这句话,恐怕没有人反对。我家的小狗极其通人性,这给我那在孤寂清贫生活里的父母及小妹点滴慰籍。我们兄妹四个有三个在外工作,惟有小妹在农村老家陪伴着年迈的父母。有一个极通人性的狗,整天不离他们前后,给他们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我家的小狗是从狗市上买来的。  相似文献   

10.
狗和狼     
逸名 《文化博览》2006,(2):44-45
一个月光明朗的夜晚,饥饿的瘦狼遇到了养得肥肥的看家狗。狼很羡慕狗,想和它交朋友。"你看上去怎么这么壮实?"狼问,"你肯定比我吃得好多了。""唉,如果你要吃我吃的东西,就得干我干的活。"狗说。"什么活?"狼问。"就是尽心尽职地给主人看家、防贼什么的。""我可以试试吗?"狗一见狼愿意跟自己一样为主人效力,就领着狼匆匆向主人的宅第跑去。它们在一起跑的时候,狼看到狗脖子上有一圈明显的伤疤。"你的脖子是怎么搞的?""是平时铁链子套在脖子上勒的。"狗不经意地答道。"链子?"狼吃惊了,"难道你平时不能自由自在地随意走动?"  相似文献   

11.
全才的狗     
一个公司想招聘一名新职员,于是就在临街的橱窗里贴出广告:招聘文职人员,需会打字、懂电脑、精通两种语言。符合条件者机会均等。令经理惊讶的是,第一个来应聘的竟然是一条狗。"对不起,我不能雇用一条狗在公司里做事。"经理说。狗不服气,抬起前爪指着广告上"机会均等"字样叫了两声表示抗议。经理没有办法,叹了口气问道:"你会打字吗?"  相似文献   

12.
卞吉 《生态文化》2005,(4):64-64
《一只猴子的幸与不幸》,原题为《狗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只小野猴,刚生下不久被母猴遗弃。被遗弃的小野猴很幸运,先是当地林政部门将其收留,继而被喜欢养狗养猫的退休工人陈大叔收养。陈大叔养的母狗刚刚死了狗崽,乳房涨痛,小野猴得了狗乳也有了狗娘。陈大叔也就顺理成章地为小野猴起了名字:“狗娃”。  相似文献   

13.
我抵达美国的时候,查理身体不适,由夫人希拉开车把我从波士顿接到他家。车到屋前,首先跑出来迎接的是他们的3条狗中个头儿最大的艾玛,黄毛;其次是黑狗弗劳尔;小矮个儿叫凯利,四腿白,身上呈褐色,脸如狐,很好看,属威尔士“科吉”种。3条狗围着我又是蹦又是叫,好似见到了久别的主人。查理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它们与我好一通亲热之后才缓缓走过来,拥抱、问候之余他指着狗说:“你会喜欢它们的,可爱着呢。”他把狗视为女儿,以“我的宝贝”、“我的小姑娘”称之。  相似文献   

14.
心语     
狗的祭日 我只是思念 你小小的样子 我只是恨  相似文献   

15.
战马和狗     
主人拥有战马和狗。它们常常跟随主人东征西讨,成为主人的得力帮手。战马木讷呆板,傻平乎的,看上去并不讨主人喜欢。主人骑上它后,总是用皮鞭打它的屁股,催它快跑。这让狗看起来很好笑,它觉得战马太不努力、太偷懒了,总是等待主人打鞭子才肯卖力,这是对主人不尊重的表现。战马平时吃的是草,住的是简陋的棚子。这一切使狗感到主人对马并不好。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真实案例泥泥狗为基础,对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再现进行深度探索。泥泥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演进。泥泥狗文化资源的保护贯穿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保护的第一步是对其素材的收集和处理,包括泥泥狗的样例,图案及民间故事等。该文基于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运用信息空间理论,对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路径展开研究,详细解析了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的实践研究,提出泥泥狗文化资源采集的方法和步骤,对泥泥狗文化资源的形状、样式、符号化、色彩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以期为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帅周余 《职业圈》2006,(8):33-35
它有个平常的名字——狗八犬舍,但记者发现它的经营却十分特别。在采访之前,记者先浏览了它的网上店铺,原本以为是家专卖萨摩耶犬的宠物店,没想到跟店主木清女士通电话时,她告诉记者他们还有自己的宠物犬养殖场。一般大型的宠物养殖场销售都会交给狗贩子,但是,木清女士说他们的狗从来不上狗市,究竟他们是如何做到养殖和销售二者兼顾的呢?记者专门来到了位于北京城郊的通州宠物养殖区。宠物养殖最应该注意什么呢?木清女士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选对品种。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生态文化》2003,(2):45-45
★一条狗不停地扑向一农夫,农夫忍无可忍,举起粪叉打死了这条狗。狗的主人告了农夫一状,要他赔偿损失。“如果,”法官说,“你把粪叉倒过来,用没刺的那一头,狗就不会被打死了。”“是啊,法官先生,”农夫说,“要是那条狗用屁股向我进攻,我会那样做的。”★一只老蚊子对年轻的蚊子说:“你们年轻一代多幸福啊,瞧瞧,满大街的女人都袒胸露背,你们随时都可大饱口福啊。”“唉,你哪里知道我们的苦衷啊。她们脸上、身上都涂满了许多油腻腻的东西,堵塞了我们的吸管,倒害得我们常常饿肚子。”★两个最要好的猎人去打猎,忽然有一只大熊向他们冲来,一个猎…  相似文献   

19.
吴靖 《文化学刊》2013,(2):34-40
针对目前盛行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来源于“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的谐音观点提出了质疑。根据文献资料论述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发端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新婚别》中的诗句“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历经北宋、南宋、元代,出现了字数有别、字词有别的同义熟语并用的格局;到了明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个八字名称的熟语正式形成,并非谐音来源于“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剖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文化成因:一是“鸡狗是熟悉的家畜”,二是“鸡德狗义”。考证了“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的来源与应用。比较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与“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老鼠偷盗被抓,法庭被告席上,老鼠身边站着大花猫。狼,偷盗金库被抓。狼供述:同伙还有年年被银行评为"忠诚卫士"的狗。大象找狗诉苦:老弟,现在我的嘴里也吐不出象牙了。动物王国举办书画大赛。狐狸"照猫画虎",作品荣获一等奖,狐狸被评为先锋派画家。兔子被"双规"后忏悔:我太贪婪了,占了五套住房,超出了"三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